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留心,生活中處處皆有我們的“老師”。也許是一個陌生人、一位朋友、一段故事,甚至是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鳥……我們遇到的事物也許并不偶然,總能帶給我們新的啟發(fā)和領悟,事事皆存道理在,生活處處有老師。本期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那些“生活中的老師”。
小璃:爸爸媽媽一直是我生活中的老師,我從他們的言行中學到了很多道理。他們總是主動幫爺爺奶奶做很多事,有好吃的也先想著長輩。這些行為教育著我:孝敬老人要從一點一滴做起。爺爺病了的時候,我想起媽媽是如何照顧我的,然后照樣去做。爺爺感動地說:“你長大了!”我特別自豪,因為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我也可以照顧身邊的人了。
@樓上: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而他們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做給你看”!
只為遠方:很久之前,我總認為自己是孤獨的。很多時候,我們總把一個人與孤獨劃上等號。其實不然,漫漫的成長路途中,我們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有的扮演著路人的角色,有的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配角,但沒有人能永遠陪伴我們走到世界盡頭。畢竟,永遠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并不等于孤獨,它只是成長的另一種表達形式。孤獨就像一位冷靜的老師,教我學會長大,學會勇敢、堅強地去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
@樓上:作為個體,我們孤單地在這世界踽踽前行,然而,在孤獨中也能學會勇敢堅強。所以,世界就在那兒,要看你用什么方式看待它。
俞夏:有一天,我和同學去公園,看到樹上的枯葉飄落下來,樹葉落地時幾乎都是葉背向上,葉面向下,我好奇地撿起一片落葉認真地觀察起來:葉子的正面顏色比較深,葉肉比較厚,而背面顏色淺,葉肉少而薄,所以樹葉的下面要比葉面一層輕。由于重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重的一面向下,輕的一面就向上了。原來在一些自然現(xiàn)象中蘊藏著許多科學道理,所以大自然就是我生活中的老師。
@樓上:自然界是最好的老師,無處不在的秘密等待我們?nèi)ヌ綄ぁ?/p>
錦年:生活是我的老師,從我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就時刻在教導我。她不是用干巴巴的說教,而是用生動的事實:五歲那年,我摔傷了腿,她告訴我學會自我保護的重要;七歲那年,我上學了,她讓我體會到讀書的喜悅;十三歲那年,我小學畢業(yè),她帶我品嘗了離別的苦澀;十六歲那年,我中考失利,她讓我學會了重頭再來的堅毅……生活時時充滿了考驗,而我堅信,在她的指導下,我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樓上:用心品味生活,我們才能“咻咻”地長成最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