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
世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足球場上的戰(zhàn)術風格與調(diào)兵遣將也不例外。是固守還是求新,是歐洲杯24位主帥共同面臨的問題。不同的球隊,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最終迎來了不同的結果,這也許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變出一片新天地
本屆歐洲杯伊始,勒夫借助瓜迪奧拉在拜仁深耕的“無鋒陣”迎敵,但是球隊攻擊力不足的表現(xiàn)讓他不得不做出調(diào)整,小組賽前兩戰(zhàn),德國隊一勝一平,并且場面十分難看。于是在小組賽末輪,伴隨著戈麥斯的首發(fā),勒夫終于拋棄了固執(zhí)。與北愛爾蘭一戰(zhàn),全場比賽戈麥斯5次射門4次射正,創(chuàng)造了2次得分機會,爭頂成功率達到60%,支點作用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許多媒體都稱贊了戈麥斯的表現(xiàn),表示他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中鋒的風范。毫無疑問,戈麥斯的進球讓此番變陣取得了成功,這也堅定了勒夫的選擇。所以在1/8決賽上,嘗到了甜頭的德國隊繼續(xù)由戈麥斯出任箭頭,并在其身后配以強大中場。日耳曼戰(zhàn)車開場的打法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改變,開始頻繁通過邊路傳中的方式找到戈麥斯這個高點。在戈麥斯的掩護和策應下,格策和米勒這兩位名義上的邊前衛(wèi)比賽中更多的在中路活動,而將邊路空間扯開,使邊路傳中及肋部傳切的打法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再加上德國隊的配合節(jié)奏明顯加快,球隊在進攻端打出了很多流暢的配合。充分發(fā)揮了戈麥斯既可以充當終結者,又可以完成支點任務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掩蓋了戈麥斯活動范圍偏小的弱點。隨后,勒夫在1/4決賽上故伎重演,除了繼續(xù)發(fā)揮戈麥斯前場拿球的作用外,針對意大利人犀利的防守反擊,加以果斷應對,同樣遣上三中衛(wèi),在今年3月4∶1擊敗意大利的熱身賽中勒夫就采用了這樣的陣型站位,他在賽后解釋道,“意大利進攻時兩個邊翼衛(wèi)非??壳埃@樣看起來像是4前鋒,如果只有4名后衛(wèi)就會不好應對?!崩碚撋险f,三中衛(wèi)對付雙前鋒也是比較合理的搭配。英格蘭傳奇球星希勒在BBC的節(jié)目中也做出了類似的點評,“如果你對戰(zhàn)術感興趣,這個上半場是個不錯的范例。兩邊三后衛(wèi)對轟,高位壓迫,都沒有給對方什么機會?!崩辗虮緢鍪紫瓤紤]的似乎也是“限制對手”為先,等對手消耗殆盡再“一口吃掉”,這和兩年前世界杯打法國有些相似。意大利盡管牌面實力不如德國,但戰(zhàn)斗力非常強,如果被他們先進球,比賽就會非常難踢。因此理論上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勒夫還是采取了針對性的限制措施,德國的兩個邊翼衛(wèi)對意大利的邊路實施了對位壓制,勒夫如愿將比賽拖入了消耗戰(zhàn),把局面穩(wěn)住后,利用體能、板凳深度等優(yōu)勢慢慢“磨”倒對手。德國隊雖然進攻有些滯澀,但很有效地限制了意大利的常用攻擊手段,倘若不是博阿滕意外的手球送點,德國人本可以在90分鐘內(nèi)就解決戰(zhàn)斗。
無獨有偶,德尚在關鍵時刻的變陣也為球隊收獲了至關重要的勝利。1/8決賽中,東道主法國隊以2∶1擊敗了愛爾蘭隊,從比賽過程來看,法國人在上下半場的表現(xiàn)判若兩隊。上半場法國隊打出了本屆歐洲杯中最差的45分鐘,開局不久他們便送給對手一粒點球,直到上半場結束都未能扳平比分?!案弑R雄雞”在防守方面做得不夠完美,球員之間相互補位、保護做得也不夠;而在進攻方面,前場幾名球員各自為戰(zhàn),缺乏組織。總的來說,法國隊在上半場的表現(xiàn)并不盡如人意。在中場休息的時候,德尚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用科曼換下坎特,并將拜仁小將固定在了右邊路。這個調(diào)整在當時讓人感到有些費解,因為在之前的比賽中,坎特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反倒是馬圖伊迪和波巴的表現(xiàn)稍遜一籌,即便要換人,也不應該撤下萊斯特中場。