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燁
在學校開展“新基礎教育”研究以來,我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反思教學中的點滴細節(jié)?!靶禄A教育”強調(diào)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合作學習、共同探究的過程,激勵欣賞、充滿期待的過程,心靈溝通、情感交融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如果教師能敏銳地把握住教學的閃光點,及時出擊,往往能讓學生思維擦出火花,師生間達到心靈溝通、情感交融,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學效果。下面結合發(fā)生在身邊的幾個事例簡單地談談體會。
一、激勵成功,欣賞失敗
教學上有許多東西不易察覺,教師一不留神,就會從身邊一劃而過,無聲無息。記得在進行“分數(shù)乘法的簡便運算”的練習時,我出了一個拓展題:“98×
=”,然后激勵學生說:“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寫在黑板,并簽上你的大名!”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來了,學生馬上活躍起來。一下就上來了六位同學,很認真地寫出自己的答案,并工工整整地在答案下方署了名。討論評講時,只有一位男生做錯了。我就表揚了那些做對了的同學,轉(zhuǎn)入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心想:不要批評那小男生就是了。結果,一個星期后,在語文老師那里看到了他寫的一篇的日記,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其中有這么句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覺得真的是太沒面子了,不但做錯了,還把名字大大地寫在黑板上,真想在地上找條縫鉆進去”。如果不是看到了這日記,我還沉浸在自以為很得意的做法上。反思一下,還是應該從表揚小男生的膽量入手,消除他的心理陰影,不應一筆帶過。教學要用心去感受,否則很容易造成教學的一大遺憾。
二、疏忽造錯,及時補救
換位思考,和學生平等對話,有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時,我要求學生同桌背關系式。說:“左邊的同學先背給右邊的同學聽,然后,右邊的同學再背給左邊的同學聽?!蹦翘煨焱ν瑢W的同桌沒有來上學。他就先坐到左邊的座位上,對著右邊的空位背一遍。接著,坐到右邊座位,對著左邊的位置又背一遍。我在教學中忽視了一個同學的具體情況,沒有仔細觀察,就等于對這個同學的生命不夠尊重,想到這里我腦海的念頭一閃而過,不能錯過這么一個好時機呀!我就想抓住這個閃光點對進行表揚?!靶焱﹄m然自己一個人坐,但一點也沒有分心,而且還很認真地背了兩遍,真是我們的好榜樣!”
三、捕捉資源,留著精彩
葉瀾教授說:“課堂就是流動的生命,老師和學生共同度過的生命?!闭n堂因生成而精彩!特別是錯誤的資源必定是有其原因的。我們根據(jù)學生的錯誤來源,對癥下藥,并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也是生態(tài)教育追求的境界。
如,我在教學《倒數(shù)的認識》一課,前一天已經(jīng)讓學生預習,上課時。我開門見山,直接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倒數(shù)的認識》,并板書課題。緊接著,我出示了三個思考題。1、什么叫做倒數(shù)?2、求倒數(shù)的方法是怎樣的?3、0.25和4是互為倒數(shù)嗎?接著學生自學3分鐘,然后四人小組討論,找出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我在各小組間巡視,發(fā)現(xiàn)了不少有趣的觀點,我樂在其中。小組匯報時,精彩的觀點碰撞就在第三個問題出現(xiàn)了。我問:“認為第3題對的舉手?”,有將進一半的學生舉手,接著問:“認為錯的舉手。”,唰,又有接近一半的舉手?!艾F(xiàn)在我們分為正反雙方進行辯論,看哪一方的觀點最精彩!”。學生1:“我認真0.25和4是互為倒數(shù),因為他符合倒數(shù)的意義說‘乘積是1的兩數(shù)是互為倒數(shù)”。馬上有許多學生舉手,學生2:“我認為不對,求倒數(shù)的方法是把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調(diào)換位置,而0.25是小數(shù),沒法調(diào)換呀?”“是哦!你們同意嗎?”學生略微沉思了片刻,學生3舉手說:“0.25雖然是小數(shù),但我們可以把他轉(zhuǎn)化為分數(shù),0.25等于和4就是互為倒數(shù)了!”“他的觀點很有自己的思考哦!你們同意嗎?”
四、用心感受,繪成生命課堂
我們要學會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教師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繪成活力四射的生命課堂。在教學“用乘法口訣求商”時,老師出了這樣的一道題。“有36只天鵝在湖面上排隊,請小朋友們幫忙,怎樣才能排得整齊、好看?”小組討論后,開始匯報。有的說:“36÷4=9(只)?!庇械恼f:“36÷6=6(只)?!薄@些都是老師意料之中的。但后來,有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用36÷7=5…1(只)。站7排,每排有5只天鵝,還余下的一只是帶隊的,就像我們做廣播體操時的班長!”聽到這,我心里高興極了!
學生的智慧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只要用心感受,必定能繪成生命般精彩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