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嬌
【摘要】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而作文作為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著一個學生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強弱。本文從自主學習模式入手,探討高中教師應該如何在語文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構思、自主作文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 高中語文 寫作能力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083-02
引言
隨著年級的升高,語文考試題量的加大,作文在語文總分中所占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如高中作文分數(shù)幾乎占據了語文試卷總分的“半壁江山”,雖然作文如此重要,但是大多數(shù)高中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都很隨意,甚至是“聽天由命”,靈感來了,多寫點,沒有靈感,只能湊字,這樣的作文質量不僅不利于考試得分,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那么,如何才能讓高中生在語文寫作中做到言之有物呢?答案就是利用自主學習模式,打開學生思想上的束縛,提高其自主構思,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自主學習模式概述
1.自主學習模式的含義與目標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xiàn)代化的學習模式,它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通過教師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獨立地完成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的學習任務。自主學習模式要求教師以學校教育為基礎,使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能夠獲取相關的知識,還能夠具備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學習、生活、交往、生產以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的基本素質。
2.自主學習模式的特點
(1)獨立性
所謂獨立性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盡量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而在這個氛圍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其思想不依附于任何人,包括教師。在學習氛圍之中,教師通過適當?shù)哪繕艘龑В环矫孀寣W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內在需要進行主動的學習,而非迫于壓力進行學習,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能夠自己學習,即在不依賴教師和同學幫助的情況下,能夠利用個人能力獨立地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2)差異性
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表明的就是對于同一個事物,由于人們思想上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理解,而在自主學習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在思想、性格、經歷、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并在尊重差異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也能夠對于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學生因盲目求同而變得“千人一面”。
(3)有效性
俗話說“授以一魚,可以食一日;授以捕魚一技,可食一生”,這句話深刻地道出了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自主學習并不代表自由散漫,相反,這種學習模式的目標性和有效性更強,而在目標的驅使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與評價模式,讓學生完成“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即讓學生在掌握大量的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學習策略,并且及時地檢驗學生是否能夠有效地運用這一策略獲取知識。
二、自主學習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1.命題階段
作文的主題是引導學生思考的載體,一個好的作文命題應該有一個適當?shù)那腥朦c,從而讓學生從切入點層層推進,深入思考。教師在命題階段應該選擇一些真實、新穎、充滿美感的材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誠信”的任務型材料作文的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首先帶領學生進行深入的材料分析,以確定作文的方向,然后針對一些同學在寫作時“無處下手”的窘境,教師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討論任務,并讓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從正反兩方面討論身邊關于誠信的人和事,最后引導學生在分享中深入思考誠信對于協(xié)調人際關系、企業(yè)發(fā)展、甚至市場經濟的重要性,而這樣的引導必然會使學生的文章變得順暢、自然。
2.構思階段
如果將作文比喻成房子,構思就是其藍圖,只有嚴謹?shù)乃{圖,作文這座“房子”在建成后才能夠美觀堅固。而在構思階段學生要敢于突破思維定式,從而打破一個又一個束縛思想的定勢框架,在司空見慣的平凡事物中,激發(fā)深刻的情感,得到深刻的感悟、新奇的想象,進而構思出“人人眼中有,人人筆下無”的好文章。而教師在利用自主學習模式引導學生構思時,可以通過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游戲,讓學生在不同角度的素材中,圍繞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將其進行交叉組合,并通過聯(lián)想、想象、推測、猜想等方式打破材料間的隔閡,使材料在內涵上產生聯(lián)系,從而完成構思。
3.創(chuàng)作階段
創(chuàng)作階段是學生將構思付諸筆端的階段,這一階段教師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能力,使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夠根據材料信息,抒發(fā)內心的真實感受,例如在關于“通才”與“專才”的材料作文寫作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分析材料中“最好一件事”,和“做好很多事”所反映出來的深刻內涵,然后利用邏輯分析得出“做好一件事,才能做好很多事;做好很多事是為了做好一件事”這一包含了辯證思想的結論,最后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根據這一結論自主展開論述,在論述中,教師應該將“言之有序”的重要性向學生講清楚,以保證文章的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能夠圍繞著主旨中心層層推進。
4.評閱階段
評閱是對作文的驗收,教師通過批閱檢查學生的審題是否仔細,立意是否準確。在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學生寫,教師評”的審閱模式,鼓勵學生利用小組評閱的形式對作文進行全面評價,通過這種組內傳閱、討論的方式,一方面讓學生通過作文進行交流,以便了解同齡人的思想,另一方面這種評閱方式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對作文命題的理解程度。
結論
總之,對高中生而言,一篇好的作文必須要有深厚的底蘊、獨到的見解、真實的情感、完整的結構、流暢的語言、積極的態(tài)度,而要想做到這些,僅靠模仿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思考,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本著“授之以漁”的教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拿到一篇作文材料后,能夠根據自身的知識儲備自主理解、自主構思、自主行文、自主修正,從而在不斷反思中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志勇.基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J].科技風,2015,02:241.
[2]黃志堅.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85.
[3]史云飛.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應用探微[J].教育教學論壇,2016,06: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