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印生+廖慧敏
自學能力是指一個人獨立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是多種智力因素結合和多種心理機制參與的一種綜合性能力,它由閱讀、觀察、思考、記憶、實驗及操作等多種基本能力構成,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獨立的活動,把外界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一、有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預習習慣
1.適應期
在適應期,教師的任務是把學生從“教師抱著走”過渡到“教師扶著走”。在預習前,教師擬好提綱,即把預習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jù)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
2.半自主期
在學生具有一定預習能力的基礎上,師生可圍繞教材,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在課堂上討論、釋疑。每周,筆者都會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和學生共同確定預習內容,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做好課程預習。在課堂上,筆者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在預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最后,筆者講學生之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自主期
教師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可以讓學生自己確定學習重點和難點,到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然后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釋疑,相互補充,最后由教師總結,測試學生的預習效果。
貫串三個階段的是自測,學生根據(jù)預習內容,以組為單位,進行互測互檢,然后教師將這些試題匯編起來,就是學生單元復習的資料。
二、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
1.為學生提供預習方法的指導
課前預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參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出相應的預習要求,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時間一長,學生就能夠把握預習時應注意的重點問題,也能夠明確預習目標了。
2.為學生提供聽課方法的指導
正確的聽課方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做到手、口、心、眼、耳全面配合,注意教師所講的重點內容,理解并掌握重要的知識點。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3.為學生提供作業(yè)方法的指導
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作業(yè)方法指導,因為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教師布置的作業(yè)應具有新鮮性、層次性和針對性,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作業(yè)的作用。當然,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質量,在要求速度的同時,還應強調提高作業(yè)的規(guī)范性及準確性。此外,初中英語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檢查作業(yè)的良好習慣。學生通過檢查作業(yè),能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從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學知識。
4.為學生提供復習方法的指導
如果學生能夠運用科學有效的復習方法,將有助于他們鞏固所學的英語新知識,所以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復習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綜合運用分散復習法、睡前復習法、及時復習法等多種復習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還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
三、多聽、多看、多說、多寫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準備一本英漢詞典,在遇到不會的單詞時以便查找。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查找單詞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在課文中標注英語單詞的詞義和音標,還應當準備一本生詞本,記錄自己不熟悉的、不了解的單詞,以便加深記憶。
英語的學習有別于母語學習,反復記憶才能積累更多的詞匯量。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MP3等播放器,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聽一聽英語對話、故事、課文等。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力,又能充分利用課外時間。
初中生由于是初學英語,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讓學生大聲地說出英語,不要怕說錯。因為說是學習語言的基本要求,不敢說就等于失去了英語學習的意義。
在課外時間,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自己喜歡的英文讀物。比如唯美的英語散文、關于國際明星的新聞等。這都是學生自主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積累詞匯量的有效方法。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用英文寫作,不要求文章寫得有多美,只要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通過聽、說、讀、寫全方位的練習,初中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作者單位:余印生 江西省安遠縣第三中學;廖慧敏 江西省安遠縣思源實驗學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