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一到炎炎夏日,關于西瓜的話題總會出現,如“夏季西瓜放冰箱封保鮮膜更易滋生細菌?”等,到底有沒有科學道理?我們該怎么給西瓜保鮮?
夏季到了,天氣炎熱難耐,如果這時候能吃上一塊兒冰鎮(zhèn)西瓜那是最愜意的事情了。但是,最近網傳“吃不完的西瓜千萬不要包著保鮮膜放冰箱”一說法,讓人感到無所適從,到底保鮮膜是包還是不包呢?依小編看來,這種說法有些偏激,很容易把人們帶進誤區(qū)。
首先我們要看一看保鮮膜,一般來講,用于食品包裝的塑料都是聚乙烯材料制成的,有部分劣質的保鮮膜是聚氯乙烯制成的,因為聚氯乙稀中有氯元素,是有毒的,所以聚氯乙稀不用于食品包裝(建議大家在購買保鮮膜時一定要看清楚它的原材料)。
再來看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沒有吃完的西瓜,包上保鮮膜后放入冰箱,這是人們最常用的儲藏西瓜的辦法。如果像網上所說的“吃不完的西瓜千萬不要包著保鮮膜放冰箱”這一說法成立的話,那么,我認為這必須要有前提:就是看這塊沒吃完的西瓜要放在冰箱中多少時間?另外,還要看這塊西瓜放入冰箱前,西瓜是否就已經受到致病菌的污染,比如切西瓜的刀、裝西瓜的袋子不干凈,又或是西瓜在常溫下放置時間過長以及運輸過程中等等原因,都有可能使西瓜在蓋上保鮮膜、放進冰箱前具備了細菌大量滋生的條件。另外,由于西瓜表面覆蓋了一層保鮮膜,從而使西瓜的溫度下降慢,就會導致細菌繁殖得更快,特別是產生厭氧反應后食物就很容易變質。還有一些人認為多一層保鮮膜更能使西瓜保鮮和久放,特意包了二層或三層保鮮膜。其實保鮮膜包得太厚不但使水分不易揮發(fā),還使里面的二氧化碳無法排出,不利于保鮮。保鮮膜太厚就會導致食物不能“呼吸”到氧氣,從而發(fā)生厭氧發(fā)酵以致腐爛變質。所以,并不能完全歸結于包西瓜保鮮膜。
其實,如果我們把切開的西瓜不包保鮮膜,而是直接放入冰箱的話,那么隨之而來的是串味、其他食品上的細菌也一樣會轉移到西瓜上,不僅會滋生細菌破壞食物的營養(yǎng)與美味,還可能導致一些疾病,如引發(fā)胃部不適,導致胃病、急性腸炎甚至痢疾。還有如果西瓜不放入冰箱,而在室溫下長時間放置,同樣也會一樣長滿細菌,尤其是夏季的室溫。由此可見,用保鮮膜來保鮮,主要是為了防止在冰箱內串味并達到保鮮的作用。不過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不要超過6小時(最好能在2~4小時內吃完)。要知道,我們包上保鮮膜是會讓西瓜減少水分流失,但同時也會給細菌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確實容易造成細菌加快滋生的后果。
我們不能否認,保鮮膜在生活當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不能因為網上如何如何就否定了它的價值。該用時還是要用的,只要我們正確的使用保鮮膜,它對我們的生活還是有極積作用的。
說到底,要使西瓜保鮮,我們還是盡量做到以下幾點更安全:
1、選擇新鮮的西瓜:如果買來的原本就不新鮮,保存就無從談起了。
2、在最短時間吃完:如果一次吃不完,一般不要超過6小時(最好能在2~4
小時內吃完)。
3、保證在切西瓜的時候,注意刀和砧板的衛(wèi)生,最好是用專門的切水果刀具,盡量不要和切肉切菜的刀具混用。
4、控制好冰箱溫度:建議在6~8度之間,這樣的溫度更適合于蔬果的保鮮。
5、分好類別:分開包裝不同的食品,以避免食物的細菌交叉感染。
6、對于吃剩的西瓜,冷藏時可以使用保鮮膜。但是,放在冰箱里的西瓜仍要及時吃掉,不宜長時間保存。
7、有些人腸胃不好,不能吃涼的,也不想把西瓜放進冰箱里冷藏,請一定要注意,常溫狀態(tài)下西瓜存放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個小時。
8、及時清理冰箱,經常進行消毒和清洗對存放食品的保鮮程度很關鍵。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的是,冰鎮(zhèn)西瓜雖然好吃,建議每次吃的量不要超過500克,且要慢慢地吃。如果是有蛀牙、牙過敏、胃腸功能不佳者就不宜吃冰西瓜。有研究表明,冰鎮(zhèn)西瓜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遠遠低于室溫存放下的西瓜。在室溫下西瓜中所含的番茄紅素和β胡蘿卜素比冰鎮(zhèn)西瓜要高出40%和139%,而這些營養(yǎng)物質正是具有抗癌作用的抗氧化劑。
綜上所述,小編建議大家還是盡量做到西瓜現買現吃,這樣就不會有網傳的“吃不完的西瓜千萬不要包著保鮮膜放冰箱”的擔心了,常言說得好:病從口入,所以,把好食品的衛(wèi)生是關鍵,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