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霞
?
促進產后子宮收縮的中藥熏蒸及護理體會
余振霞
目的探討促進產后子宮收縮的中藥熏蒸及護理體會。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84例產婦,數(shù)字抽取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予以中藥熏蒸,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及惡露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疼痛評分與惡露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中藥熏蒸能夠明顯緩解產褥期疼痛,使得惡露量降低,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產后子宮收縮;中藥熏蒸;護理體會
本文選取84例產婦,分析促進產后子宮收縮的中藥熏蒸及護理體會,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84例產婦,數(shù)字抽取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42例。研究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6.4±3.6)歲;孕期264~291 d, 平均時間(285.2±4.1)d;胎兒出生體重2.4~4.2kg, 平均(3.2±0.4)kg;初產婦29例,經產婦13例。對照組年齡23~35歲,平均年齡(26.1±3.4)歲;孕期266-289d,平均時間(284.2±3.3)d;胎兒體重 2.4~4.1kg,平均(3.3±0.3)kg;初產婦28例,經產婦14例。均為單胎順產。
1.2方法所有產婦均在產后實施常規(guī)縮宮藥物治療,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體征檢測、外陰消毒護理、母乳喂養(yǎng)指導、飲食護理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予以中藥熏蒸治療,藥方成分為肉桂、白芍、黨參、川芎、枳殼、益母草、當歸,以水煎至400 ml,放置到中藥熏蒸儀內稀釋,啟動儀器,使得藥液經熱效應產生蒸汽。合理調整蒸汽出入量,使得噴頭對準小腹,在與患者腹部相距15 cm位置予以熏蒸,熏蒸時間可持續(xù)30 min左右,1次/d,持續(xù)治療3 d。熏蒸前護理人員需對患者講解熏蒸效果,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等,患者應具有一定心理準備。而且操作者需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設置蒸汽出量與噴頭距離,對患者實施良好保暖措施。熏蒸完成后需立即擦凈殘存到皮膚上水蒸氣,及時清理熏蒸儀。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宮縮疼痛評分及惡露量。
1.3療效判定標準[1]按照視覺模擬評分法 (VAS) 評分標準對患者宮縮疼痛程度予以判定,共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嚴重。
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疼痛評分及惡露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宮縮疼痛及惡露量對比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中藥熏蒸療法也被稱作中藥蒸煮療法、中藥汽浴療等。在有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則稱作“烘雅”。中藥熏蒸主要是將熱藥蒸汽作為治療因子的一種化學、物理綜合療法。此方法在臨床中最早源于先秦記載。在清代中藥熏蒸技術逐漸發(fā)展成熟。伴隨臨床技術發(fā)展,中藥熏蒸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在休閑保健、康復療養(yǎng)等方面均得到較多應用。《黃帝內經》提到[2]:“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邪可隨汗解。”在應用中藥蒸汽經皮膚出現(xiàn)滲透、轉運、吸收情況,從而達到病灶位置,對病灶周圍體表皮膚形成一定作用,且經皮膚的滲透、轉運、吸收作用,藥物離子能夠直接滲入到病灶組織表面及內部,由此實現(xiàn)藥到病除目的。藥蒸汽經人體內通外口的開口,一直達到病灶位置,人體存在一些外通體表的腔、管道結構組織,包括陰道、宮頸、尿道、肛門、肛腸、口腔、咽喉、鼻腔、食道等,應用中藥熏蒸對此類部位開口周圍進行相關作用,藥蒸汽經開口位置進入到管道內,由此對此類組織器官所方式的病變產生直接治療作用。
經臨床研究顯示,在產婦產后子宮收縮無較高效果時極易出現(xiàn)其惡露量水平上升情況,如持續(xù)時間較長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疼痛癥狀,由此導致產婦恢復及母乳喂養(yǎng)受到極為不良影響。所以臨床中需應用合理改善產婦產后子宮收縮,一般常規(guī)護理在促進產婦產后子宮收縮屬于主要治療方法,卻并無較為理想效果。所以需采用具有更加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措施。中醫(yī)中認為產婦在分娩后血脈呈現(xiàn)空虛狀態(tài),血行較為緩澀,血虛,所以需要補血,當血脈充盈時才能給保證流行保持通暢,所以臨床中可遵循“若欲通之、必先沖之”治療原則[3]。由于臨床醫(yī)學水平增強,中藥熏蒸逐漸應用到產婦產后的整個護理過程中。此藥方中熟地存在明顯補陰血作用,黨參、枳殼可以發(fā)揮補氣提升效果;當歸、川芎能夠行血中之氣,使得活血功能加強;附片、肉桂聯(lián)合使用能夠加強胞脈充盈度,使得胞宮具有固定性,由此加快子宮恢復能力;白芍存在明顯酸甘化陰作用,可以補充有形血;益母草能夠直接對子宮收縮起到促進作用。所以藥方中藥物聯(lián)合應用具有明顯治療效果。而且藥物熏蒸療法能夠讓藥物制劑滲透到所治療位置[4],由此實現(xiàn)補氣行血、促進子宮復舊目前。此在中醫(yī)中,氣虛、血虛往往導致產褥熱發(fā)生,所以所應用藥物通常存在補血、行血作用,而且能夠避免產褥熱產生,此治療方法操作較為簡單、見效速度快、未產生不良反應、不會對母乳喂養(yǎng)產生不良影響等,所以極易被產婦所接受。總之,對產婦實施常規(guī)護理及中藥熏蒸能夠緩解產婦產褥期疼痛感,降低惡露量,具有明顯治療相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志煌,沈鷹,孫維峰,等.中藥熏蒸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療效及對滑膜熱休克蛋白70影響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28(10):3104.
[2]吳先偉,夏玨,李冬,等.依巴斯汀聯(lián)合中藥熏蒸治療老年性瘙癢病的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65.
[3]劉明嶺,沈鷹.中藥熏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5):1466-1471.
[4]毛彬.中藥熏蒸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4例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3,19(8):967-969.
河南省商丘市中醫(yī)院(476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3.065
1003-8914(2016)-03-0427-02
(本文校對:劉言言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