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璐
內容摘要:這篇文章從文本出發(fā),關注《洛麗塔》中的故事脈絡和人物形象,探討納博科夫如何戲仿經典童話《小紅帽》,分析二者相關性,從而得出洛麗塔是以“小紅帽”為創(chuàng)作原型的結論,并且探究納博科夫除了對于童話文本的鏡像折射外,如何進行獨具特色的二次造型。
關鍵詞:洛麗塔 小紅帽 納博科夫
《洛麗塔》被公認為俄裔美籍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的代表作,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該書以獨特的敘事結構、驚世駭俗的情節(jié)設置、繁復的表達技巧以及鮮明的唯美主義傾向而享譽世界,而其中對于童話故事的戲仿尤為突出。納博科夫出生于貴族世家,曾受到良好教育,尤其沉醉于歐美經典童話的奇妙世界中,他曾經宣稱:“偉大的小說往往是偉大的童話?!保?)縱觀《洛麗塔》全文,它的故事核心與《小紅帽》的情節(jié)流變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主要人物也與童話人物有著外貌形象、精神氣質上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闖入森林遇見狼”——故事模式的內在聯(lián)系
從情節(jié)的設置來說,《小紅帽》的故事可以劃分為三大塊:遇見狼——被吃入腹——獵人相救?!堵妍愃啡粢月妍愃囊暯浅霭l(fā),整個故事發(fā)生順序為:亨伯特搬入,與母親結婚——母親去世,與亨伯特進行公路旅行,定居比爾茲利——與亨伯特矛盾激化,開始第二次旅行——逃離亨伯特,投奔奎爾蒂——擺脫奎爾蒂,嫁給狄克。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洛麗塔》與《小紅帽》的情節(jié)架構有著鮮明的對應關系。
首先是“遇見狼”情節(jié)。亨伯特從搬入她家的那天起,就意味著狼登堂入室,小紅帽卻渾然不知,亨伯特為了更接近洛麗塔而選擇與黑茲太太結婚,亨伯特先吞噬掉身為保護人的母親,繼而對她虎視眈眈。接著是“被吃入腹”情節(jié),狼一步步引誘小紅帽,最終將她吞吃入腹?!缎〖t帽》文本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啊摿艘路?,我的孩子。狼溫柔地說道,‘然后躺在床上,留在我身邊,把衣服什么的都扔到爐火里去吧,你不再需要它了!”狼讓小紅帽脫去衣服,并且躺到床上,隱喻陌生人誘奸了純潔的小紅帽,狼是貪欲的象征,包括性欲。亨伯特故意使自己與繼女共處一間,為父女關系的異化創(chuàng)造了可能空間。兩次公路旅行及短暫定居,都可以看作洛麗塔被困于亨伯特織的密網(wǎng)中,就如小紅帽被大野狼玩弄于股掌之間一樣。
小紅帽最終被獵人所救,從而逃離大野狼的控制。洛麗塔的第一個獵人是奎爾蒂,在洛麗塔看來,亨伯特是毀滅她童年的罪魁禍首,她無時無刻不想著逃離這個靠提供經濟庇護而獲得肉欲享受的大野狼。定居比爾茲利時,身為她戲劇指導老師的奎爾蒂抓住她這種心理,兩人策劃許久,包括洛麗塔首先提出第二次旅行,并在途中趁機離開。誰料到剛出虎穴,又入狼窩,奎爾蒂強迫她拍攝色情視頻并對她加以虐待。被趕出來后,面目平庸甚至無力支付她產子費用的狄克成了她最后一個也是真正的獵人:與她進行合法成婚,給她一個正常的家庭。獵人救了小紅帽,洛麗塔被狄克所救同時也完成了自我救贖——放下仇恨,重新向亨伯特求助。洛麗塔正如小紅帽,在成人森林里顛沛流離,一次次遇見大野狼,一次次被獵人所救。