這一調(diào)整看似非常冒險,但是在落后的情況下,這是被逼上絕路的德尚唯一的選擇,因為坎特對進攻端的貢獻度實在有限,事實也確實收到了奇效。法國隊通過將陣型切換為“442”,得以充分拉開球場的寬度,牽扯愛爾蘭的防線。最終法國隊在下半場連進兩球,成功逆轉(zhuǎn)。而這兩粒進球都要得益于這次變陣,第一粒進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帕耶在左路吸引防守之后,將球迅速傳給右路無人盯防的薩尼亞,隨后格里茲曼接傳中用一記頭球為法國隊敲開了勝利之門。德尚的變陣改變了被動的局面,充分發(fā)揮出了格里茲曼的優(yōu)勢,整個法國隊在后45分鐘都踢出了極高的水準。毫不夸張地講,對陣愛爾蘭一役的下半場,是法國隊在本屆歐洲杯中發(fā)揮最為出色的半場球。
花樣太多無收效
德尚的大膽一搏,勇氣令人嘉許,而實際上,就在幾天前,他還曾因為變陣而差點陰溝翻船。由于小組賽首輪面對羅馬尼亞時的滯澀場面,德尚在對陣阿爾巴尼亞前臨時變陣,被視為絕對核心的波巴、格里茲曼竟然都沒有進入首發(fā)陣容,不僅如此,德尚還將陣形調(diào)整為“4231”。棄用波巴,原因在于尤文球星最適合踢三中場陣型中的左翼,而在“4231”陣型中,他在兼容性方面顯然不如馬圖伊迪。不過,當時的嘗試并不成功,面對阿爾巴尼亞人構筑的銅墻鐵壁,“高盧雄雞”一籌莫展,德尚不得已再次調(diào)整人員,終于在終場前才憑借格里茲曼的絕殺取勝。這一次變陣的失敗讓德尚對球隊現(xiàn)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才有了對陣愛爾蘭的驚天逆轉(zhuǎn)。
德尚先抑后揚,吃一塹長一智,霍奇森則是玩火自焚,自毀長城。英格蘭隊的死板可謂是歷史悠久,霍奇森并沒有從中吸取教訓,抑或是過于高看了他手下的這批球員。在預選賽階段的“442”陣型,到了決賽圈卻棄之不用,而是打起了“433”,或許他是從球員特點去考慮的,但從效果來看證明完全失敗。霍奇森并非一開始就走上了歧路,小組賽次輪,英格蘭與威爾士的不列顛德比,貝爾上半時任意球破網(wǎng),“紅龍”取得領先,英格蘭一籌莫展之際,一向謹慎小心的霍奇森令旗一揮,派上瓦爾迪、拉什福德和斯特里奇三名前鋒,破釜沉舟。摸清了對手套路的英格蘭人,成功地利用威爾士身高不夠的弱點,用傳統(tǒng)的英式風格展開一波波潮水般的進攻,終于在補時階段絕殺對手。嘗到甜頭的“霍太公”在小組賽末輪故技重施,在尚未確保淘汰賽對位的前提下就貿(mào)然大幅輪換進行戰(zhàn)術試驗,誰知這一看似精妙的布局早就被人看穿了,“當我看到英格蘭對陣威爾士與俄羅斯的小組賽之后,我就猜到今天的首發(fā)名單了,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決定。他們對于后防線的選擇非常相似,兩名中后衛(wèi)與對陣威爾士和俄羅斯的選擇完全相同。我猜到魯尼與阿里會坐在替補席,取而代之的是兩名對陣威爾士都有進球的瓦爾迪和斯特里奇?!绷蠑吃谙鹊乃孤宸タ酥鲙浛圃朔判牡財[出了鐵桶陣,令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英格蘭隊空有場面優(yōu)勢,一場平局使三獅軍團進入下半?yún)^(qū),隨后被黑馬冰島淘汰出局。
思量不周以致球隊出局的并非只有霍奇森一人,奧地利主帥科勒同樣不遑多讓。歐洲杯小組賽奧地利未嘗一勝,墊底出局,球隊頭號球星阿拉巴三場比賽竟然踢了三個不同的位置,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阿拉巴的能力全面毋庸置疑,從左后衛(wèi)到左中衛(wèi),從中場到左前衛(wèi)/邊鋒,他都能勝任。僅看上賽季,阿拉巴就出任過中后衛(wèi)、三后衛(wèi)陣型里的左中衛(wèi)、后腰等角色,簡直是“一專多能”的代表人物。不過,在科勒手下,阿拉巴前兩場比賽的場均傳球成功率只有71%,與他在拜仁的92%相去甚遠。面對匈牙利,雙后腰之一的阿拉巴表現(xiàn)平平,未能承擔起攻守轉(zhuǎn)換的重任;第2輪對陣葡萄牙,科勒索性把他推上前腰,但奧地利場面被動,阿拉巴在前場難獲機會,第65分鐘就被提前換下;第3輪與冰島的生死大戰(zhàn),科勒依然給予阿拉巴充分信任,甚至將他放到了鋒線頂替“空霸”揚科?!皧W地利劉星”這一次沒有讓主帥失望,他先是創(chuàng)造了點球,而后又助攻舍普夫破門,表現(xiàn)不俗。不過最終奧地利還是慘遭冰島絕殺,排名小組墊底,遺憾出局,作為球隊的頭號球星,阿拉巴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而主帥科勒則干脆將矛頭指向了拜仁,“阿拉巴在我們這里踢中場,但是在拜仁踢的是防守位置,這是個小問題。很顯然阿拉巴是個擁有不可思議技術能力的球員,而且有著很好的比賽閱讀能力?!逼叫亩?,阿拉巴畢竟只是一名23歲并且第一次參加洲際大賽的球員,雖然他在俱樂部表現(xiàn)出色,卻也不是核心,而科勒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使用方式,終自食其果,也實在不能一股腦地把“黑鍋”都扣在拜仁和瓜迪奧拉的頭上。
