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萌 趙景煥 黃 倩 袁 麗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河南中心光電部,河南 鄭州 450002)
?
如何撰寫發(fā)明專利權利要求
王春萌趙景煥黃倩袁麗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xié)作河南中心光電部,河南鄭州450002)
摘要:本文結合審查經(jīng)驗分析了權利要求撰寫需滿足的條件-清楚、完整、概括得當,并通過對比分析《專利審查指南》以及專利侵權判定中的相關內(nèi)容對功能性概括作了進一步探討,以期為專利申請人撰寫權利要求書、最大程度的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提供幫助。
關鍵詞:清楚;缺少必要技術特征;功能性概括;專利權穩(wěn)定;侵權判定
近年來,專利侵權訴訟層出不窮,無形中引起了各專利持有人對于專利權穩(wěn)定的重視,也讓專利申請人和相關代理人思考,如何才能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權利要求書如何呈現(xiàn)才能使后續(xù)獲得的專利權清晰、適當、穩(wěn)定呢?
權利要求劃分了專利權的邊界,其首先應當清楚準確地界定所要保護的范圍。通常來講,權利要求應當清楚包含兩層含義,一個是組成權利要求的各技術要素應當清楚,一個是所形成的權利要求整體上應當清楚,細節(jié)上講:
1.1權利要求中的用詞應當規(guī)范。權利要求所用的術語應當屬于本領域通用術語,在本領域具有確定的定義和解釋,或者在權利要求和說明書中有合理的定義或解釋(有時也參照附圖)。
1.2權利要求中應當盡量避免模糊用詞。例如相對程度詞匯,如:“厚”、“薄”、“強”、“弱”等以及“等”、“或類似物”等用詞,給權利要求提供了模糊的理解,導致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不清楚,應當盡量避免。
1.3權利要求應當避免出現(xiàn)上下位概念同時存在導致的模糊。如:LED基板是金屬板,優(yōu)選為鋁基板。對于這種情況,申請人可以將該下位概念寫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做進一步限定。同理,“例如”、“最好是”、“尤其是”等詞的運用也是要避免的。
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應當完整,使得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qū)嵤┮越鉀Q技術問題,也就是說權利要求書應當完整的記載能夠解決其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尤其是獨立權利要求。
對獨立權利要求來說,有時申請人為了獲得較大的
申請涉及“一種磁鐵塊固定裝置及磁浮重力補償器中磁鐵塊的安裝方法”,申請人在背景技術中記載:在磁浮重力補償器中,定子永久磁鐵通常固定粘結于圓筒形定子座的內(nèi)圓周面上,為使磁浮重力補償器提供良好的磁力線分布,要求磁鐵水平向及垂向定位精準。然而,磁鐵異性磁極存在引力,在粘貼安裝過程中,很難實現(xiàn)多塊磁鐵的同時粘貼,單塊逐次粘貼又會造成工時浪費。因此,該申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實現(xiàn)多塊磁鐵同時粘貼并保證磁鐵塊定位精準。
技術方案如下:
圖1 磁鐵塊安裝演示圖
圖2 圖1的A-A向剖視圖
圓弧形的磁鐵分成兩部分安裝,包括首先形成的間隔分布的第一部分磁鐵31,以及在第一部分磁鐵的間隙中形成的第二部分磁鐵32。其包括用于水平向定位磁鐵塊31的模具5,模具5外輪廓呈圓形,環(huán)繞該模具的外圓周設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磁鐵塊定位齒。將磁鐵塊31涂膠后分別放置在模具5和磁鐵安裝座1之間(具體來說是放置在模具的磁鐵定位齒與磁鐵安裝座之間)。法蘭座4上表面用以磁鐵安裝座1內(nèi)圓周面的磁鐵塊3垂向定位,同時定位模具5。
權利要求1:一種磁鐵塊固定裝置,用于在磁浮重力補償器中安裝圓弧形的磁鐵塊(3),所述磁浮重力補償器具有圓筒形的磁鐵安裝座(1),安裝完成后所述磁鐵塊(3)位于磁鐵安裝座(1)內(nèi)圓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塊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所述磁鐵安裝座(1)的基座(2)、以及固定在該基座上面的法蘭座(4),所述法蘭座(4)上面安裝有固定座(6)和模具(5);還包括固定片(7)。
權利要求1中對“模具”這個特征,并沒有做出任何限定,單從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的方案來看,本領域技術人員不能夠確定,模具和其他構件的組合能夠?qū)崿F(xiàn)多塊磁鐵同時粘貼。因此,該獨立權利要求記載的技術方案是缺少了能夠解決多塊磁鐵同時粘貼的技術特征:模具5外輪廓呈圓形,環(huán)繞該模具的外圓周設有若干個間隔布置的磁鐵塊定位齒,使得且保護范圍過大。
筆者在審查該案時,遵循以三性評判為主線,在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中以對比文件1結合公知常識評價了權利要求1-5的創(chuàng)造性。
申請人答復一通時相對于對比文件1增加獨權的技術特征:所述法蘭座(4)使所述磁鐵塊(3)垂向定位;所述模具(5)使所述磁鐵塊(3)水平向定位;所述固定片(7)與所述固定座(6)配合固定所述磁鐵塊(3)。且陳述了權利要求1具備創(chuàng)造性的理由。
筆者同意了申請人陳述的與對比文件1相區(qū)別的理由,然而,其仍然存在缺少必要技術特征的問題,筆者再次以缺少必要技術特征為由,發(fā)出第二通知書。
申請人將審查員二通中陳述的必要技術特征加入獨立權利要求1中,該專利申請最終獲得授權。
從該案中不難看出,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正是申請人聲稱的發(fā)明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所做出的改進點所在,如果缺少了與其相關聯(lián)的關鍵技術特征而導致整個技術方案不能解決該技術問題,則該關鍵技術特征即為必要技術特征。如果專利申請中缺少了該必要技術特征,往往會導致權利要求保護范圍過大,現(xiàn)有技術中甚至發(fā)明構思不是特別相符的文件也能影響本申請,審查員會以不具備新穎性或創(chuàng)造性,或者以缺少必要技術特征為由發(fā)出通知書,如此以來,申請人想要獲得合適的保護范圍的周期則大大延長了。
專利法第二十六條四款規(guī)定,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jù),也就是說,每一項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說明書中充分公開的內(nèi)容直接得到或概括得出的技術方案,直接得到很容易理解,不再贅述。
