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英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行為習慣應(yīng)從幼兒抓起。如何培養(yǎng)幼兒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呢?
一、注重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需要從一滴一滴做起。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基礎(chǔ)的基礎(chǔ)。入園、離園、盥洗、飲水、吃飯都包含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起居定時,不挑食,不剩飯,不浪費物品;不搶食,一起動筷,共同分享,文明用餐。這些方面的培養(yǎng),老師、家長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要教育好孩子,大人首先要提高認識。比如不浪費東西,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物質(zhì)方面不缺什么,但是從環(huán)保方面考慮,一粒米、一張紙都來之不易,尤其農(nóng)村孩子更能感受烈日炎炎下勞作的農(nóng)民的辛苦,再說浪費也會造成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惡化,我們沒有理由放縱自己,家長、老師的認識提高了,就會自覺引導教育孩子,也就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形成愛護公物、尊重他人的品質(zhì)。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剛?cè)雸@的有些幼兒連簡單的穿衣、系鞋帶、擦屁股、盥洗、剝雞蛋都不會,因為大人總是包辦代替,讓小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以為這是小事,但是不良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會習慣成自然。我們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能力,發(fā)現(xiàn)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許多孩子7天左右就可以學會自己盥洗、如廁、系攜帶、吃飯(飯吃得不剩一粒米),自己穿衣服,10天就養(yǎng)成了老師要求的各種習慣。這些良好的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會受益終身。
二、注重誠實品德的培養(yǎng)
誠實是做人的本分。家長和老師應(yīng)把教育孩子不說謊放在重要位置。通過一些小事例,及時表揚誠實說實話的孩子,對敢于承認錯誤的小朋友更應(yīng)及時著重表揚,并鼓勵他及時改正。實時指出說謊的壞處。老師實時跟家長溝通,如果家長、老師自己有錯應(yīng)當著幼兒的面主動認錯。老師、家長勇于認錯,對孩子的“誠實”教育是不言而喻的,幼兒會感到你對他的尊重,同時是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一個方面。強調(diào)只有勇于承認錯誤、失敗的人,勇于承認錯誤、失敗的人,才能具有自信,才能及時改正錯誤,才能獲得成功。
三、注重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
老師、家長要注重自身形象,帶頭遵守公共秩序。如不闖紅燈,公園、馬路上不隨便亂認垃圾,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說臟話、狠話,不吸煙、隨地吐痰,愛護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折花,不折樹枝,不捕捉損傷小動物,不浪費水。這些小事、小細節(jié)能反映一個人的社會素養(yǎng),所以幼兒一日生活皆教育。小事養(yǎng)成大習慣,好習慣成就孩子一生。
四、用真實事例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切忌空洞。從一點一滴開始,從一言一行開始,多講愛國小英雄的故事。如小雨來的故事,小蘿卜頭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撒尿澆滅敵人導火線的比利時小英雄于連的故事,等等,或讓孩子看看愛國小英雄的電視劇、電影,對孩子進行愛國教育。組織孩子參觀科技及成果展覽等,看神州載人飛船等影片,讓他們真切感到祖國的強大。用先進、模范人物的事跡教育孩子們,講述國家抗洪搶險、抗震救災(zāi)的勝利及對希望工程的支持,以及各行各業(yè)出現(xiàn)的英雄行為,以生動的事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引出國家的強大需要每一個人盡職盡責,辛勤努力地工作,讓孩子從小立志,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建設(shè)出力。從孝敬父母,到熱愛祖國,從關(guān)心集體、他人,到關(guān)心國家大事。
幼兒身邊無小事,一日生活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