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童年的快樂已隨風而逝,但兒時的美味——醬油湯卻一直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它有著童年和家鄉(xiāng)的味道,承載著我美好的回憶和濃厚的鄉(xiāng)情。
上世紀七十年代,農(nóng)村的生活還很是清貧,那時候飯桌上基本以素菜為主,一日三餐也沒多少油水,逢年過節(jié)時家里才能買些肉食讓我們大快朵頤。而那時我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特別容易餓。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們已經(jīng)是饑腸轆轆。于是背著家人自制一碗醬油湯,盛上半碗飯吃下去,然后才心滿意足地拎著草籃子去地里割草。當然,廚房里的醬油瓶下得很快,母親就知道是我們泡醬油湯了,卻裝著不知道,從不聲張,還常常在吃午飯的時候,特地留下大半碗給我們。
所謂“醬油湯”,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湯。在一個瓷碗里倒一點醬油,撒上一點蔥花,然后倒大半碗開水,再挖一小塊豬油放進去,用湯勺拌均勻,就完事兒了。把米飯盛進去,褐色的醬湯、 白色的米飯和碧綠的蔥花,豬油在湯面上蕩漾,真是色香味俱全。用醬油湯泡飯,十分開胃,因此我們常常吃得興起,風卷殘云般連湯帶飯一掃而光,大汗淋漓,還意猶未盡。母親常等我們吃完以后才吃,如果醬油湯喝完了,她就另外再做一碗,但是豬油便不再放了。孩提時不懂事,還以為母親不喜歡豬油那個味兒,長大后才知道母親是不舍得放,她要省著點給我們吃。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我們喝著簡簡單單的醬油湯,依然能健健康康成長,后來偶然看到一些資料,才恍然大悟?!墩撜Z·鄉(xiāng)黨》有云:“不得其醬不食?!蓖扑阆聛恚u油是一種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調(diào)味品了。到了唐朝,醬油的生產(chǎn)技術(shù)進一步發(fā)展,不僅成為人們?nèi)粘I钪械拿牢妒称?,而且成為極為常用的藥劑,在蘇敬的《新修本草》、孫思邈的《千金寶要》等醫(yī)書中均有相關(guān)記載?,F(xiàn)代研究更是表明,醬油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zhì)等等。
如今,餐桌上的美食已經(jīng)極大地豐富了,骨頭湯、鮮魚湯等其他富有營養(yǎng)的湯水早已替代了醬油湯,這道湯也已被人們逐漸淡忘。但每每看著兒子喝湯時滿足的表情,我仿佛看到,當年的我們面對那碗冒著熱氣飄著縷縷香氣的醬油湯時的情景……
后來,我也曾做過一次醬油湯,當然內(nèi)容也豐富多了,加了蝦皮、香菜、胡椒粉、香油等佐料,也頗感美味,但是無法品出兒時的味道了。當年制作簡單的醬油湯里融入的是童年的快樂無憂和母愛的融融暖意。往事只能回味,而那些曾經(jīng)的生命過往將沉淀在我的心靈深處,歷久彌新,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