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婉楠專家指導/遼寧省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五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姜新
年老后突然性情大變測測是不是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
文/崔婉楠
專家指導/遼寧省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五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姜新
微信朋友圈里經(jīng)常能看到有家里老人走丟的信息,附上走失老人的照片、姓名、年齡、衣著,于是網(wǎng)友熱心轉發(fā),全城掀起了尋找老人行動。很多時候,老人在走失之前沒有任何征兆,出去買菜或者出去遛彎,一直到晚上沒有回家,家里人便開始著急了。原本無任何異樣的成年人怎么會突然走失?住了幾十年的家怎么會找不回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的記憶拼圖像丟失了一部分,回家的路變得異常艱難。遼寧省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五科主任、主任醫(yī)師姜新說,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這種現(xiàn)象會越來越多,當務之急是要及時發(fā)現(xiàn),2~3年阿爾茨海默病就有可能發(fā)展到晚期,再進行干預治療就很困難了。
姜新說,現(xiàn)代老年人獨居者多,同子女共同生活者少,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有癥狀表現(xiàn),但因不在一起居住,等兒女發(fā)現(xiàn)老人患病,老人很有可能已經(jīng)“傻透”了。阿爾茨海默病一般需要2~3年才會發(fā)展到晚期,如果發(fā)現(xiàn)家里老人出現(xiàn)下述癥狀,要提高警惕。
從醫(yī)學角度分析,這一表現(xiàn)為近期記憶障礙,而遠期記憶保留。有一則公益廣告,描述了一個兒子帶父親出去吃飯,患老年癡呆的父親吃起東西來毫無禮貌可言,別人問他什么他都不清楚,就連眼前的兒子也認不出了。就餐最后,老人偷偷地將一個餃子塞進褲兜,兒子上前阻止,他說,我兒子愛吃餃子,我要拿回去給他吃。他已然辨認不出兒子的模樣,卻清晰地記得兒子愛吃餃子這件事。姜新說,曾有這樣一個病例,患者女兒當天要從外地趕回家看望他,一大早他便興沖沖地去市場買菜,剛把菜放進廚房,一扭頭又離開家去買菜了。老伴問他買沒買菜,他說沒有,問到最近一兩年內發(fā)生的事兒他基本都記不清了,但他和老伴哪年結的婚,女兒是哪年在哪生的,卻記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典型的近期記憶障礙。
愛忘事兒是上了歲數(shù)人的集體表現(xiàn),學習新知識的速度明顯下降,發(fā)生過的事半天才能回想起來,但姜新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xiàn)生理性記憶下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病理性記憶下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則存在此問題。與生理性相比,病理性記憶力下降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怎么提醒都想不起來。事務繁雜,忘事情也是正常的,但對于很多家庭中的大事兒,比如婚喪嫁娶都忘記,提醒之后仍然想不起來就不正常了。
手里拿著銀行卡,站在提款機前,突然不知道如何取錢了,原本用得十分流暢,如今連怎么把卡放進去都成了問題;到超市結賬,一袋大醬加一瓶醋不知道要付多少錢;去市場買菜,不會問菜價,直接拿了就走。這一類病癥主要表現(xiàn)在溝通、交流等各方面能力下降。
原本溫潤謙和之人突然遇事變得暴跳如雷,原本活潑開朗之人變得沉默寡言。姜新說,如果發(fā)現(xiàn)老人性情在短時間內發(fā)生巨大轉變,子女一定要多長點心眼,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多表現(xiàn)為目光呆滯,平日里經(jīng)?!按蚰鑳骸保瑳]有精神。
做飯時電飯鍋里不放水,炒菜時不放油,把要洗的衣服放蒸鍋里,褲子當上衣穿,穿衣服不分前后襟……以上這些行為都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姜新說,出現(xiàn)上述癥狀基本可以判斷老人的病情已進入了中晚期,早期癥狀不會如此嚴重。這些癥狀已經(jīng)影響患者最基本的生活,他的行動力嚴重受阻,如不加以干預,適應能力將進一步下降。
專家解讀——沒有特殊情況盡量不要搬家
姜新說,目前市面上流傳的能徹底治愈阿爾茨海默病的藥物,一定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沒有研制出可以徹底治愈此病的特效藥。但不能徹底治愈,并不意味著要對此聽之任之,一旦發(fā)現(xiàn),要立即進行干預,用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檢測時有一個MMSE量表,正常人每年下降的平均數(shù)值為1~2分,阿爾茨海默病患者5~6分,用藥控制可維持在2~3分。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數(shù)量有增無減,同骨質疏松相同,阿爾茨海默病也屬于退行性病變,是神經(jīng)細胞老化的表現(xiàn),很多人都知道退行性病變隨身體自然變老而出現(xiàn),我們不能阻止自然規(guī)律,但在能力范圍內控制和預防還是應該的。預防時,要額外注意以下幾點。
1.沒有特殊情況,盡量不搬家。很多子女為了孝敬父母,改善父母的居住條件,給他們吃好的、穿好的、換大房子,但某種程度上也有弊端。上文中提到,阿爾茨海默病一個典型癥狀就是近期記憶下降,如果是三兩年內搬了新家,老人一旦走失,很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除此之外,環(huán)境改變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誘因。
2.突然喪偶,子女要多加照料。老伴兒老伴兒老來才是伴兒,從成雙入對到形影相吊,尤其是老來喪偶,心理打擊是巨大的。另一半的突然缺失,也是誘發(fā)阿爾茨海默病的潛在因素。在這種強刺激之下,外在因素的改變很有可能激發(fā)病癥的出現(xiàn)。陪伴是最長情的照料,常留人陪在喪偶老人身邊,即使發(fā)病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
3.對待老人要像對待孩子,多給自由。姜新說,曾經(jīng)收治過一位患者,前來就診時已是晚期。就診的3個月期間,司機、保姆全程照顧,但兒子只出現(xiàn)過那么幾次。從司機口中得知,患者的兒子生意做得很大,條件好了以后,給老人單獨買了一個別墅,出門有司機,進屋有保姆,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沒過多久,老人開始變得目光呆滯,丟東忘西。讓父母衣食無憂這無可厚非,但力所能及的事兒還是要讓他們自己去做,否則老人就像是被關在籠中的金絲雀,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