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軍
(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技術要點探析
董彥軍
(中鐵四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首先介紹了鐵路復線地基施工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然后分析了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施工技術,最后具體探討了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軟土地區(qū);復線地基;施工技術
地基處理技術已經(jīng)有了較長的應用歷史,據(jù)有關記載顯示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國就已經(jīng)應用了在軟土之中夯入碎石等壓密土層的夯實方法,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也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
軟土地基存在沉降大、強度低的弱點,使其無法滿足建筑物強度的有關要求。對于這兩個弱點進行研究出現(xiàn)了相應的軟土地基處理方式:
1.1 加外力法
所謂的加外力法就是通過施加外力,使得土體之中的空隙與水分大大減少,進而使得土體顆粒之間的間距有效縮短,增加土體的密度,從而使得土體的承載力得以有效的提高。加外力法常用的方式有:振密擠密法、置換法以及排水固結法,這些方法在工程實踐之中具有具體的處理方式,應該根據(jù)具體的工程情況進行具體的選擇。
1.2 化學加固法
化學加固法就是指通過在地基之中添加化學劑的方式,使得土體顆粒粘結起來,進而大大增加土體的粘度,使得地基承載力得以有效提高的一種方法。在工程實踐之中應用化學加固法的方式包括:旋噴法、深層攪拌法以及注漿法,主要適用于濕陷性黃土、粘性土以及砂性土等。
1.3 改善地基應力與變形條件
這一方法主要是努力把不均勻的外荷載作用于地基表層之上,使其變?yōu)榫鶆虻膽兎植寂c應力分布,有效改善地基受力的條件,提高其穩(wěn)定性。這一方法在工程實踐之中的做法主要包括:反壓護坡法、拌合土墊層法以及砂墊層法,其主要適用于濕陷性黃土與淺層軟土之中。
1.4 加筋法
加筋法主要是通過在土層之中埋設具有較大強度的受力桿件、拉筋、土工聚合物等的方式,有效降低沉降問題,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在工程實踐之中加筋法的做法主要包括:樹根樁法、土釘、加筋土土層錨桿、土工聚合物等,這一方法通常應用于擋墻與回填土之中。
軟土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應該具體結合鐵路復線建設的相關要求。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方式的選擇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地基處理方式對建成線路產(chǎn)生的影響。通常而言在軟土地基處理方式的選擇時應該注意以下兩個方面:①做好前期的勘察與設計工作,選擇科學恰當?shù)能浲恋鼗幚矸椒ǎ虎谧⒁馓幚矸椒▽扔需F路線路產(chǎn)生的影響,選擇適當?shù)奶幚矸桨浮?/p>
2.1 復線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鐵路復線在路堤與路塹工程施工中,具體填料的選擇應該有效利用工程地的資源,充分考慮工程質(zhì)量、環(huán)境與工程造價等因素;而且在工程施工中,應該考慮控制差異沉降問題,編制出適當?shù)墓こ淌┕し桨浮?/p>
2.1.1 填料的選擇
當前國內(nèi)外工程分類法主要有兩大體系:統(tǒng)一分類法與粒度成分法,這兩大體系在我國工程部分都有所體現(xiàn)。不管是粒度成分法還是統(tǒng)一分類法,都認為土的塑性與粒度大小是影響土體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土體的透水性越好、顆粒越大,塑性指數(shù)越小,相應的土體的強度也會越高,所以,在填料分類時應該根據(jù)土粒徑的大小進行劃分。當前軟土區(qū)域鐵路復線施工填料的選擇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①填料分類的依據(jù)較為單一,土類與巖石類的土性沒有明顯的區(qū)別。路基填料主要包括土類與石類;②局部粒組存在劃分界限不恰當?shù)膯栴};③填料分組僅僅考慮土的可壓實性,并沒有充分考慮土的變形性;④在鐵路系統(tǒng)之中把兩種分類標準進行統(tǒng)一的探討。通過一系列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工程填料的選擇應該根據(jù)具體的地理環(huán)境與工程實際來選擇。
2.1.2 復線工程路堤與路塹的施工
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方案的選擇不僅應該結合工程的特點,還應該考慮新路基與勞路基結合部分的不均勻沉降問題。當前鐵路復線地基工程中不均勻沉降問題的解決方案主要包括:開挖臺階法、土工合成材料以及間隙法。
2.2 工程完工之后的沉降觀測