3.1概括得出的情形及專利審查中的處理方式
3.1.1上位概括或并列選擇概括。上位概念概括,例如,用“氣體激光器”概括氦氖激光器、氬離子激光器等。并列選擇法概括,即用“或者”或者“和”并列幾個必擇其一的具體特征。如果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其下位概念或者并列選擇其中之一的技術特征,則認定這種概括方式已經(jīng)被公開。
3.1.2功能性概括。采用能夠?qū)崿F(xiàn)的功能或效果來對某一技術特征進行限定。功能性概括能夠根據(jù)說明書中記載的實現(xiàn)該功能的技術手段將技術特征的范圍擴展到所有能夠?qū)崿F(xiàn)該功能的范圍。因此,一旦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能夠?qū)崿F(xiàn)該功能的其中任一種實施方式,則認定這種功能性概括的技術特征已經(jīng)被公開。
3.2有關功能性概括的進一步探討
由上文所述,功能性概括有利于申請人拓寬專利請求保護的范圍,然而,專利法的立法宗旨,是維護專利權人與社會公眾利益的平衡,具體來說就是要合理界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對功能性概括來說,如果不對其保護范圍進行合理解釋和限定,申請人可能將猜測的或者含糊不清的等同替代實施方式也概括進權利要求,導致權利要求擁有不合理的寬泛的保護范圍。因此,在專利的審查、確權以及后續(xù)的侵權判定中均對功能性概括進行解釋和限定。
《審查指南》中規(guī)定,功能性限定的特征應被理解為覆蓋了所有能夠?qū)崿F(xiàn)該功能的實施方式。按照此標準,如果審查員檢索出實現(xiàn)相同功能或效果的實施例,則可以指出該申請缺乏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申請人想要通過繼續(xù)審查,就必須將相應的結構或方法特征甚至是實施例中的具體技術特征進一步寫進權利要求書中,將現(xiàn)有技術的內(nèi)容從權利要求請求保護的范圍中排除。
另一方面,2010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解釋》)第四條規(guī)定:“對于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征,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征的內(nèi)容”。表面上看,《解釋》與《審查指南》中關于功能性概括的解釋存在相矛盾之處,然而,事實上,侵權判定中對于專利功能性概括的保護范圍,也僅僅限于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即專利直接公開的范圍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公開的內(nèi)容結合常規(guī)技術知識經(jīng)過簡單變形能夠得到的范圍,其目的也是限制專利申請對于現(xiàn)有技術所做出的貢獻與其專利保護的范圍相適應。
專利審查和侵權判定過程中,對于獲得穩(wěn)定、合適的專利保護范圍的目的是一致的,均是將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限縮到對現(xiàn)有技術所做出的貢獻相適應的范圍內(nèi)。因此,在進行功能性概括時,要保證具有詳實的具體及等同實施方式的支持,保證功能性概括的合適得當。
清楚、完整、概括得當是權利要求撰寫須滿足的要求,是保證專利權清晰、穩(wěn)定、平衡專利權人與社會公眾利益的重要條件。申請人應當在保證權利要求書清楚的前提下,完整地記載對現(xiàn)有技術做出改進的必要技術特征,并將專利申請請求保護的范圍限定到從說明書充分公開的內(nèi)容中所能概括得出的范圍內(nèi)。
參考文獻:
[1]黃清明.專利審查指南[M].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0.
[2]湯元磊等.關于“功能性特征”的解釋原則的思考[J].審查業(yè)務通訊.2011(4).
[3]馬文霞.權利要求支持的理解與典型適用[J].審查業(yè)務通訊.2014(11).
[4]張雪凌.淺談功能性權利要求的解釋[J].審查業(yè)務通訊.2011(10).
[5]張崢等.從專利侵權訴訟民事審判看審查中權利要求范圍的確定[J].審查業(yè)務通訊.2014(11).
中圖分類號:G30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68(2016)02-0066-03
收稿日期:2016-1-10
作者簡介:王春萌(1989-),女,審查員,研究方向:光刻機、照明等領域?qū)@麑彶椤?/p>
通訊作者:趙景煥(1970-),男,研究員,二級審查員,研究方向:發(fā)明專利審查及專利分析研究。保護范圍,故意隱去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然而這對于申請人來講則是風險大于收益,下面以一典型案例分析什么是必要技術特征,以及審查員對于必要技術特征的處理方式。
On How to Write the Patent Claims
Wang ChunmengZhao Jinghuan Huang Qian Yuan Li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Hena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SIPO,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writer reviewed the experience of patent examination,analysed the conditions of patent claims to be met-clear,complete,properly summarized,and the functional generalization was further explored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Guidelines for Patent Examination"and patent infringement,with a view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patent applicants of writing patent claims and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n the greatest degree.
Keywords:clear;lack of necessary technical features;functional generalization;patent stable;patent infrin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