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玉蘭
【關鍵詞】 留守兒童;不良性格;特征;成因;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26—01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鎮(zhèn)轉移就業(yè),致使許多農村孩子遠離父母,這些孩子讓其祖父母或親戚朋友監(jiān)管,成為“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教育部門正積極探索完善留守兒童權利保護工作機制,建立有利于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參與的社會支持網絡。近年來,筆者積極參與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在實踐中對留守兒童的所處環(huán)境、性格成因、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有了初淺的認知,現(xiàn)總結如下。
一、留守兒童不良性格特征及成因分析
1. 養(yǎng)成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比吃、比穿、比用、比闊氣。打工的父母都覺得欠孩子的情,就在金錢上補償,而孩子也覺得該用。因此,吃零食成風,過生日請客,更有甚者,花錢請人抄作業(yè)、抄考卷。
2. 讀書上進的觀念淡薄,認為“讀書無用”,應付式讀書,甚至厭學逃學。這些孩子們普遍認為,自己的父母也沒讀多少書,現(xiàn)在依然能夠走南闖北賺大錢,比有些讀書多的人掙錢多,混個初中畢業(yè),大不了和父母一樣闖天下去,照樣瀟灑。
3. 自由散漫,時間觀念差,愛遲到、曠課,甚至逃學。有的祖父母年邁體弱管不了孫子,有的祖父母溺愛孫子,沒有父母的嚴肅管教,這些孩子就放任自由,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日不進校、夜不歸宿的習慣。
4. 個性孤僻、倔強,不能融入集體之中,也不愿和別人交心。孩子的個性形成與父母的關系是很密切的,脫離了父母的誘導與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必然走樣。有了心理障礙,得不到及時修整,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5. 情感脆弱,受不住批評,又喜歡講哥兒們義氣,交朋結友,形成意氣相投的小圈子,動輒做出違紀之事。這些孩子聽父母言“在外靠朋友”,因此也想多交朋友。幾個不明事理的孩子湊成一塊,頭腦一時發(fā)熱,干事就分不清對錯與輕重了。
二、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應對策略
1. 注重家庭教育。對于父母而言,外出務工賺錢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對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忽視。如果孩子出了問題,掙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呢?權衡利弊之后,父母要慎作選擇。其次,定期進行“溫馨對話”。即便是外出打工,也要經常同孩子聯(lián)系,再忙再累也不能成為借口,建議每周以電話、書信或互聯(lián)網同孩子聯(lián)系,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和家庭的關愛和溫暖。有條件的家長在假期可以把孩子接到身邊予以親情滲透、培養(yǎng)。再次,監(jiān)護人要盡可能擔負起監(jiān)護職責,努力提升監(jiān)管能力,多在心理上關懷留守兒童。
2. 做好學校教育。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主陣地,我們在留守兒童教育上有以下可取之處。
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兒童”檔案。學校每學期對在校留守兒童(包括學齡前留守兒童)進行全面深入細致調查,詳細了解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明確落實監(jiān)護人。
二是建立聯(lián)系制度。我們建立留守兒童與外出務工父母及班主任與外出務工家長的聯(lián)系制度,實現(xiàn)學校、家庭教育互動。學校擬定致家長一封信,要求外出務工家長做到“四個一”,即每周給孩子打一個親情電話;每月給孩子寫一封信;每月與班主任聯(lián)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探親一次。班主任要做到“三個一”,即每月與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進行一次家校聯(lián)系,建立家校聯(lián)系卡或家訪記錄;每月和留守兒童的家長進行一次通話,每學期期末給留守兒童的家長寫一份家庭教育建議。通過聯(lián)系,了解家長對孩子、對學校的要求,反映學生在校在家的情況,知道自己的子女(學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及時解決兒童和上輩的隔代問題,讓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做學生的貼心人。平時多觀察、多關心、多引導,做學生的知心人。知道學生現(xiàn)在需要什么,老師要幫助他解決什么。
三是開展“結對子”幫扶。我們要求班主任負責留守兒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定期督促留守兒童加強與父母的溝通與聯(lián)系。班主任對留守兒童要做到“三知道”,即知道家長的工作地點、聯(lián)系電話和兒童的監(jiān)護人。同時關心孩子的飲食起居,對一些突發(fā)情況,班主任要負責到底,直到孩子的監(jiān)護人或父母親到場為止??迫卫蠋熍c留守學生“結對子”,加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的教育,負責留守兒童的學習輔導工作。班主任和科任老師根據班級實際和留守兒童的學習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
三、增強社會教育力量形成留守兒童教育合力
我們積極聯(lián)系當?shù)卣?、婦聯(lián)、村委會,通過板報、專欄、標語、發(fā)放材料等形式廣泛宣傳加強“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的目的、意義和作用,共同營造全社會都來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同時我們還積極籌建了“留守兒童活動中心”、“留守兒童之家”,讓一大批退休干部、教師、社會熱心人事都積極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中來,逐漸增強社會教育功能。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