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蓉
我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已經有十二年了,關于現行初中語文教材的教學,或多或少有一些見解。就教材中的一些做法與想法,或者是一些困惑,與從教者共同切磋。
一、如何處理好主體性與主導性的關系?
所謂主體性講的是以學生為主體,所謂主導性講的是以老師為主導。這里講的是一個根本理念問題,以前一直在討論,今天還有人在翻來覆去地討論。我不想參與這種理論性的討論,只想說一點,從根本說應該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像過去的那種老師主宰一切、包辦一切的做法應該停止了??涩F實狀況令人擔憂,新課改至今已經進展了五年多,我到全國各地,跟老師交流,聽各種公開課,感覺在落實各種新理念的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這一理念的落實最為艱難。在很多地方,課堂仍舊是老師表演的舞臺,學生仍舊是看客觀眾。老師表演得好,學生聽得入神,就成為“好課”的榜樣,眾人給好評,皆大歡喜。我所設想的好課堂、新課堂,應該是學生和老師一樣重要,一樣地獨立思考、自由地發(fā)表意見,一樣地具有尊嚴和權威。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像課堂外一樣精力旺盛,靈活敏捷,而不是萎靡不振,麻木遲鈍。老師最好多提問,以問題來貫穿教學過程,把課堂變成探究問題的場所;老師即使知道答案也最好引而不發(fā),只引導學生思考和下結論,而不要每次的結論總是由你老師作出,即使老師準備好了精彩的思想和言論,如果學生自己說出來,你老師也不得不“收藏”起來,把“精彩”讓給學生;老師最好多多鼓勵,讓學生產生成就感,讓學生在課堂上感覺輕松;如果剛開始學生不適應以他們?yōu)橹黧w的課堂,不會討論,不愿意討論,怎么辦?是的,學生在自主獨立學習的道路上剛起步,肯定不習慣,不適應,不愿意,我認為,可以先多多鼓勵,要發(fā)現好的苗頭,尋找活躍的因素??赡軇傇囍毩⑺伎肌⒆杂捎懻摃r效率低,秩序亂,不要緊,慢慢來,以后會逐漸進入正常軌道的,我們要的是最后的結果。
二、如何處理好基礎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關系?
現在新課程強調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這是好事,順應當代社會和未來社會的人才要求。現在的考試也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這方面的素養(yǎng)、能力。所以老師們不得不重視這一問題。
至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我想,首先要明確一點,所謂創(chuàng)造性是與主體結合在一起的,主體性強的人創(chuàng)造才強,相反,缺乏主體性的人一定缺乏創(chuàng)造性。其實當代中學生都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只是在語文課堂上被壓抑了。那么,語文的基礎性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我覺得,凡是語文工具性所包含的都屬于語文的基礎性的內容。就是說聽說讀寫要全面地協調地發(fā)展,尤其是讀寫方面的基礎一定要牢固扎實。如果再細化、條理化,語文基礎性的建構大致可以分出這樣幾個不同層次:一是語文知識的層次,二是語文能力的層次,三是語文學習方法的層次,四是語文學習習慣態(tài)度的層次。當然,第四層次似乎與語文的人文性交叉了,但也確確實實可以劃入語文的基礎性范圍。這四個層次的排列是從微觀走向宏觀,重要性也逐漸加強,就是說,從奠定和語文的基礎方面看,習慣、態(tài)度、方法等是最重要的,這是上位的,這方面做好了,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至于語文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不是不重要,而是說在習慣、態(tài)度、方法等確立之前,它總是外在于學生主體的,如果習慣不良、態(tài)度不正、方法不當,最后的結果應該是事倍功半的。此外,是否還應該補充所謂應試素質或素養(yǎng),也作為語文基礎性的一個層次?我討論這個問題有些不便,請老師們自己思考吧。
三、如何處理好評價與教學的關系
新課程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評價對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這也是課程標準相對于此前的教學大綱的一個新的變化。初中新教材在方面也作出了諸多的努力。但是許多老師對這一問題還認識不清,或者說反應較為遲鈍,沒有積極地把評價引進教學過程中。我覺得存在兩個認識誤區(qū):一是對評價的概念認識有誤,一是對評價的意義認識有誤。兩個認識誤區(qū)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
評價的基礎是總結。教學的總結包括歸納、概述知識要點的呈現和吸收,能力目標的明確和達成,學習方法的探究和接受,好壞習慣的克服和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涵養(yǎng)和提升。老師應該對此時時心中有數,而且應該對學生提目標、作總結,讓學生自己也逐漸學會總結和評價。當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的時候,或者當學生自己進行一項探究的時候,就得習慣性地作一個總結評價,考量成敗得失,設想下一步改進的方案。
比如,在一堂課結束后老師可以對教學內容作一概述,對學生的表現作一估量,對成長進步表示欣喜,對缺點不足提出改進的希望,讓學生明白自己應該保持和發(fā)揚什么,改正和克服什么。再比如,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可以直接參與評價,甚至成為評價的主體,評價主要由學生自己來做,他們可以評價活動的得失,評價他人的優(yōu)劣表現,評價自己,反省自己,激勵自己,督促自己。要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善于自我總結、自我評價的人,才是成長進步最快的人;反之,缺乏反省和自我評價的人永遠不會進步。
四、如何培養(yǎng)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方法?
初中階段是為一生學習打基礎的階段,整個三年的教學都得有“習慣”意識、“方法”意識,而且剛上到初中來就要盡快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否則,壞習慣養(yǎng)成了,非常難改。比如浮光掠影、不求甚解地讀課文,“龍飛鳳舞”地潦草書寫,寫完作文不自己修改一兩遍等壞習慣是非改不可的。下面提示幾種學習語文的習慣,只是舉例性的,希望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各種學語文的好習慣。
此外,還有勤查字典詞典,積累語句,善于總結,遇到困難不氣餒,凡事多想一下,等等,這些既是技能方法的教育內容,也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