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苒
摘 要:自古以來,音樂就是人們表達情感的主要途徑,美妙的旋律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同時也具有豐富的審美特征。因此在小學課堂中,音樂被賦予重要的使命。音樂課堂是素質(zhì)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音樂教育,學生的情感可以受到良好的熏陶,學生的情感審美能力也能夠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感;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3-04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地創(chuàng)設氛圍,引導學生用心體會歌曲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并學會利用歌唱來抒發(fā)自身情感,進而領略到音樂的美。
一、激情導入,激發(fā)學習熱情
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缺乏趣味性,教學方式單一,大部分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唱,學生跟唱。其實在課堂上,教師充滿激情的導入很容易將學生的情感帶動起來。例如,恰當?shù)慕虒W語言和肢體語言在音樂課堂中可以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在教師的語言引領下,學生會對歌曲的形象有更生動的聯(lián)想。另外活潑生動的肢體語言也是特殊的語言,音樂情緒的強弱變化通過肢體可以將情感準確地傳遞出來。
在課堂教學中,語言導入是最常用的方式,談話能最快地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學生在教師的語言中可以了解到教學內(nèi)容,從而受到啟發(fā)和感染。利用了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肢體語言來進行導入,成功地將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出來,使學生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有強烈的愿望要去體驗歌曲的情感。
二、以聽生情,培養(yǎng)積極情感
在音樂課堂上,“聽”是重要的教學方式,“聽”可以說是音樂活動的實踐基礎,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聆聽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感。每一首歌曲本身都蘊含有豐富的旋律和節(jié)奏,通過不同的速度和力度,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善于引導學生認真地聆聽歌曲,那么就可以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歌曲的細節(jié),從而體會到歌曲更深層的內(nèi)涵,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
如教學小學音樂《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歌曲描述了抗戰(zhàn)時期鐵道游擊隊機智勇敢地與日本侵略者作斗爭的情景,因此在情緒上具有較大的轉(zhuǎn)折,歌曲在第二部分從四四拍轉(zhuǎn)為四二拍,在速度和情緒上都產(chǎn)生了變化,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學生仔細地聆聽,然后對歌曲的情緒和旋律進行分段,從而體驗歌曲情緒的變化,使學生對歌曲的情感產(chǎn)生深刻的理解。
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我要求學生進行了二次聆聽。第一次感受旋律的變化,第二次感受情緒的變化,并且要求學生通過拍掌將歌曲的變化表示出來。學生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和情緒變化后,那么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jīng)將積極的情感醞釀出來了,在后面的演唱當中也會更好地進行表達。
三、理解歌詞,豐富情感體驗
歌詞和曲子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兩者互相依靠——歌詞是曲調(diào)的核心,演唱者只有通過歌詞才能對曲調(diào)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在演唱中只有理解了詞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因為歌詞是明確歌曲情感定位的主要因素,歌詞也是連接歌曲情感發(fā)展的線索,是演唱者表達情感的依據(j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挖掘歌詞的含義,這樣才能更好地體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并且更深刻塑造出歌曲所表達的形象。例如,在教學小學音樂《我們的田野》這首歌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歌曲中描繪的美景,我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誦歌詞,并通過多媒體將歌詞中的田野、河水、稻田、荷花等圖案展示出來,讓學生的腦海中形成豐富的形象。同時與學生進一步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情感,抓住主要詞語來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音樂的魅力在于可以塑造出美妙的意境,表達出豐富的情感,在教學中只要教師把握住歌曲的情感,并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就一定能將文學和藝術高度融合在一起,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豐富的情感體驗。
總之,在小學歌唱教學中,只要教師掌握激發(fā)情感的方式,那么就可以引導學生用心體會,用情歌唱。教師要在課堂上從導入開始就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通過聆聽歌曲、理解歌詞等手段來形成積極、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唱出更為動聽、更富有情感的歌曲。
參考文獻:
[1]陳 怡.讓歌聲引領課堂——談小學音樂課前領歌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2,(11):17-19.
[2]王珊珍.讓歌聲多“情”——略談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情感體驗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