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海霞
摘 要: “微課”是最近幾年流行的一種教學輔助資源,受到廣大教師的追捧。作者在這里主要探討“微課”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及應該怎樣恰當使用微課等問題。
關鍵詞: “微課” 應用 效果 問題 對策
“微課”是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很多教師開始制作或者使用“微課”輔助教學。胡鐵生認為“微課”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拔⒄n”的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同時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術反饋、教師點評等教學支持資源,以一定結構關系和呈現(xiàn)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資源類型,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焦建利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xiàn)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拔⒄n”是為了解決某一教學難點問題而精心設計、制作的一種時間短的微視頻資源?!拔⒄n”使用得當,可實現(xiàn)異步教學,再現(xiàn)地理教學細節(jié),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地理素養(yǎng),幫助學生自我建構知識體系。但是,據(jù)我觀察所知,部分教師使用“微課”輔助教學時存在一些問題。
一、“微課”在課堂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上濫用“微課”。
部分老師為了迎合潮流,在一節(jié)課中引用好幾個“微課”,使學生對“微課”這種視頻資源沒有新鮮感,而且容易使學生不知道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什么,使“微課”失去其作用。
2.課堂上何時播放“微課”把握不到位。
一節(jié)課中什么時候播放“微課”才合適,這個問題需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科特點,根據(jù)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難易程度決定。但是,日常教學活動中,有些老師為了吸引學生,當教學內容還沒有講到相關內容時,過早播放“微課”,而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3.“微課”制作缺乏針對性,或者制作太粗俗。
部分教師制作的“微課”語言比較粗俗,雖然用了最新的潮流詞語,但是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
4.教師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力較差,制作不出自己想要的“微課”。
目前,很多教師使用的“微課”主要是從網上下載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工就應用到課堂中,效果不大理想。有時候想稍加修改卻無從下手,尤其年紀較大的地理教師,他們在課堂上根本不用課件,也不用“微課”。
二、“微課”的使用對策
1.明確目的性策略。
“微課”(地理視頻資源)運用于課堂是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而有效性的實現(xiàn)必須以明確的教學目的性為基本前提。地理教師選擇“微課”(地理視頻資源)時一定要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及學生基本情況決定,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有利于教學目標實現(xiàn),積極促進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健康發(fā)展”。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大量“微課”(地理視頻資源)中慧眼識珠地選擇適量且最典型、最有價值的資源。
2.地理科學性策略。
地理科學在學科知識、原理方面有其自身科學性,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嚴謹?shù)淖黠L。備課選擇“微課”視頻資源時多方比較,查證,從而選擇出最具地理科學性的資源,甚至能對資源進行重新剪輯、配音、字幕改寫,或者播放到有科學性錯誤的視頻片段時暫停以糾錯等,確保不會傳達錯誤的地理知識和原理給學生。
3.激發(fā)興趣性策略。
在理解新課程理念“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時,筆者認為這個理念蘊含著促使學生感受地理的美感、趣味性,從而形成地理的內在興趣。美國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做過一個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的研究,大量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其中視覺、聽覺兩個加起來就有94%。”“微課”集音、畫、字于一體,對人的腦、眼、耳等感覺器官施加刺激,讓人能多元全面地理解信息,充分激發(fā)人的求知欲。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視頻資源動態(tài)畫面比教師抽象的口頭講解和黑板板書板畫更能觸發(fā)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激發(fā)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內驅力量。學生愿意學習、熱愛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更多地理信息,并活用這些地理信息,使教學事半功倍,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4.選用合適的“微課”播放方式。
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學習基礎等,決定何時播放“微課”視頻資源。學習一些比較復雜的知識點時,可以采取“先講解再播放”的方式。對于一些與學生生活體驗相關性很小、學生了解不多的地理知識或原理,可以采取“先播放再講解”的方式,給學生建構探究平臺基礎。
三、結語
對于教師而言,“微課”將革新傳統(tǒng)教學與教研方式。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教師是“微課”開發(fā)的主體,而“微課”設計、開發(fā)技能是一大挑戰(zhàn),因此教師要研究教育技術學與教育學規(guī)律,研究學生及自身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總結、完善和提煉教學實踐經驗,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基礎上,把“微課”理念引入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環(huán)境建設與資源開發(fā),2011(10).
[2]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2013(4):14.
[3]高江海,朱學堯.“微課程”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