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摘 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作者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對中學英語教學有新的認識,現(xiàn)與同仁分享。
關鍵詞: 教與學 英語 行知思想
在新課改活動轟轟烈烈開展的過程中,我不得不正視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研讀《英語課程標準》和《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頓覺獲益匪淺。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給英語教學實踐極大的啟示,他認為:“生活就是教育?!碧招兄壬纳罱逃碚撆c我們當今實施的素質教育的教學方式及所倡導的學生主體地位的學習方法相一致,新課程標準又賦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新的內涵。在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一系列教育理念之后,我深知: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即時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理論聯(lián)系實際,隨時輸入于學生,那么,學生則受益較多,教師者也會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師的,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些知識運用到英語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學效果有了質的變化。
一、教與學聯(lián)系生活,學生聽說有提高
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高中英語新教材,題材廣泛,文化意識強,內涵豐富。它的題材涵蓋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方面,貼近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它的教學內容及設計都來源于生活,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從社會生活、社會科學、文化、體育、衛(wèi)生、自然到歷史、地理、人物等,無不與我們生活相關,結合生活實際,科學地使用教材,補充相關的內容,拓寬文化資源,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為我們指出了課堂教學的出路,就是要把教與學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要教師負指導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他還為我們指出了具體的做法: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教師拿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經(jīng)過相類似的經(jīng)驗,發(fā)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利用這種經(jīng)驗理想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新課程里體現(xiàn)的語言點或語法點知識都是用學生身邊的環(huán)境,熟悉的氛圍,恰合我們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前后進行課后延伸,讓學生把教學內容帶出課堂,走向生活,有了來自生活的體驗,學生可揮筆流利地寫下他們的真情感受,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的道德情感、動手能力、寫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都會自然地得到發(fā)展。
二、教與學源于生活,學生學習有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開展活動教學,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提出學生進行小組活動的問題,正是學生解決問題所要進行的手續(xù)、程序,一些討論問題設置恰到好處,學生就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出解決問題提的方法,同時就是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掌握了新知,最后能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認為“社會即學?!保鐣莻€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xiàn)實材料,也為學生的活動貢獻出比教材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新課程教材里采用的每個內容,教學采用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其模式的本質就是來源于社會生活。只有把社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個任務中充分展現(xiàn)他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再帶著這任務能力走向社會,才能使課本知識在社會中得到拓寬、發(fā)展、延伸,變得“活”起來。新課程教材里的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篇篇口味各異的短文,一個個不同情景的對話,都是學生身邊一個個生活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體,是社會的一個個部分。英語課程的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注重培養(yǎng)學生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打好高中英語課程的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讓學生真正學會英語,特別強調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這樣學生不僅掌握教材內容,還懂得與人交流、合作,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探究的熱情等。
三、教與學結合生活,學生情感有觸動
新課程設立了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陶行知“教育需要溝通”的教學思想正是為我們指出了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具體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伴隨著學生的情感與態(tài)度,伴隨著學生學習的價值觀。
《英語課程標準》中的情感態(tài)度指興趣、動機、自信、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這里我們列出的情感都是一些積極的情感,也就是有利于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活潑開朗的個性有助于學生積極參加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大膽實踐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強化學習效果;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的自信心有助于影響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學生讀完每篇文章、學完每個模塊都會受到影響和啟迪。作為教師,我們及時對學生啟發(fā)和點撥,利用好它們,讓學生看完后用英語寫出自己的感想或感受,或組織學生進行調查、討論,用英語寫出調查討論的結果,上課時大家一起分享,適當組織小型辯論賽來弘揚積極正確的思想,摒棄錯誤的觀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繼續(xù)研讀。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繼續(xù)以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精神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努力教好書,育好人,在引導學生的“求真”的過程中,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的英語教學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方明,編.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
[2]何宏玲同,考釋.陶行知:生活的教育.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