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支梓桐
?
劉邦:治世的智慧
文|支梓桐
重用人才從諫如流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但就這么一個甚至帶有濃重“流氓”習氣的人,卻讓剛剛一統(tǒng)天下的秦朝二世滅亡,開創(chuàng)了漢家四百多年的基業(yè)。毛澤東曾評價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
漢高祖劉邦,沛豐邑中陽里 (今徐州豐縣)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指揮家。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楚漢戰(zhàn)爭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后,統(tǒng)一天下,建立漢朝。后采用休養(yǎng)生息的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復生產發(fā)展經濟,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
劉邦曾經問臣下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回答各有不同。高祖聽后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在劉邦的隊伍里,用現(xiàn)代人的話來講,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婁敬是車夫,韓信是待業(yè)青年等等,但是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別人說他率領的是一個雜牌軍。其實,很多人曾經是在項羽手下當差,但卻因為在項羽的部隊里面待不下去而投奔劉邦,劉邦都敞開大門,不計前嫌,一視同仁表示歡迎。也正由于劉邦的用人之道,幫助他成就了霸業(yè)。
陳平原來名聲很臭,他曾三易其主,先隨魏王,后投項羽,都不遂心愿,后經好友魏無知的推薦,才被漢王劉邦拜為都尉,并兼任近身侍衛(wèi)和參謀。漢將周勃和灌嬰見劉邦重用陳平這個名聲不佳的人,深感不滿,便對劉邦說:“陳平雖相貌堂堂,未必真有才能。他先跟從魏王,魏王不容;后又投奔楚王,楚王不用;才來歸漢。可見陳平是個反復無常的亂臣,大王應當明察啊?!?/p>
劉邦聽后,為了弄清情況,即招陳平來詢問:“聽說先生過去侍奉過魏王,不合意,便去侍奉楚王項羽,如今你又到我這里。請問,一個守信義的人,怎能這樣三心二意呢?”陳平回答說:“臣當初確實侍奉過魏王,但魏王非常固執(zhí),不能采納意見,因此我才投奔楚王;而楚王生性多疑,用人不信,任人唯親,所以我就離開了楚王。聽說漢王能重用人才,我才來投奔。如果大王認為我的計策有可取之處就用我,如果認為我無可用之處,就請大王準許我離開。”
聽了陳平的話,劉邦認為他是難得的率直而有才華的良臣,忙向陳平道歉,不僅厚賞他,還拜他為護軍中尉,讓他監(jiān)督考察所有將官。從此,諸將領也不再多說陳平什么壞話了。陳平被劉邦重用后,的確沒讓劉邦失望,設計出離間項羽與范增、鐘離味等親信關系的計策,使項羽內部逐漸分崩離析,實力逐漸衰弱,為后來劉邦一統(tǒng)天下打下了基礎。
在楚漢爭霸之初,項羽有雄兵百萬,劉邦只有區(qū)區(qū)二十萬,處于明顯的劣勢。公元前207年,劉邦先于項羽攻入秦國都城咸陽,在壯麗的宮殿和無數(shù)的珍寶面前,劉邦動了雜念,想要留居此地。樊噲在此時力諫劉邦說:“凡此奢麗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還霸上,無留宮中!”在樊噲、張良等人勸說下,劉邦終于醒悟過來,咸陽的財寶原封不動,還軍霸上。今天看來,劉邦此舉是十分明智而且關鍵的。倘若劉邦貪圖富貴、不聽勸諫,把咸陽據(jù)為己有,等到項羽統(tǒng)率幾十萬大軍到來后,劉邦定會遭到屠洗。
漢王二年,劉邦由漢中出兵討伐項羽,到了洛陽新城,新城地方掌管教化的小官董公聽說漢王要來了,便在路旁等候著,說有建議給漢王。他對劉邦說:“臣曾聽說一句話:‘順德者昌,逆德者亡?!鰺o名,事情往往不成。所以,我們一定要指明敵人是反賊,才能容易平定。項羽無道,放逐并縊殺天下共立的主上楚懷王,他就是天下公認的反賊。仁者不必靠勇氣,義者不必靠力氣。大王應當率領三軍將士,為義帝楚懷王發(fā)喪,穿素服,并通告諸侯,共同去討伐項羽。這樣一來,四海之內,沒有不仰慕大王的大德的,這才是古代湯王、文王、武王的義舉?!?/p>
劉邦聽了這番話,心里很震撼,認為有道理,馬上就為義帝發(fā)喪,宣告項羽縊殺了大家共立的義帝。同時,命令部下哀祭三日,然后分別派遣人員,告訴坐鎮(zhèn)四方的諸侯:“天下共立義帝,我們都愿為他的臣屬。項羽大逆不道,寡人盡發(fā)關中精兵,收集河內、河東、河南士眾,南浮江漢以下,愿從諸侯王去攻討楚國殺義帝之人。”此時,項羽正在攻打齊國。劉邦因了董公的建議,贏得各路諸侯的精兵一共56萬人,向東打楚國,而且一直打到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度回到他的老家。
雖然歷史上說,早年的劉邦好吃懶做,沒什么本事,又不肯苦干,還被父親訓斥為“無賴”。但不得不承認,劉邦之所以能當上皇帝,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懂得該如何利用眾人的力量為己所用,善于納諫,為自己的霸業(yè)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