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暉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407隊 湖南懷化 418000)
地質普查找礦與礦床地質勘探分析
史春暉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407隊 湖南懷化 418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對各種資源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雖然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但地質結構十分繁瑣、復雜,很難通過簡單的勘探方法找到礦床。地質勘探作為地質找礦的主要手段,在其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地質普查找礦工作進行簡要分析,后對實際工作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闡述。
地質普查找礦;礦床地質勘探;找礦手段
地質勘察的工作方法一直是人們重點研究的內容,在社會科技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礦產資源勘察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樣也更好的增加了礦產資源開發(fā)的質量。我國目前存在的礦產資源分布較廣,并且種類繁多,因此對于礦產勘察中地質分析以及找礦方法的總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開展地質普查找礦工作,首要工作是地質路線填圖,當前常用的地質礦產勘查方式主要有追索法和穿越法,找礦填圖的范圍主要包括礦遠景區(qū)、構造線、地質體以及異常區(qū)等。在地質找礦中必須進行地質剖面實測,通過地質剖面實測解析地質體的分布。礦區(qū)的成礦規(guī)律的解決是研究深部找礦的關鍵,通過對成礦機制的演化過程、深部礦區(qū)的成礦系統(tǒng)的研究,從而全面掌握礦床的制約因素,提升深部礦床的查找效率。①應用化探技術進行深度找礦。地球化學勘測技術簡稱化探,相較于物探,在金屬礦產的查找中,化探技術的效果更為顯著。其主要在土壤、礦床原生暈法以及水系沉積物等領域中進行測量。通常情況下,氮元素為地球化學圖的主要制作元素,所以必須要確定色區(qū)的元素和著色的含量范圍。查找隱伏礦,開發(fā)近地表和露頭礦是地質礦產勘察的主要發(fā)展趨勢,這也為化探技術進行找礦增加了更高的難度。先進化學儀器的投入使用,推動了地質礦產勘查技術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化探找礦的技術也日趨成熟。②通過物探技術進行深度找礦。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簡稱物探,主要是對地震、磁效應、地熱、放射性以及重力等方面進行研究。在查找金屬以及電源等礦產資源時,物探技術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運用磁效應進行金屬礦床勘查的具體方法,具體如圖1所示。物探技術能否使用取決于對巖體、地層和礦石的參數(shù)以及性能進行的勘測。
圖1 利用磁效應進行金屬礦床勘查示意圖
3.1 普查階段
巖石類型決定了研究分析的具體方向。一般可大致可分為侵入巖、火山巖、圍巖巖性、沉積巖三種類型。①由于侵入巖具有的成礦屬性和特征,所以其礦產資源種類較多。不同的巖體能夠使侵入的物質有年代、空間、巖層的劃分。而礦產類型和分布可間接由巖石的形態(tài)、大小、深度、被侵蝕的程度決定。②為了尋找出正確的找礦之路,針對火山巖產出的巖層位置、巖石的化學特性和物質屬性以及巖石的構成條件都必須進行深入研究。具體而言,對巖層的構造、噴發(fā)、沉積的巖石因素都要有所了解。③圍巖的礦床是否形成取決于一定的容礦和覆礦圍巖,因此,對于圍礦的巖石組成、巖石屬性(物理和化學屬性)、巖石的產出特征都要進行分析了解。否則,將難以確定巖石的成礦位置。④若是沉積巖,則需要對地層、沉積的層位進行分析研究,才能確定礦床的屬性。另外,為了幫助勘探人員盡快找出礦產的產出位置,針對于沉積巖相關的地理環(huán)境、沉積的時代特征的相關研究也必不可少。礦產地質普查除了要關注巖石類型和地質作用外,還需要重視找礦方法的運用?,F(xiàn)階段,找礦方法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層出不窮。目前,較常用的有三個,分別是地質方法、地球化學法和地球物理法。
3.2 詳查階段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礦床工業(yè)評價,如資源存儲量。同時還要觀察市場供需情況、投資來源、礦山外部條件等,從而決定是否在近期開發(fā)。因此,在詳查報告中還可根據(jù)經(jīng)濟效益、供給和規(guī)模等因素來劃分一些不同的類別?,F(xiàn)在面臨的困難是地勘工作面臨中小礦床比例日益增多的趨勢,落空鉆孔多,應當追索的部位反而缺乏控制,導致對礦體的連接和邊界圈定不規(guī)律。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在一些中小型內生礦床,多是以20m×10m網(wǎng)度詳查,遇上小礦難免不出現(xiàn)漏礦的結果。除此之外,礦工的素質也會影響對礦體的詳查。有些礦工認識盲目,缺乏找礦的專業(yè)知識,不了解成礦規(guī)律,僅憑經(jīng)驗找礦,往往只會用拉稀網(wǎng)找大礦,對于小礦不是找不到就是視而不見,找到礦之后也不會做礦體延伸規(guī)模的預測。這樣就容易導致周圍很多小礦被遺漏,加大了后期回采工程的任務量。作為用稀網(wǎng)詳查,用密網(wǎng)勘探的由稀至密的施工原則,只是在Ⅰ、Ⅱ類型較大規(guī)模礦床中才具備這種明顯的屬性。而當其屬較小礦床時,Ⅲ、Ⅳ類型則應因地制宜處理。新編分類勘探規(guī)范中,也一般都規(guī)定了復雜小礦的較密網(wǎng)度和求到(122b)儲量+(333)資源量的原則。在工作中,不能束縛于前面的概念,而忽對后者具體情況的分析。鑒于詳查所占地勘費用比例較大,在詳查項目管理中,如何將投入與成果掛鉤。建議在不采取儲量承包方式時,可把工程見礦率作為“中介”指標。并初步提出:包括非工業(yè)礦體的見礦率為:Ⅲ、Ⅳ類型不少于30~50%,在Ⅰ、Ⅱ類型不少于60~70%。
3.3 探礦階段
如果覆蓋層小于3m,礦體應該選用應采用淺井,當覆蓋層大于3m時,淺坑和探槽是淺部礦主要的兩種方式。應在探礦工程的開展必須符合探礦操作規(guī)范標準,保障質量,底板5m范圍內的巖石、礦芯、全孔巖芯頂和標志層的采取率也必須符合有關標計的規(guī)范要求。對于未達到設計要求的連續(xù)5m的厚大礦體,應立即采取相應補救措施。鉆井或鉆孔在出入礦體時需要嚴格測量對方位以及頂角,并校正孔斜與孔深。鉆孔見礦的位置應依據(jù)設計與實際的垂直勘探線的所偏離的距離,并結合礦床分析實際情況。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不斷向前發(fā)展,地質普查找礦與礦床地質勘探工作是企業(yè)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企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相關企業(yè)和部門要針對實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勘探,這不僅能夠提高我國地質勘探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還能為地質勘查的工作人員營造一個良好、安全的工作環(huán)境。
[1]張鑫利,陳秉芳,余福承,等.新形勢下當前地質礦產勘查及找礦技術的分析[J].硅谷,2013,8(13):107.
[2]薛剛.找礦地質勘探技術創(chuàng)新路徑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2,32(5):156.
[3]鄒建,黃杰,安巖.地面高精度磁測在新疆某多金屬礦勘察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3(7):310~311.
P628.41
A
1004-7344(2016)35-0187-01
2016-11-21
史春暉(1987-),男,助理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地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