不變能否應萬變?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足球比賽就像是戰(zhàn)爭,永遠沒有最強的戰(zhàn)術或是球隊,每一套理論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勝敗只在于是否應對得當。既然變陣要求頗高,且極具風險,那么索性不去考慮這些,以不變應萬變又是否可行?這確實是不少實力不強球隊的做法,由于球員特點缺乏和能力所限,這些球隊一般很少將演練成熟的戰(zhàn)術進行臨時改變,而“一招鮮吃遍天”有時候確實能起到奇效。冰島無疑是本屆賽事中最大的一匹黑馬,相較于有大量英超好手以及世界前三身價貝爾壓陣的威爾士,冰島球員大多默默無聞,最大牌的G.西于爾茲松也僅僅是在英超中下游球隊踢球。冰島隊一路過關斬將,靠的就是默契的配合。由于冰島足球長期受英國足球影響,所以拉德貝克決定采用“442”體系,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制定了放棄控球、防守反擊的策略。由于冰島隊陣地戰(zhàn)能力有限,因此角球、任意球和邊線球得到重視,面對奧地利和英格蘭,貢納爾松的兩次幾乎一樣的長距離邊線球戰(zhàn)術直接幫助球隊得分,從中可以看出冰島隊無論是發(fā)球、擺渡還是搶點都思路十分清晰,顯然是經(jīng)過了充分演練。“以我為主”好的一面十分明顯,一種成功的套路必然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打磨,因此不應該被輕易改變,對于弱隊而言,這是通往奇跡之路的捷徑。而另一方面,長時間一成不變的缺陷也很明顯,最主要的就是球員體能容易出問題。歐洲杯的五場比賽,冰島的首發(fā)陣容里沒有輪換一人。在圣丹尼斯的瓢潑大雨中,冰島球員看上去疲憊不堪,甚至在上半場就出現(xiàn)了體能問題。而針對“維京海盜”的定位球法寶,法國人做足了準備,他們看準了冰島個人能力不強,在防守時多采用圍而不搶的“中庸”之策,絕不冒著犯規(guī)的危險輕易下腳,直到四球領先后,他們才給了冰島隊第一次危險地帶的定位球機會。
弱隊“巋然不動”是實力所限,往往能取得不錯的成效,而身為“眾矢之的”的強隊一旦不主動求變,反而更容易被對手針對。如果不是德赫亞表現(xiàn)神勇,意大利完全有可能以4∶0為上屆歐洲杯決賽復仇。自2008年歐洲杯問鼎以來,西班牙一直是各路球隊的研究和學習的對象,老帥德爾博斯克此次仍舊以不變應萬變,歐洲杯的4場比賽使用了完全相同的首發(fā)陣容,無論對什么等級的對手,無論對什么風格的對手都是如此,使得“斗牛士”的思路逐漸被外界摸透,對比賽的控制力明顯下降。在與意大利一戰(zhàn)的中場休息時,德爾博斯克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用中鋒阿杜里斯換下狀態(tài)平平的邊鋒諾利托,與莫拉塔組成雙箭頭;席爾瓦回到前腰位置,加強與伊涅斯塔和法布雷加斯的呼應。但孔蒂見招拆招,提前用莫塔換下德羅西,繼續(xù)與“斗牛士”在中路糾纏。換人無果的老帥只得又撤下了莫拉塔,而遣上巴斯克斯和佩德羅兩名邊鋒,重新主打邊路,孔蒂則反其道而行之將“炸藥”埋在對方腹地,他沒有用后衛(wèi)換前鋒,反而抓住皮克被推到鋒線后的漏洞,讓跑位更靈動的因西涅上場加強扯動,最終憑借著他的一次大范圍轉(zhuǎn)移,幫助佩萊鎖定勝局。德爾博斯克在這一次對話中完全落了下風,實在是由于未做準備不思求變所致。倘若能在小組賽順風順水之時就未雨綢繆,使用不同球員嘗試給球隊帶來更多變化,這會令對手更難以防范。雖然一套陣容打天下未嘗不可,但并不在鼎盛期的“斗牛士”實在玩不起這種套路。
引言摘
理論上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勒夫還是采取了針對性的限制措施,德國的兩個邊翼衛(wèi)對意大利的邊路實施了對位壓制,勒夫如愿將比賽拖入了消耗戰(zhàn),把局面穩(wěn)住后,利用體能、板凳深度等優(yōu)勢慢慢“磨”倒對手。
料敵在先的斯洛伐克主帥科扎克放心地擺出了鐵桶陣,令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英格蘭隊空有場面優(yōu)勢,一場平局使三獅軍團進入下半?yún)^(qū),隨后被黑馬冰島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