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克賢
【關鍵詞】語言 運用 途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7A-
0089-01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把教學的立足點轉向語言的表達形式上,這需要教師帶領學生破解文本語言,體會表達特點,使學生在感知運用中學會表達,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筆者在此主要引導學生從關注意味深長的標點、點睛傳神的字詞、精彩典范的語段三個方面進行探析。
一、關注意味深長的標點
標點是文本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一種語言,一種情感的載體,滲透著文本語言情感的表達。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從意味深長、含義豐富的標點符號入手,引導學生體味和感受,學生不僅真正領會文本內涵,而且體會標點符號妙用無窮的魅力,從而學會在自己的學習中應用,增強表達效果。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二泉映月》一課時,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絕望的吶喊……”這句話的末尾有一個省略號,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體會省略號的用法,想想文中主要省略了什么內容。這樣一來,學生想象的閘門被打開,有的說他想到了“生活的艱難,所受的欺辱……”在學生盡情訴說的時候,教師追問道:“如果把自己想到的都寫下來好嗎?為什么?”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jù)表達的需要靈活運用省略號,從作用到運用,不僅使學生真正走進人物內心,而且掌握了表達的方法,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供充足的條件,教學效果顯著。
二、關注點睛傳神的字詞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痹谖谋菊Z言中,詞語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用心地閱讀感受每個字、詞的意思,尤其是一些精彩傳神的字詞更不能放過,只有這樣,才能領會這些詞語的真正含義,進而體會作者遣詞用語的獨特魅力,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水平。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課文第二自然段關于金字塔具體形狀、特點的描述上,有這樣一句話:“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边@句話中的“相當于”一詞很有分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相當于”改為“等于”,體會出由于金字塔與40層高的摩天大廈并不相等,就會造成語言上的漏洞,使語言表達顯得不夠準確,而“相當于”這個詞既可以形象地把金字塔的高度表現(xiàn)出來,又能使讀者對金字塔的高度有大致的了解與認識。學生對“相當于”這個詞語進行反復揣摩,在比較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用詞準確的特點,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主要抓住文本語言中點睛傳神的詞語引導學生進行反復比較、揣摩,從而使學生對如何運用詞語,如何表達準確為文章增色等,形成大致的認識,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迅速提高。
三、關注精彩典范的語段
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蘊含著精彩的句段,這些段落具有語言優(yōu)美、表達獨特等特點。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用心挖掘這些精彩典范的句段,體會其表達特點,實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零距離接觸,進而習得語言表達方法,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廬山的云霧》一課時,課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姿態(tài)特點。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掌握言語的表達形式,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得到提升,筆者首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描寫廬山云霧特點的句子,接著筆者詢問學生:“你們知道作者是如何把廬山云霧的姿態(tài)形象地描繪出來嗎?”在學生匯報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為了形象地表達廬山云霧的特點,作者不光抓住廬山各處的云霧來描寫,還運用了適當?shù)谋扔?,如此一來,就使廬山云霧的姿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你們在描寫一處景物的時候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形象?!边@樣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學生搭建恰當?shù)奶澹瑢W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總之,教師要把教學的立足點轉向關注文本語言的表達形式上,關注字、詞、句、精彩段落,并以此為依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