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錫楊
(廣西林業(yè)集團桂欽林漿紙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22)
巨尾桉萌芽林幼林不同撫育方式的生長差異研究
朱錫楊
(廣西林業(yè)集團桂欽林漿紙有限公司 廣西南寧 530022)
從事林業(yè)營林生產的人知道,新造林在同等條件下煉山的林木前期生產優(yōu)于沒有煉山的林木。本文對桉樹萌芽林在同等條件下煉山撫育不同的更新方式進行進一步研究,經過為期一年時間對某地的巨尾桉林采伐后煉山與帶狀撫育兩種處理方式對桉樹二代林生長進行跟蹤和比較。用試驗結果來證明帶狀撫育的樣地是明顯優(yōu)于煉山樣地的生長蓄積量。希望本次研究的成果得到各林場、各林業(yè)公司的認可和使用。
萌芽林;煉山;帶狀撫育;生長比較;蓄積生長量
廣西防城港市上思縣發(fā)展的人工林主要以桉樹為主,現主要推廣的品種為巨尾桉,有著強大的萌芽能力、抗旱、抗病蟲害能力等優(yōu)良的基因。本次研究是通過對以往各個研究機構的研究進行深入了解,根據防城港市本地適宜的樹種和現代經濟林發(fā)展的趨勢,對氣候、土壤、環(huán)境影響的考慮,特對巨尾桉伐后煉山與帶狀撫育的第一年萌芽林兩種撫育方式進行了造林成本、林木生長量、林地生態(tài)以及火災發(fā)生情況進行對比調查和總結。在開展研究之前特對防城港市周邊的環(huán)境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根據研究的實際可操作性,再考慮到林地地形、故選擇本公司所經營的林地,因此把防城港市上思縣華蘭鎮(zhèn)德安村汪琳屯做為研究的試驗地。
經過半個月對試驗地的測量、計算面積,選擇伐樁、標記伐樁編號。最終選定兩個面積相等的樣地(每個樣地為1hm2)。
研究期間的每個月對樣地進行測量,并進行記錄分析數據,直至研究結束。
2.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防城港市上思縣華蘭鎮(zhèn)德安村汪琳屯18林班1小班。德安村汪琳屯位于東經 107°47′~107°48′,北緯 21°54′~21°55′,屬南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熱量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溫21℃左右,大于或等于10℃的年活動積溫7500℃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2℃。年降雨量1200~l500mm,多集中在6~9月份,年蒸發(fā)量1250~1620mm,蒸發(fā)量稍大于降雨量。年日照時數1450~1650h,相對濕度80%以上。試驗地土壤為赤紅壤,質地為中壤至輕壤,保水保肥比較好,局部還有花崗巖和第四紀紅土。土壤以中、厚土層為主,兩者占全縣面積的80%以上,排水良好、中等肥沃,適宜多種用材樹種和經濟林木生長,平均海拔為350m,平均坡度在20~30°,屬丘陵地形。
樹種為2006年5月種植的巨尾桉,林地面積為林分保留株數為1280株/hm2(株行距2m×4m),于2012年3月采伐完畢。
2.2 研究方法
2012年3月,第一代林采伐后,在研究地域內設置2個相距150m左右的樣地,每個樣地面積為1.0hm2,采用煉山(全面煉山清雜)、帶狀撫育(人工清除帶內上80cm、下70cm的所有雜草灌木)2種方式,對采后林地進行處理,研究采伐2種處理方式對二代林生長的影響。全面煉山清雜于2012年4月放火煉山,其中保留一個樣地不進行煉山清理。分別2種不同處理的樣地內,沿坡向設置上、中、下3個坡位的測量點。測量點選定后,用紅油漆對林木按行進行編號(每個測量點10株),并在胸高位置打上標記,從2012年4月~2013年3月,于每月下旬進行每木檢尺,每次對各樣地所測得的30株樹木的數據取算術平均值,得出各樣地的平均樹高和平均胸徑,以此數據作為巨尾桉的生長指標進行分析比較。
2.3 標準地選擇
廣西林業(yè)集團桂欽林漿紙有限公司上思管理站2012年3月份共計完成采伐林地8309畝,為了節(jié)降成本,減輕工人施工難度,決定對于大部分的桉樹萌芽林進行煉山處理,將伐區(qū)剩余物使用煉山方式一次性燃燒干凈,對于桉樹萌芽條大于1.5m的林班小班使用帶狀撫育方式進行萌芽更新。本文標準地選擇一塊萌芽條萌發(fā)高度最低(0.2m)的地塊進行兩種更新方式的比對。
18林班1小班的358.5畝全部進行帶狀撫育,18林班2小班的226.5畝在開好防火線后全部進行煉山撫育。
2.4 煉山、帶狀撫育所在林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圖1 上思縣華蘭鎮(zhèn)德安村汪琳屯煉山、帶狀撫育對比試驗示意圖
2.5 試驗地管理
當萌條高達1.5m時定萌,定萌后1個月進行第一次撫育、追肥250g(NPK-6-30-6)煉山撫育時間為2012年7月,帶狀撫育撫育時間為2012年5月。定萌后6個月進行第二次撫育,追肥500g(NPK-12-6-12),并進行砍草,以樹苗為中心帶鏟1.5m。