即使狄克作為獵人,并未正面與亨伯特于奎爾蒂對抗,與洛麗塔年齡相近的他卻擁有最有力也最安全的武器——建立于社會秩序與倫理道德下的健康的婚姻關系。跳出主敘述人亨伯特視角,從洛麗塔方面出發(fā),《洛麗塔》的情節(jié)架構是一出“20世紀的小紅帽冒險史”,最終,小紅帽逃出成人森林,躲進安全穩(wěn)固的木屋懷孕、成長、發(fā)福,即使最終難產而死,那也是小紅帽世俗生活中的一部分,童話從來不會告訴你王子和公主的婚后生活,小紅帽?黑茲最終從童話魔境中回歸現(xiàn)實。納博科夫告訴了我們小紅帽的結局——摘下帽子,系上圍裙。
二、“微笑的狼”——人物形象的相類關系
狼之所以為狼,第一,它有狼子野心,第二,它善于偽裝。亨伯特有“狼性”,首先表現(xiàn)為他有著違反人類既有道德認知的不平常的性癖好:戀童?!八较吕铮覍γ總€經過我身邊的性感少女都懷有一股地獄烈火凝聚起的性欲。”他將9歲到十四歲有著特殊魅力的少女稱作“性感少女”、“小仙女”、“小妖精”,由于人類的維護幼族本能,戀童不僅在基于自然性標準下被認為是反生理的,更是一種出于人性考量下的反道德行為,在這一點上,納博科夫賦予了亨伯特獸性。當完全符合“性感少女”標準的洛麗塔出現(xiàn)在他面前時,掠奪與控制的獸性本能促使他留在黑茲家,一步步將獵物誘惑至網(wǎng)。他將對洛麗塔不可告人的情欲藏在內心,表面上,亨伯特符合所有人類道德標準,風度翩翩,身為大學教授,受過良好教育,有著歐洲的紳士作派,并且小有余財。黑茲太太受其迷惑,與他結婚,無意中為洛麗塔和亨伯特的亂倫關系設置了牢固掩體。亨伯特是洛麗塔的合法監(jiān)護人,在黑茲太太去世以后,亨伯特能夠名正言順地將洛麗塔帶走。因此,亨伯特的狼性是基于對洛麗塔非常規(guī)占有欲下的情欲,所謂的愛情也是首先以身體吸引為基礎的,從這點意義上來說,亨伯特就是穿著西裝的狼。
從外貌相關上來看,小紅帽美麗純潔,洛麗塔同樣擁有美貌。更為重要的是,小紅帽與洛麗塔的精神氣質也不無相通之處,年輕弱小、天真爛漫。小紅帽最重要的特征是她佩戴著一條由外婆所送的連帽紅披肩,象征著女性長輩親屬將美貌遺傳與她,這讓人不由想起《洛麗塔》中納博科夫不止一次寫到黑茲太太與洛麗塔的相像。小紅帽的傳承是女性特質的傳承,黑茲太太與外婆就有了對應性,野狼先吞噬了外婆從而給欺騙小紅帽掃清了障礙,黑茲太太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被亨伯特間接害死的,身為保護人的女性長輩的覆滅,使小紅帽向被吞噬的命運更進一步。
除了亨伯特與狼、洛麗塔與小紅帽、黑茲太太與外婆存在鮮明的對應關系外,《洛麗塔》中特殊的是對獵人形象的鏡像折射方式。在《洛》中,獵人分化為兩個特異個體:奎爾蒂、狄克,他們分別象征獵人形象的雙重性:莽漢式暴力、英雄式拯救。獵人手持獵槍射殺野狼,除了有拯救的正義性之外,也代表了以暴制暴的負面解決方式。奎爾蒂代表負面獵人,他以不正當方式將洛麗塔拐走并對她進行暴力虐待;狄克以更溫和有效的方式拯救洛麗塔,象征正義與救贖。納博科夫在文本中,以審判官的身份化身亨伯特對他們進行了最后裁決:槍決奎爾蒂(正如獵人射殺野狼),給洛麗塔家庭送來數(shù)目客觀的救濟錢。這種納博科夫式的戲仿,蘊含著因果循環(huán)論,他甚至在自己的文本中給予童話中的人物各自的合理結局:小紅帽嫁給獵人成為主婦,外婆被狼抹殺,狼心碎而死,反派獵人被槍決,正面獵人被救濟?;诖?,筆者認為,《洛麗塔》中的人物設置脫胎于《小紅帽》,與其中的人物形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小紅帽正是洛麗塔的原型。
