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昱欣
摘 要 音樂文獻作為音樂家從事各種音樂活動的一種重要載體,是音樂創(chuàng)作、表演、教育、研究等的及時反映,是進行經(jīng)驗交流、學術成果反映的依據(jù),包括文字記載、樂譜和音響制品等。音樂史研究則是傳承音樂傳統(tǒng),弘揚民族文化的依據(jù),是發(fā)展民族音樂的的根基。文獻學是學術研究的基礎,音樂文獻是記錄人類音樂文化信息的載體,其在整個音樂研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將通過對音樂文獻學進行介紹,并進一步論證音樂文獻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希望對讀者能有所借鑒意義。
關鍵詞 音樂文獻 學術研究
中圖分類號:J605-053 文獻標識碼:A
1音樂文獻學綜述
1.1音樂文獻學的起源
文獻是某一門學科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它隨著科學研究的延伸而發(fā)展演化,宋代以前,人們將文獻一詞的“文”指文章,“獻”指賢才。而當代學術界文獻的概念理解就寬泛的多,“專指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文物資料”、通指古今中外的圖書、檔案、銘文、石刻、膠卷,膠片等一切用文字,符號或畫等方式記錄人類知識的信息載體。在藝術類學科中,文獻的意義又擴大得多,是凡一切能記載知識和信息的物體,諸如甲骨、金石、竹簡、絹帛、圖書、期刊、報紙、錄音帶、錄像帶、磁盤、光盤等等,皆可稱之為文獻。
20世紀中國的音樂學科取得了很大發(fā)展,從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表演、音樂理論的研究等各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音樂學(包括音樂史學、音樂美學、音樂心理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學、樂器學等)各個領域,已從零散積累,步入深入研究的階段,所以,建立音樂文獻學這一專門的子學科,已成為必然的、更是適應當代中國音樂學科發(fā)展的需要。
1.2音樂文獻學的作用
音樂文獻資料對音樂專業(yè)和舞蹈專業(yè)來說,是一門必不可少的獨特信息資料,它在音樂、 舞蹈教育和教學中起著課外輔導和學習參考的作用。 就是說,音樂舞蹈專業(yè)教師,要使自己在藝術道路上有創(chuàng)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藝術人才,跟音樂文獻資料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另外, 各教研組在教材方面的編寫。音樂研究工作的創(chuàng)作及探討,音 樂、 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包括中專生、 研究生)的畢業(yè)論文撰寫等,音樂文獻資料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2音樂文獻學與音樂史的關系
2.1音樂文獻學與音樂史的關系
音樂文獻的出現(xiàn),讓任何一種關于音樂的信息都有根可循。人們根據(jù)對音樂文獻的掌握,發(fā)掘音樂的根本,研究一個音樂形式的起源或者研究一種音樂思想的發(fā)展等等,讓我們可以全面地知曉中國音樂的發(fā)展脈絡。
2.2音樂文獻學對音樂史的作用
音樂文獻對于中國音樂歷史的發(fā)展可以起到以下幾點作用:
(1)為音樂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材料。材料是任何研究的必要前提,雖然至今為止還有許多的音樂文獻資料沒有得到系統(tǒng)的整理,但是大量的材料可以為我們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據(jù),當然,因為各類文獻當中也會出現(xiàn)錯漏或者版本的誤差,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多比較,選擇最為可靠的信息材料。
(2)音樂文獻系統(tǒng)的記錄了古今音樂發(fā)展歷史中的各種史實和事件,是我們了解古今音樂發(fā)展的最為重要及主要的途徑。
(3)關于各種音樂文獻的收集和整理研究,為地方音樂史和斷代音樂史等專題音樂史的撰寫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4)不同的時期,在音樂文獻的撰寫方法上也有所區(qū)別,由其是古代時期的音樂大多依靠紙張和文字的記錄,因此不同的撰寫方法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的音樂發(fā)展情況。
(5)音樂雖然是有著陶冶情操、教化人性等社會功能,但是不同的時期對于音樂的觀點和看法是不同的,整個社會對待音樂的態(tài)度都可以在一些重要文獻當中有所體現(xiàn),通過對這些音樂文獻的了解,我們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音樂在不同時期的發(fā)展。
從以上幾點中可以看出,文獻對于中國古今音樂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沒有文獻資料,我們對過去的音樂事件就無從知曉,也無法了解在幾千年的歷史當中,音樂到底是如何一步步發(fā)展和演變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的。文獻給了我們一雙更為清晰的眼睛,通過這雙眼睛走進音樂的世界,每一個音樂學的分支學科都需要音樂文獻學的有力支持,文獻資料是任何研究的基礎。王小盾先生在《音樂文獻學和中國音樂學的學科建設》中說到:“音樂文獻學‘將為中國音樂學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切實的保證;為音樂文物研究、民間音樂形態(tài)研究提供關于歷史理論的完整的對比資料;為中國音樂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足夠的輔助工具;將從文獻學的角度,再現(xiàn)中國音樂和中國音樂學的歷史發(fā)展脈絡。”總之,中國音樂文獻學的發(fā)展趨勢是朝著專門、精密和注重運用考古學資料的方向發(fā)展,這無疑對中國音樂史學科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3結語
音樂文獻學作為一門工具性的學科來說,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未來的發(fā)展應強調和重視基礎史料的建設,只有在系統(tǒng)、立體的音樂資料基礎上的綜合研究,才能促動和深化音樂學科的良性發(fā)展。為了不斷提高我們的音樂學研究水平,在強調學術規(guī)范的同時,必須更好地重視資料工作?!彪S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音樂文獻學的學科意識和學科建設正逐步完善,音樂文獻的類型也逐漸多樣化,投入到這項工作的學者越來越多。作為音樂史學的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利用音樂文獻學提供評給我們的寶貴資源,做到合理利用、物盡其用,把這些資源作為我們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讓中國音樂史學得到更為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小盾.中國音樂文獻學初階[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 孫國忠.音樂文獻導論[J].音樂研究,2003(02).
[3] 王小盾.音樂文獻學和中國音樂學的學科建設[J].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