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一、分層教學的含義及必要性
分層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捷^好的發(fā)展和提高。
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經(jīng)驗等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實施分層教學,能使教學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做到因材施教,促進所有學生的發(fā)展。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1.分層分組
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應遵循實際客觀性原則和流動性原則,通過全面分析全班學生平時的數(shù)學學習的智能、技能、成績、在校表現(xiàn)、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分類歸檔。在分組時,筆者會注意以下兩點:第一,不能根據(jù)學生的一兩次考試成績而定,即在了解學生平時成績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想表現(xiàn)等;第二,分層不能一成不變,即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及動態(tài)變化。因此,每過一段時間,筆者就會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適當?shù)卣{(diào)整,激勵學生上進,最終達到差生層次學生逐步減少、好中層次學生不斷壯大的目的。此外,為了便于學優(yōu)生幫助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也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相互促進,教師應按優(yōu)中差搭配的原則編排學生的座位。這樣,教師就能及時了解各個階層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各類學生都能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2.分層備課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材施教,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教師的輔導下快樂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所以分層備課對教師要求比較高。教師要盡量排除學困生的學習障礙,對學優(yōu)生提出高層次要求,設計分層練習。
如在教學《解分式方程》時,筆者制訂了以下目標:①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②會解可化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③了解分式方程產(chǎn)生增根的原因;④掌握分式方程驗根的方法;⑤會解含參數(shù)的分式方程。
3.分層提問
由于學生思維能力存在差異性,于是筆者設置了很多手語來表達不同的答案。如果是判斷題,筆者通常要求學生用手心對著筆者,表示他認為答案是對的;手背對著筆者,則表示答案是錯的。如果是選擇題,學生則可以用手指頭1、2、3、4表示A、B、C、D。如果是計算題,答案是10以內(nèi)的整數(shù)的話,學生也可以用手指直接告知我答案等。這樣一來,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也可以及時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答題速度及正確率。
4.分層作業(yè)
對于優(yōu)等生筆者會鼓勵優(yōu)等生組建數(shù)學興趣小組,每天從課外搜索一道好題分享給其他同學。周末,筆者會結合本周的教學內(nèi)容,編制一份課外提高卷,拓寬學生的思路,讓學生見識了更多的題型。筆者會把周末的試卷及答案發(fā)到班級的QQ群里,方便學生及時核對答案。另外,筆者每周還會安排兩位興趣小組組長利用課前十分鐘在班上講解比較難的小組題,興趣小組的成員在每單元學完后要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及常見題型等專題的整理。
對于中等生,筆者會要求他們每周寫一篇“數(shù)學思想交流”,把自己學習數(shù)學的收獲,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記錄下來?!皵?shù)學思想交流”為筆者開啟了一扇通向中等生學習心路的大門,筆者從中能清楚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惑和他們的需求,以及他們對筆者的教學評價。這樣有助于筆者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方法,同時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
對于學困生,筆者會通過“師徒結對子”幫助他們答疑解惑。所謂的“師徒結對子”,就是在學困生身邊安排一個數(shù)學高手作為同桌。每天“師傅”要負責檢查“徒弟”的作業(yè)本和配套參考書,給“徒弟”講解錯誤的題目,以便學困生能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不會因為一個問題沒有解決而影響下節(jié)課的聽課質量,從而不斷獲得進步。
5.分層輔導
對于優(yōu)等生,筆者主要在思路的點撥和知識框架的構建等方面進行指導;對于中等生,筆者更多的是把他們組織起來, 進行分組討論,筆者適當?shù)亟o出一定的提示,促使他們相互取長補短;對于學困生,筆者主要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逐個指導,平時多檢查他們的練習題;面對面批改作業(yè)和試卷,如果題目做錯了,筆者會要求學生先找到錯誤的原因,諸如計算錯誤、審題錯誤、還是概念不清等,然后訂正,接著筆者會及時批改,提出相應的建議,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6.分層評價
課堂上,教師的評價會使學生產(chǎn)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如果教師用同一標準去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那么學困生很難得到教師的肯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原則。如對于新學的、比較簡單的題目,學困生回答對了,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激發(fā)學困生數(shù)學學習的熱情;如果中學生對難題提出可行性解題思路,教師也要給予鼓勵;如果優(yōu)等生完美地解答出大多數(shù)題目,且能從多角度分析難題并指出最佳解題方法,教師也要給予表揚。
7.分層獎勵
每個月,筆者都會進行一次綜合評價,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對于數(shù)學興趣小組的學生,筆者會累加每組的所有成績進行排名,第一、二名小組可以獲得由第四、五名小組提供的獎品;對于師徒結對的學生而言,只要徒弟進步比較大的,不僅徒弟可以獲得“最佳進步獎”,師傅也能獲得“最佳師傅獎”。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獲得獎勵,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分層教學的反思
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很多,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首先,分層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思考如何設計學案,以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尤其在給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時,教師很難做到各個兼顧;其次,有些學生達不到教師預設的要求。如有些優(yōu)等生雖然加入了興趣小組,卻不能堅持每天一題的訓練;在師徒結對中,有些師傅很負責,會及時幫助徒弟,而有些師傅因為要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不能做到堅持同步檢查、輔導自己的徒弟。因此,教師只有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改進和調(diào)整一些措施,才能更好地實施和落實分層教學。
(作者單位:江西師大附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