三、“狼愛上小紅帽”——納博科夫式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
作為小說文本,《洛麗塔》是不可能像童話文本“枕邊故事模式”一樣以故事情節(jié)和說理教育為主,納博科夫進行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詩化創(chuàng)作。
首先是文本層面的改造?!缎〖t帽》的敘述視角是“上帝視角”,以一個局外人第三者的身份展開故事情節(jié),而在《洛麗塔》中,有著三重敘述結構:納博科夫本人,小約翰·雷博士,還有納博科夫選擇的主敘述人——作為狼的亨伯特。全書以亨伯特的生活經歷出發(fā),將對洛麗塔變態(tài)迷戀的緣起、過程、結局結合自身主觀經驗以線性的時間順序一一展開,由于大量出色、細膩的心理描寫,整本書更像是一個罪犯在教堂中的告解書,正如序言中所說,這是一本“《一個白人鰥夫的自白》”。語言方面,《洛麗塔》的語言就像“洛麗塔”服裝風格一樣,繁復華麗,層層疊疊,裝飾碎花蕾絲,大量用典,運用多種體裁?!堵妍愃吠耆撾x了口語化的可講述性,這是一部只供書面研讀作品,正如納博科夫所言,這不是寫給一般讀者的作品,而是給文學研究者的作品。同時,納博科夫自己在后記中指出《洛麗塔》并不帶有道德說教。童話的教誨作用被完全拋棄,而是以創(chuàng)造藝術的美感為唯一的也是最終的目標。
審美傾向上來看,《洛麗塔》是悲劇性審美,沒有《小紅帽》大團圓結局。對于亨伯特來說,洛麗塔的墮落是他人生理想的毀滅,他間接造成了黑茲太太的死亡,直接奪走了奎爾蒂的生存權利。洛麗塔被迫離開童年的花園在成人森林中顛沛流離,最終難產而死。《洛麗塔》有著強烈的悲劇感,“這種悲劇感是對人的存在的整體認識,也是對藝術存在的深刻洞見”。因此,亨伯特有了可以被原諒的可能性,“狼的眼淚”只是因為“狼愛上了小紅帽。”《洛麗塔》又像是鬧劇,在亨伯特對奎爾蒂進行了一出上帝式的審判后,駕車離開,卻闖入了幾頭母牛群中,所有神圣的愛恨、正義的堅守、生存與死亡的思索最終被滑稽愚笨的獸類攔截。對文明的嘲弄解構、鮮明的毀滅傾向使這部作品既具有20世紀“荒原”意象的荒誕感,而對不倫愛戀的描寫、純藝術化處理的表達技巧又有著不可忽視的審美主義傾向。
綜上所述,《洛麗塔》是一部狼對小紅帽的最深情、最優(yōu)美然而又最駭人聽聞的情書。納博科夫以《小紅帽》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流變?yōu)榛A,在原型之上再次造型進行審美再創(chuàng)造,完成了這部童話的成人解讀。
參考文獻:
(1)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文學講稿,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5年。
(2)佩羅:佩羅童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3)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譯文出版社,2013。
(4)于曉丹: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外國文學,1995年第1期,75-80頁。
(5)朱文婉:小紅帽故事原型及其審美流變研究,西南大學。
(6)顏丙香.小說《洛麗塔》中人物的童話色彩。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140—1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