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媛琪
摘 要:關于蘇軾的詞風,歷來說法不一。但從古至今,很多學者皆認為蘇軾是豪放派詞人。其實問題并非那么簡單,本文系統(tǒng)地分析了蘇軾的豪放詞、婉約詞,以及對詞的革新,從而得出蘇軾是多種詞風兼具的詞人,以求人們對蘇軾的詞有一個全面的、嶄新的認識。
關鍵詞:蘇軾;婉約詞;豪放詞;以詩為詞
一代文豪蘇東坡,因創(chuàng)作了《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而為后人大加稱道,并由此出現(xiàn)了所謂的“豪放體”與“豪放派”,使得宋代詞苑蔚為壯觀。如明代著名詞學批評家張綖在其所著《詩余圖譜》中,即如是寫道:“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詞調蘊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宏,然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之作,多是豪放?!盵1]這里說的雖為“詞體”,但所指乃為詞風,故張氏之云,實乃開宋詞流派論之先河,至為重要。蘇軾的“豪放詞”改變了當時的詞風等等,便成為了文學史家與詞學界在言及“東坡樂府”時的經常性用語。凡言“豪放詞”者,必及蘇軾;凡及蘇軾者,必言“豪放詞”,于是,蘇軾與豪放詞便被緊緊的捆綁在一起。
一、蘇軾的婉約詞與豪放詞
從詞的發(fā)展史來看,到了南宋中期,辛棄疾大量的豪放詞創(chuàng)作,其中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強烈的政治性與時代感,深深吸引了時人。后人也多把辛棄疾視作豪放之宗。至于蘇軾,雖有數(shù)篇后世認定的豪放名篇,但前有范仲淹、蘇舜欽、王安石等人,似乎算不得開創(chuàng);后有辛棄疾,似乎又在蘇之上。于是提到蘇軾,就將其連綴于豪放風格的名下。時代進入今世,豪放詞的研究,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幾乎一反古代的研究傾向。首先得到贊揚的豪放派詞人就是辛棄疾。由于他大量愛國主義的詞作,辛棄疾被推倒了一個至高的位置。雖然今人對于蘇軾在北宋中期的大膽開創(chuàng),逐漸給予了重視,并且進一步認為從擴大詞的內容及表現(xiàn)力來說,蘇軾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打破了詩莊詞媚、詞為艷科的傳統(tǒng)看法,使詞取得了與詩相等的地位,但就豪放一格而論,蘇詞終究無法與辛棄疾相比。
蘇軾現(xiàn)存三百多首的詞作中,大部分屬于婉約詞。蘇軾雖對柳詞不以為然,但相當贊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類句子。此類婉約詞章,往往滲透著一股曠達之氣,從而使詞超離了“艷科”,變得清新疏放起來。比如《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不僅以極其婉麗的手法描寫了王定國柔奴的美貌,而且用“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作結,描寫了她的心靈?!按诵陌蔡幨俏徉l(xiāng)”,是詞人對柔奴的發(fā)現(xiàn),更是詞人自己的一種情懷。將此注入詞中,不僅突破了前人“艷詞”的常格,而且大大提高了婉約詞的格調。又如《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其“緣情綺糜”中透露著一般清新,這便是“天涯何處無芳草”的點化之功。
三百余首詞作中,類如《念奴嬌·大江東去》的豪放詞,屈指可數(shù)。即便連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泌園春·孤館燈青》一并計算,也不過五、六首。此類詞作,雖如一貫認定的,“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在江東去”,但實實包裹在一股曠達的情懷之內?!赌钆珛伞ご蠼瓥|去》的開篇,可謂氣勢恢宏,然于結尾轉向曠達短暫的人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夢幻般的浪花,只有江間的明月永恒,還是讓我們去祭奠它吧!這便將此前的豪壯收繳了,也將眼下的痛苦抵消了這便是曠達?!督亲印っ苤莩霁C》,幾乎是通體豪壯,然起首第一句“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已布下了一般濃烈的疏狂放浪之氣。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蘇詞的主要藝術風格應是曠達,而非豪放。
二、以詩為詞
詞自產生以來,多以緣情寫景為主。晚唐、五代那些為數(shù)眾多的艷冶之詞,自然是“緣情綺靡”之作,就是李白《憶秦娥》、戴叔倫《長轉應詞》、皇甫松《夢江南》、韋莊《菩薩蠻》,再到馮延已《渴金門》兩首、柳永《雨霖鈴》等詞,或寄景懷人,或寫羈旅行役,或寫離親別友,都是以“緣情”為特色。
詞只有到了蘇軾筆下,“以詩為詞”,才打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把詞之“言情”與詩之“言志”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治世之志與兒女私情并見乎詞,從而擴大了題材, 拓展詞境, 提高了詞品。
“蘇軾初登詞壇,就顯示出‘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傾向,所作的贈別、紀游諸作”,就己經有了千闊、俊爽、深沉的風格。[2]如:“回首亂山演,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培,事亭,迎客西來送客行?!保?南鄉(xiāng)子·送述古》“一葉輕舟,雙槳驚鴻。水夭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行香子》桐廬七里獺紀游),其《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則已經明顯地現(xiàn)出了他“以詩為詞”的創(chuàng)作特色了。此詞的下片寫追:“當時共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yōu)游卒歲,且斗尊前?!奔磻洰斈陦阎荆质憬駞沃閼?。這顯然是對詞所進行的一種前所未有的革新。
總之,蘇軾的詞風多樣,開創(chuàng)了“以詩為詞”,提高了詞品,拓展了詞境,使詞擺脫了音樂的束縛,取得了與詩比肩的地位。他對詞壇的貢獻,必將繼續(xù)存在于天地之間。
參考文獻:
[1]張綖.詩余圖譜.
[2]徐中玉.蘇東坡文集導讀 · 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