就鐵路客運專線而言,軟土地基的沉降控制問題是一個難題。沉降控制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應該從許多方面共同進行研究與控制。除此之外,鐵路運行對線路的平順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對工程完工之后的差異沉降也有嚴格的要求,這就使得軟土地基在鐵路筑路上十分復雜,大大增大的工作的難度。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地基工程施工之后的沉降控制主要考慮下列因素:經(jīng)濟效益、控制目標、設計標準、施工能力、施工條件、工期要求、地質(zhì)與環(huán)境條件等。應該把勘查、設計、監(jiān)理以及施工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進而使得軟土地基處理之后能夠滿足鐵路復線路線的平順性與穩(wěn)定性要求。
3.1 既有線路的改造
在鐵路復線路基施工中常常會涉及到既有線路的改造,改造方法主要有兩種:①利用行車間隙開展施工;②開天窗。下面將分別對其進行簡要的介紹:
3.1.1 利用行車間隙施工
利用行車間隙施工需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分析預設相應的前提條件,比如說:在封閉區(qū)間進行施工,比考慮車流密度差異變化問題;列車的運行時間平均隔開,不考慮變化問題等。②分析計算:需要計算一些系數(shù),比如說:每日中斷作業(yè)時間、施工的行車干擾系數(shù)等。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既有線路上開展行車間隙施工時,列車對數(shù)會對工作效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就科學施工角度而言,應該運用封閉線路的施工方式,降低行車間隙施工應用項目的數(shù)量。
3.1.2 開天窗
在封閉線路施工中通常應用開天窗的方式,這里的“天窗”主要指的是列車運行途中不鋪畫、調(diào)整列車抽減運行,給列車營業(yè)線維護與施工作業(yè)預留一定的時間。通常而言,天窗可以分為兩類:V形與矩形。在開設天窗時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說:應該盡量降低設備所需的維修成本、應該盡量提高施工與維修效率等。除此之外,開天窗的時間可以安排在白天也可以安排在夜間,兩種時間安排各有利弊,具體時間的選擇應該根據(jù)具體的工程情況確定。
3.2 復線施工路塹排水與防護問題研究
在一些軟土地區(qū)開展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中,經(jīng)常會預見風化石地段路塹與土質(zhì)路塹,在進行開挖過程中,如果遇到連雨天氣,極易出現(xiàn)路塹邊坡坍塌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在鐵路復線路基工程路塹防護中應該做到:①在開挖塹坡前將排水系統(tǒng)工作做好,保持天溝排水的通暢性;②依照路塹施工條件與地質(zhì)情況,在開展跳槽工作面開挖時期長度應該具體視施工力量與地質(zhì)情況而定;③在邊坡開挖工程的路塹施工中,在適當?shù)氖┕l件下,可以在變坡位置根據(jù)設計預先做好邊坡錨桿的工作,從而有效提高邊坡路塹開挖后上部土層的穩(wěn)定性;④在路塹邊坡工程施工中,應該將排水系統(tǒng)工作做好,確保側(cè)溝排水的通暢性等。
3.3 復線施工路堤排水與防護問題研究
在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中,復線路堤通常在既有路堤的一側(cè)拓寬填筑,也可能于換邊撥接點的兩側(cè)進行分開填筑,致使路堤塌滑的原因主要包括:新填筑的路堤較為松軟,由于雨水的滲透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沉降量,導致新填路堤的塌滑問題;在老路堤邊坡之上開挖臺階不規(guī)范問題;在填筑路堤中所填筑的片石數(shù)量較少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的防護對策主要包括:①徹底清除既有路堤邊坡上的坡面附屬物;②做好臺階的開挖工作;③在水網(wǎng)區(qū)域進行片石基礎填筑施工時,根據(jù)具體的設計要求,選擇足夠的片石開展填筑工作等。
綜上所述,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具有較高的難度,當前我國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工程施工技術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當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關人員不懈的努力,不斷推動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
[1]王恒博.軟土地區(qū)鐵路復線路基工程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長安大學,2010.
[2]韓雪峰.鐵路軟土路基施工的技術要點控制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4):79~80.
[3]陳 凱.公路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J].科學時代,2014(24):73~74.
U416.1
A
1004-7344(2016)01-0132-02
20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