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然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寫作既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難點。本文從用詞用句、語際遷徙效應(yīng)等角度對國內(nèi)大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就如何提高英語寫作水平提出了建議。
【關(guān)鍵詞】英語寫作英語精讀 語際負遷移 發(fā)生認識論
英語寫作能力是評判個人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各類英語水平測試中,寫作能力都是重要的考核項目,但這也正是國內(nèi)學生的短板。以國際英語語言測試系統(tǒng)(雅思考試)為例,雅思考試包括“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總成績以上述四個單項分數(shù)的平均值計。2007至2009年中國大陸地區(qū)的雅思平均分為5.45分、5.46分、5.47分,而寫作成績?yōu)?.11分、5.12分、5.12分; 2011年和2012年平均分均為5.6分,寫作為5.2分。由此可見,中國雅思考生的寫作成績相對平穩(wěn),但明顯低于平均分。換言之,由于中國學生在寫作方面比較薄弱,對雅思總分的影響很大。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不斷推進,我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深造,而雅思考試成績是很多國外大學錄取外國學生的重要依據(jù)。眾所周知,國外相當一部分高校,不僅對雅思總分有明確的要求,對寫作單項成績也有著比較嚴格的規(guī)定,例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明確要求研究生申請者雅思寫作不能低于6.5分。因此,對于準備出國留學的同學來說,寫作水平的高低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學校的選擇。
本文基于自己在英語學習和工作中的體會,對國內(nèi)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總結(jié)、分析,同時就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yīng)的建議。
一、用詞用句幼稚單一
在國內(nèi)大學生英語作文中,不乏I think,in my opinion,as far as I am concerned,more and more,firstly,secondly thirdly這一類單一機械的表達方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如下:學生平時英語積累不夠,單詞量有限。此外,在閱讀英語著作時流于表面,沒有做到精讀,對語言也不夠敏感。為此,平時應(yīng)多做積累,除了掌握足夠的詞匯量以外,注重閱讀英文名作,仔細揣摩名篇作者用詞用句的精妙之處,并在自己的寫作中加以應(yīng)用。以英國作家羅素的名篇《如何安度晚年》為例,其中一部分內(nèi)容:Some old people are oppressed by the fear of death. In the young there is a justification for this feeling. Young me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引導賓語從句)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引導同位語從句)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引導定語從句)life has to offer.(摘自新概念英語四)。閱讀到這部分內(nèi)容時,一是要學習作者的用詞,如oppressed(憂郁;苦惱),justifiably(無可非議地)等;二是要學習和揣摩that引導不同從句的用法,這段話分別用that引導了三個不同從句(賓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提供了一個如何寫長難句的經(jīng)典范例,應(yīng)嘗試著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
二、盲目追求大詞
詞匯使用的豐富性是考核一個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重要指標,然而固定的指標往往不可避免的導致學生的“刻板”應(yīng)對。以留學申請時的文書寫作為例,準留學生為了給名校招生官留下英語駕馭能力高的好印象,在個人陳述中傾向于運用大詞,比如一種常見的寫法,用metropolis代替city。其實文書的作用在于讓他人了解你的基本情況,只要用簡明準確的語言把你的興趣,學術(shù)能力,社會或科研活動參與情況等表示清楚即可,盲目的追求大詞往往會弄巧成拙。再拿雅思寫作為例,針對這種外語能力(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水平測試,準確和適合應(yīng)該放在首位,如果考生英語寫作整體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甚至存在基本的語法錯誤,突然出現(xiàn)個別英語專業(yè)八級難度的詞匯,很可能會給考官刻意突兀之感。例如,在一篇關(guān)于環(huán)境問題的雅思考試滿分范文里,兩次出現(xiàn)了I think這種看起來比較幼稚常用的表達,但這些表達并不影響這篇作文的成功,因為它被使用得當,與文章融為一體,沒有刻意之嫌。因此,無論是在出國類考試還是國內(nèi)的四六級英語考試中,準確度和合適性也應(yīng)該是考生需要考慮的。
