徐永清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8-082-01
教材分析:《理想的風箏》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s版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文中以一個學生的語氣,描寫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選編這篇課文首先在于鼓勵學生培養(yǎng)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其次是學習本文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設計理念:1. 合理運用情境教學法,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情感中體驗,在探究中閱讀,在體驗中反思。2. 引導學生用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獨特體驗解讀文本,體味生活,學習表達。3. 引導學生在“找中思”、“讀中學”、“品中悟”、“說中創(chuàng)”,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 通過典型事例,感悟體會劉老師熱愛生活、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他熱愛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精神。理解“理想的風箏”的含義。3. 揣摩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課文借景抒情、借景烘托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人物的言行及作者的感受,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本文寫人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復習導入
1.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感知了課文的內(nèi)容,知道了作者通過抓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工作中的劉老師樂觀向上,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的高尚品質(zhì),別是哪幾個典型事例呢?
2. (指名學生匯報)笑談掉腿、激情上課、傾聽發(fā)言、放飛風箏(師相機板書:劉老師→典型事例)
3. 然而,留給作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請同學們默讀第⑧至⑩自然段,找出令你最感動的句子,并用橫線把它畫出來,在旁邊寫上一兩句自己的感受。
二、精讀課文,品味細節(jié),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1. 在同學們默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一些同學讀得非常認真、細致,他們邊讀邊動筆,畫出令自己最感動的句子,并在旁邊做了批注,這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接下來,誰愿意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與大家分享一下。
2. 指名匯報,相機出示句子。
(1)句子①: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
A、你從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B、從“決不肯”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劉老師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C、師:是啊,一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老師決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上藍天的歡樂。
(2)句子②:他笑著,叫著,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趕線拐,還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彼K于氣喘吁吁地抓住線拐,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A、你從句子中感受到什么?
B、在這個句子中,哪些詞語深深地觸動了你?(笑、叫、拄)
C、這是劉老師哪些方面的描寫?你感受到了什么?(動作描寫,體會劉老師堅強樂觀、像個小孩子一樣,等等。)
D、除了這些詞語之外,還有哪些句子同樣觸動了你?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體會劉老師頑強執(zhí)著的精神)
3. 指導朗讀以上句子。
4. 小結(jié):同學們的朗讀以及作者的細致描寫,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劉老師對生活樂觀積極、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品質(zhì)。
5. 假如你就是站在這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劉老師身邊的一名學生,親眼目睹了他放飛風箏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回答)(體會劉老師對生活純樸而強烈的愛與追求,應該像他那樣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熱愛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追求生命的意義。)
6. 師小結(jié):一個年過五十、身有殘疾的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純樸、強烈的愛與追求,是那樣樂觀。他以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了榜樣,在學生的心田里播下了理想的種子,放飛了一直有一只理想的風箏。這是一種照應文題的寫作方法。(板書:照應文題)
三、領悟?qū)懛?,學以致用
1. 雖然我們沒有親眼目睹過劉老師放風箏,但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就仿佛親眼看到了這個情景,那是因為作者善于抓住劉老師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細節(jié)進行描寫,(板書:動作 語言 神態(tài))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畫面,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寫一個片段。
2. 出示學生勞動的畫面,學生動筆。
3. 師巡視。指名展示自己的描寫片段,生評價、師評。
四、體會文章結(jié)構(gòu),升華文章中心
1. 剛才讀了劉老師放風箏的情景,我們知道了細致刻畫人物的方法,而在文章的開頭,描寫了這樣一個畫面:(出示①②③自然段)
A、配樂齊讀。這段話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由這些景物,你感受到了什么?(嫩綠的柳枝、舉起金黃小喇叭的連翹花、一只只與白云玩耍的風箏,體會春天的美麗景色。)
B、你還想到了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萬紫千紅、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生機勃勃……)
C、多美的春天?。≌l來把它美美地讀一讀。
D、作者為什么要在文章開頭寫春天的美景?(借春天萬物復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景象,來襯托劉老師樂觀向上的精神。)
2、對,作者借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想到了劉老師在春天放風箏的情景,這么美的句子,我們試著把它背誦積累下來。
五、課堂小結(jié)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位熱愛生活、挑戰(zhàn)困難、與命運抗爭的劉老師,還學習了細致刻畫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以及觸景生情、見物思人的表達方法。
六、布置作業(yè)
1. 課外閱讀:魏巍的《我的老師》,魯迅的《藤野先生》。
2. 觀察生活中的一個場景,運用本課學習的細節(jié)描寫方法,寫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