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藝
摘 要:因為“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句太有名,所以后人想到韋詩,總以為是沖淡古樸的風格。其實,韋詩的風格頗為多面,而筆者將從其“流麗”一面入手,探討韋詩詩風的多樣性。
關鍵詞:韋應物;流麗詩風
李肇《國史補》記載,“韋應物立性高潔,鮮食寡欲,鎖居焚香掃地而坐”[1]。這往往讓人認為,韋應物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在評價韋應物詩歌的時候,歷來也總以平淡自然為概括?!爸祆渲^‘其詩無一字做作,直是自在(《晦庵說詩》),方回評其詩為‘淡而自然(《瀛奎律髓》卷八),翁方綱謂其詩‘奇妙全在淡處,實無跡可求《石洲詩話》卷二),無不以平淡自然作為韋詩的主要風格特征?!盵2]而實際上,在古淡自然的詩風之外,韋詩還有流麗的一面。而我以為,韋詩中的流麗是其最具個性化的藝術特色。
一、如何理解“流麗”
說到“麗”,一定是指,詩寫的有麗色,有美感。當人把它用作形容詞時往往會采用美麗、華麗、綺麗等詞語。但是,很少有人用流麗去形容什么。而“流”字,如果組詞,一般是“流動”、“流暢”、“流瀉”這些詞,它們都有一種動態(tài)的感覺在其中。因此,當“流”去修飾“麗”的時候,它給人的感覺一定不是死板的,也不是顏色濃重、富麗堂皇的,而應該是一種清靈動感的美。相比“華麗”、“綺麗”,更淡雅一些。
韋應物的詩歌風格,常被提及的是“古樸沖淡”。譬如以下幾句:
喬木生夏涼,流云吐華月(《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綠蔭生晝靜,孤花表余春(《游開元精舍》)
衰蓮送馀馥,華露湛新秋(《樓中月夜》)
雨歇林光變,塘綠鳥聲幽(《月晦憶去年》)
半雨夕陽霏,緣源雜花發(fā)(《月溪與幼遐》)
清詩舞艷雪,孤抱瑩玄冰叉(《答徐秀才》)
艷雪凌空散,舞羅起徘徊 (《樂燕行》)
實際上,這些句子在沖淡外,更有流麗的一面。韋詩的語言修飾感很強,特別是他的用字,比如“舞艷雪”、“生夏涼”、“吐華月”、“生晝靜”等,都是很機巧的。他的用字讓人會關注到某個點上,不像王維,讓人產(chǎn)生的是對某種意境的遐想。
譬如“流云吐華月”這句。云和月都有修飾詞,流云指的云在流動,而且這種云不是一團一簇的,而是狹長而熙攘的,像流水。詩人形容月時,用的是“華”,不是“明”、不是“皓”。明月,是一種很平白的寫法,而皓月,突出的是亮;只有華月,除了有柔亮之光外還有華彩之感。人平??丛铝?,有的時候它的顏色是渾濁不清的,多色合一的,我想這就是詩人要表達的感覺。因此,當一首詩的色彩感變強的時候,便可稱之為“麗”。此外,他還用了一個特別生動的動詞“吐”,這個“吐”字就把流云擬人化了。雖然句子不過五字耳,卻很是花了心思的。而王維的“明月松間照”與之相比,寫法就太直接了,王維用最簡單的詞匯將意境營造出來,而韋應物,創(chuàng)造的是一個新穎的動畫。
再如這首《南園》中的“水禽遙泛雪,池蓮迥披紅”。
如果說駱賓王的“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是一個近景特寫,那么韋詩就是用了長鏡頭。遠遠看去,那潔白的水鳥就像雪片一樣在水中浮動。其中“泛雪”既寫出了水鳥的顏色,又寫出了水鳥此刻的狀態(tài);詩人寫蓮花好像披著一塊紅色的綢緞一樣,一個“披”字把蓮花寫活了,并且“雪”和“紅”在顏色上形成了漂亮的搭配。我認為這就是韋詩中的“流麗”,不乏對辭藻的修飾,充滿了色彩間的映襯,動感而不艷俗。
二、何以成就“流麗”詩風
葉嘉瑩認為,“韋應物是后來才學詩,所以一切都是有意的。小時候的學習,什么都不分,是非黑白善惡好壞都不知道,就那么一股腦的背。可是一旦已經(jīng)長大,什么都是有意的,學習也是有意的,寫作也是有意的。所以韋應物都是有意學陶學謝,于是他的山水田園詩里就有一類像陶淵明和謝靈運的作品?!盵3]
我認為這個“有意的”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說是形成韋詩中流麗一面的動因。為什么他會寫出“流麗”的感覺,因為他在寫詩時有意為之。宋代詩人陳后山稱贊陶淵明的時候說“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爾”(《后山詩畫》)。這是很難做到的,很少有人能夠在作詩時不含雜念,作詩不為與別人爭高下,不想借此留名千史。杜甫曾言“語不驚人死不休”,道出了詩人寫詩的一種追求,韋應物也不例外。但是若論作詩,不是說有意就不好,就不如無意的,而是每個人的“有意”所呈現(xiàn)出的藝術表達不同。而我以為,韋應物的“有意”就體現(xiàn)在“流麗”這一點上。
韋應物自己很認同“麗”這一點。他在詩中一再用“麗”來稱贊別人的詩歌,譬如“‘麗藻頗為工《答韓吏部》),‘為文頗瑰麗(《送云陽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京師》),‘仰答高文麗(《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顯然對麗藻表現(xiàn)出一種非常欣賞的態(tài)度。”[4]
胡應麟也說:“韋左司是六朝余韻,宋人目為‘流麗者得之”。[5]
六朝詩風追求的是辭藻的華麗和精美,以至于陶淵明在那個時代并不被人看好。可是韋蘇州,他不僅承認詞麗的一面,也非常欣賞陶淵明詩中的樸質(zhì)自然。韋詩中的沖淡質(zhì)樸其實與“流麗”并不沖突,比較他和謝靈運的山水詩便會發(fā)現(xiàn),雖然都著重刻畫山水風景,然而韋應物的遣詞造句還是多了一分自然和隨意??梢哉f,韋詩的“流麗”是一種建立在詞麗之上的,具有圓融感及動態(tài)美的詩歌風格,正如蘇軾對韋應物的評價是“發(fā)纖秾于簡古”。
韋應物的詩,古淡之外流麗猶存。流麗是他獨特的藝術審美,而古淡其實更像是一種心境。正是因為韋詩中融合了兩種看似矛盾的藝術風格,才讓韋詩在百花齊放的唐詩中,獨擁一片芬芳。
參考文獻:
[1]《韋應物詩選》 陶敏 王友勝選注 中華書局,2005:3.
[2]《韋應物詩選》 陶敏 王友勝選注 中華書局,2005:3.
[3]《葉嘉瑩說中晚唐詩人》 葉嘉瑩 中華書局,2007:97.
[4]《韋應物詩選》 陶敏 王友勝選注 中華書局,2005:11.
[5]《韋應物詩選》 陶敏 王友勝選注 中華書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