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者使用大詞目的在于給讀者留下詼諧幽默之感,甚至起到諷刺的效用。以簡奧斯丁經(jīng)典名篇《傲慢與偏見》為例,小說第一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這句使用如商業(yè)合同般正規(guī)的表述方式,比如 possession,in want of,達到了一種諷刺效果。在該小說中,見識短淺,勢利虛榮的貝內(nèi)特太太所堅守的真理,其實是小說中每一位紳士的真實寫照,連睿智沉穩(wěn),幾乎完美的達西先生也不能免俗,這種前后的反差感背后是作者的善意調(diào)侃,也讓讀者會心一笑。
三、缺少邏輯
在外語學習過程中,母語和目的語都會對外語學習產(chǎn)生影響。外語學習者不熟悉目的語時,會依賴已知的母語知識,母語內(nèi)容便轉(zhuǎn)移到目的語,這就是語際遷徙。由于語言的差異性而導致錯誤時,就形成了母語干擾,即語際負遷徙。中國大學生的英語習作存在缺少邏輯的問題,正是由于語際負遷移導致。在漢語的語言組織上,更多依靠句子之間的暗含的邏輯關(guān)系達到銜接的作用,即意合。而英語側(cè)重通過連接詞等語言形式達到邏輯關(guān)系,即形合。如果大學生直接套用漢語的思維方式,英語習作就會顯得邏輯性不強。
但是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英語習作里達成邏輯關(guān)系的方法不僅僅局限于利用連接詞形成的“明顯的連接”,更應(yīng)該嘗試使用“隱晦的銜接”。慎小嶷認為:中國學生對于上下文行文銜接的一個最常見誤區(qū)就是把“銜接”完全等同于“連接”。以Barry Commoner的“At war with the planet”一文為例,第二段第一句是:Now,on a planetary scale,this division has been breached. 在此文第一段中曾出現(xiàn)對division的具體解釋,因而這句話中的this很好的“隱晦的銜接”了第一段和第二段。
四、中式英語
中式英語,顧名思義,即有中文特點的英語,而造成中式英語的原因可以用上述的語際負遷移來解釋。除此之外,皮亞杰提出的發(fā)生認識論也可解釋中式英語這一現(xiàn)象:國內(nèi)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之前,已經(jīng)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有了較為廣泛的了解,即具備關(guān)于漢語和中國文化的格局,當開始學習英語時,這種格局就會對習得的英語產(chǎn)生同化,從而產(chǎn)生中式英語。這樣的英文不僅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各類英語考試的作文里,甚至有些工作報告的英譯本也可發(fā)現(xiàn)。在《中式英語之鑒》一書里,對中式英語有很詳細的分類:多余的名詞、動詞,多余的修飾語、同義堆疊、懸垂成分、平行結(jié)構(gòu)以及邏輯連詞等等。以多余的名詞為例,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就是典型的中式英語,accelerate就有提速之意,再加上短語the pace of就明顯語義重復了。想避免漢語思維的控制并擺脫中式英語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我們寫出的很多中式英語,對我們來說并不怪異。絕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能做的就是多了解中式英語的范例以及如何修改,做到盡量避免即可。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問題,本文僅就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中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了總結(jié)和分析。但是,不論會遇到何種困難,只要持之以恒,注意積累,注重英語名篇佳作的閱讀與揣摩,加強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盡可能多地減輕語際負遷移的影響,同時多做練習,就一定能寫出準確、地道的英語文章。
參考文獻:
[1]羅哲怡,燕麗勤.雅思寫作現(xiàn)狀與研究評析[J].科教導刊,2013(32).
[2]張曉蘭.英語專業(yè)大二學生英語寫作錯誤分析及啟示[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20).
[3]韓琳.英漢思維模式差異對英語寫作的影響及對策[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5(17).
[4]慎小嶷.十天突破IELTS寫作完整真題庫與6-9分范文全解[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4.5.
[5]馬慶林,季建芬.“中式英語”成因之認知分析[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3).
[6]Joan Pinkham,姜桂華.中式英語之鑒[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