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方倫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工作影響到每個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正常成長,影響到班級體的班風和學風。
【關鍵詞】
班主 人格魅力 尊重 寬容 空間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無限的,這是凌駕于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勝于一百句的空話。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yǎng),客觀上就是班級群體乃至班級中每一個個體的楷模。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重身教,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激勵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道德素質的提高,以達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
作為班主任,都希望在學生面前樹立高大威嚴的形象,孰不知,往往就是因為威嚴,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汗不敢出。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放下架子,多一些親自動手,少一些指手劃腳;多一些行動,少一些批評,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學生。如發(fā)現(xiàn)地上有紙片,彎下腰去撿起來;清潔工具擺放不整齊,重新擺放;講桌上作業(yè)本亂扔,整理整齊。諸如此類的事情,發(fā)現(xiàn)不足親自去做好。老師的這些細微的動作,學生看了很快會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失誤。其實,他們不是用眼睛來看你,而是用心靈來感知你。每個學生都會在你的一舉一動之際,集體的責任感在心中產生,這種教育的效果,勝過無數(shù)次嚴厲的指責和批評。教育學生并不是完全講大道理,更多的應該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我們的身教去感知學生的心靈,啟發(fā)學生的行為,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用老師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
二、用尊重和寬容托起明天的太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獲肯定和贊譽。這就要求我們去充分地尊重、寬容、信任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轉化學生的信心和責任感,老師應該懂得愛的藝術,用師者廣博的生命之愛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世界觀和健康人格。要知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更是一種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寬容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使其按老師的意愿投入學習,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使整個班級朝共同的目標努力,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有人說,寬容是一種美德。在我看來,寬容更是教育的秘訣。當一件被譴責的事情戲劇性地變?yōu)椤岸Y遇”時,更會引起人心靈的震顫,這就是寬容的魅力。讓我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少些責怪,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多些關心。這樣,師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互相理解,真誠相待的關系。
三、給學生一個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未來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們的教育還須以學生的完善和發(fā)展為根本。在班級管理中,我注重以人文理念,給學生一個自主管理的空間,還學生一個自由發(fā)展的天地,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自我教育、自我培養(yǎng)過程中,使其主體意識得到強化,以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合作、勤奮進取、有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為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實施了“班干部競選制”,豐富班級管理角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管理班級,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自主管理,給同學們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他們從中獲得了自信心,班集體有了強大的凝聚力。在抓好班級管理的同時,我開展了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得以展示。學生主辦的手抄報,構思新穎獨特;主題班會上激烈有力的論辯……這些都顯示了同學們自我發(fā)展的成果。
關愛、理解、尊重學生,用愛管理,用情管理,用度管理,用藝術管理,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老師的微笑陪伴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于河.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2002
【2】自先同.教育心理學教程.廣西師大出版社,1992
【3】管宏斌.教師人格魅力:德育的無形資源.教育時間與研究,2012(05)
鄧方倫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領導者,工作影響到每個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正常成長,影響到班集體的班風和學風。
【關鍵詞】
班主任 人格魅力 尊重 寬容 空間
一、用人格塑造人格
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無限的,這是凌駕于工作能力之上的。用自己的行動去說服學生,勝于一百句的空話。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yǎng),客觀上就是班級群體乃至班級中每一個個體的楷模。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重身教,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激勵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和道德素質的提高,以達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
作為班主任,都希望在學生面前樹立高大威嚴的形象,孰不知,往往就是因為威嚴,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心理壓力,使他們戰(zhàn)戰(zhàn)兢兢,汗不敢出。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放下架子,多一些親自動手,少一些指手劃腳;多一些行動,少一些批評,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教育學生。如發(fā)現(xiàn)地上有紙片,彎下腰去撿起來;清潔工具擺放不整齊,重新擺放;講桌上作業(yè)本亂扔,整理整齊。諸如此類的事情,發(fā)現(xiàn)不足親自去做好。老師的這些細微的動作,學生看了很快會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失誤。其實,他們不是用眼睛來看你,而是用心靈來感知你。每個學生都會在你的一舉一動之際,集體的責任感在心中產生,這種教育的效果,勝過無數(shù)次嚴厲的指責和批評。教育學生并不是完全講大道理,更多的應該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小事,以我們的身教去感知學生的心靈,啟發(fā)學生的行為,以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用老師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
二、用尊重和寬容托起明天的太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成為好人的心。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收獲肯定和贊譽。這就要求我們去充分地尊重、寬容、信任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轉化學生的信心和責任感,老師應該懂得愛的藝術,用師者廣博的生命之愛去尊重每一個學生,澆灌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世界觀和健康人格。要知道,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更是一種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寬容學生,能激起學生心靈的漣漪,緩解他們的抵觸情緒,從而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使其按老師的意愿投入學習,正確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使整個班級朝共同的目標努力,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有人說,寬容是一種美德。在我看來,寬容更是教育的秘訣。當一件被譴責的事情戲劇性地變?yōu)椤岸Y遇”時,更會引起人心靈的震顫,這就是寬容的魅力。讓我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都少些責怪,多些鼓勵,少些批評,多些關心。這樣,師生之間,就會形成一種互相理解,真誠相待的關系。
三、給學生一個自我發(fā)展的空間
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未來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既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又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我們的教育還須以學生的完善和發(fā)展為根本。在班級管理中,我注重以人文理念,給學生一個自主管理的空間,還學生一個自由發(fā)展的天地,讓學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自我教育、自我培養(yǎng)過程中,使其主體意識得到強化,以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合作、勤奮進取、有較強凝聚力的班集體。為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實施了“班干部競選制”,豐富班級管理角色,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管理班級,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自主管理,給同學們營造了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他們從中獲得了自信心,班集體有了強大的凝聚力。在抓好班級管理的同時,我開展了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得以展示。學生主辦的手抄報,構思新穎獨特;主題班會上激烈有力的論辯……這些都顯示了同學們自我發(fā)展的成果。
關愛、理解、尊重學生,用愛管理,用情管理,用度管理,用藝術管理,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老師的微笑陪伴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于河.當代教育教學論壇.中國文學藝術出版社,2002
【2】自先同.教育心理學教程.廣西師大出版社,1992
【3】管宏斌.教師人格魅力:德育的無形資源.教育時間與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