經試驗和樣地調查,結果如表1~2。
表1 煉山與帶狀撫育巨尾桉樹高及胸徑生長比較
3.1 投資比較
表2 煉山與帶狀撫育巨尾桉公頃蓄積量
煉山撫育省時,省力,挖施肥溝不受采伐剩余物影響,同時肥料更容易施放到位;帶狀撫育挖施肥溝時必須要將采伐剩余物扒離帶外,扛肥料時腿腳容易受到傷害,工效低,因為帶狀撫育工錢略高于煉山撫育,所以包商都更傾向于承包煉山撫育的工地,工人也希望先煉山,再追肥。
表3 煉山與帶狀撫育投資每公頃單價比較(單位:元/hm2)
3.2 樹高生長比較
從圖2可以看出,巨尾桉采伐后用煉山方式進行全面清山處理的二代萌芽更新的樣地由于在樹樁煉山過程中被火燒傷(甚至還有一株樹樁被燒死),2012年4月份樹樁的萌芽能力還未得到恢復,直至5月份才有了萌芽枝條,到5月底平均樹高才達到萌芽條煉山之前的樹高0.2m,還好生長比較平穩(wěn),2013年3月份研究對比結束時樹高才6.8m。而采伐后用帶狀撫育方式進行人工砍除雜草灌木的樣地,2012年5月底平均樹高就已經達1.9m,達到了定萌的要求,同比煉山樣地高出1.6m。4~9月份為生長高峰期,次年3月份研究結束時,平均樹高達到9.1m,同比煉山樣地平均樹高高出2.3m。
圖2 煉山與帶狀撫育對巨尾桉樹高生長影響對比圖
3.3 胸徑生長比較
從圖3可以看出,用煉山方式進行全面清山處理的二代萌芽更新的樣地2012年4~7月平均樹高才1.5m,基本無法測量胸徑值,8月份后才能測出胸徑值,平均胸徑為1.1cm,9~12月份生長基本平穩(wěn),12月份平均胸徑為3.8cm,次年3月研究結束時,平均胸徑值為5.6cm。
圖3 煉山與帶狀撫育對巨尾桉胸徑生長對比圖
而帶狀撫育樣地在2012年5月份就能測出胸徑,平均胸經為1.8cm,同比煉山樣地高出1.8cm。6月份至12月份胸徑長勢比較平穩(wěn),12月份平均胸徑為6.1,同比煉山樣地高出2.3cm。次年3月份研究結束時,平均胸徑值為7.7cm,同比煉山樣地高出2.1cm。
由此得出的數據讓我們了解到煉山與帶狀撫育處理方式的巨尾桉二代萌芽林樹高生長趨勢基本一致,帶狀撫育樣地的巨尾桉胸徑生長優(yōu)于煉山樣地的巨尾桉,研究周期帶狀撫育樣地的巨尾桉胸徑同比煉山樣地的巨尾桉平均胸徑大出2.1cm。這與前人研究結果相一致。
3.4 蓄積量比較
蓄積量指一定森林面積上存在著的林木樹干部分的總材積.它是反映一定地區(qū)內森林資源總規(guī)模和水平的基本指標之一,也是反映森林資源的豐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劣的重要依據。蓄積量計算結果見表2。
從圖4可以看出,用煉山方式進行全面清山處理的二代萌芽更新的樣地,由于在2012年4月~2012年7月,沒能測出胸徑,所以也就沒有得出蓄積量。直至2012年8月份測出了胸徑才得出了蓄積量0.37m3/hm2,2012年8~12月生長趨勢都比較平穩(wěn),2012年12月份蓄積量為6.47m3/hm2,次年3月研究結束后,蓄積量為17.25m3/hm2。
而帶狀撫育樣地在2012年5月份就能測出胸徑,測出蓄積量為0.84m3/hm2,同比煉山樣地高出0.84m3/hm2。6~12月份胸徑長勢比較平穩(wěn),12月份蓄積量值為21.58m3/hm2,同比煉山樣地高出15.11m3/hm2。次年3月份研究結束時,蓄積量值為39.14m3/hm2,同比煉山樣地高出21.89m3/hm2。從數據可以得出煉山后巨尾桉蓄積量生長變化一般,而帶狀撫育的尾葉桉蓄積生長迅速,是同期煉山樣地的2倍以上(圖4)。
圖4 煉山與帶狀撫育巨尾對巨尾桉蓄積對比折線圖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帶狀撫育樣地的各個生長指標均優(yōu)于煉山樣地的,帶狀撫育樣地的平均樹高結果為9.1cm,平均胸徑為7.7cm;煉山樣地樹平均樹高結果為6.8m,平均胸經為5.6cm。帶狀撫育樣地同比煉山樣地樹高高出2.3m,胸徑大出1.1cm,帶狀撫育的桉樹蓄積生長比較迅速,這是由于早期土質營養(yǎng)成分得到有效的保護,萌芽枝條沒有被破壞,林地腐殖質具有保水抗旱作用,早期生長迅速,漲勢良好。這不僅降低了森林火險,促進了森林的生物多樣性,還增加了營林經濟效益,縮短了林木輪伐期,同時也遵循著現代林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要求。而煉山后的樣地雖然早期對幼林的撫育減少了難度,但對風災的抵抗能力明顯減弱,造成地表覆蓋物的銷毀,枯落有機物和養(yǎng)分庫大量損失,土層保水度降低,土壤板結度提高,增大了幼林地的水土流失,不利于幼林的生長和生物多樣性的發(fā)展。所以巨尾桉萌芽林使用帶狀撫育造林更新方式更合適。
[1]廣西林業(yè)集團內部調查報告.
S792.39
A
1004-7344(2016)01-0191-02
2015-12-3
朱錫楊(1983-),男,技術員,本科,主要從事林業(y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