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朝霞(馬山縣婦幼保健院 院感科,廣西 南寧 530600)
?
綜合護理措施對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產后大出血的預防效果分析
陸朝霞
(馬山縣婦幼保健院 院感科,廣西 南寧 530600)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措施對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產后大出血的預防效果。方法 根據隨機數字表將49例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分為研究組25例與對照組24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措施。結果 研究組產后2 h、產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研究組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率為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83%(P<0.05)。結論 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的產后出血量,降低產后大出血概率。
【關鍵詞】綜合護理;中晚期前置胎盤;產后大出血;預防效果
前置胎盤屬于妊娠期嚴重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妊娠晚期大出血的常見誘因之一,若未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可直接危害到母嬰的健康及生命安全[1]。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對25例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綜合護理干預,收效顯著,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收治的產婦7659例,其中出現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49例(0.64%)。根據隨機數字表將49例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分為研究組25例與對照組24例。研究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5±3.3)歲;孕周29~40周,平均孕周(37.3 ±6.3)周;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盤14例,邊緣性前置胎盤11例。對照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8±3.2)歲;孕周29~40周,平均孕周(37.4±6.2)周;其中中央性前置胎盤13例,邊緣性前置胎盤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周及前置胎盤分類對比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密切觀察病情、飲食護理、觀察及記錄出血量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了綜合護理措施,具體方法如下。①心理護理。通過耐心的溝通取得產婦的信任,向其說時前置胎盤的預防方法、發(fā)生原因、注意事項等,消除她們對疾病的疑慮,降低不良情緒表現,繼而減少兒茶酚胺分泌量,抑制因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所致的出血。②用藥護理。藥物護理時應注意控制好藥物的劑量、濃度、速度,密切觀察相關不良反應。向患者說明用藥治療的意義及不良反應,強化其用藥的依從性。③預防感染。護理人員在實施各種腹部操作時應注意控制好幅度,囑患者不可按壓腹部。定期進行外陰護理,有效預防上行感染。④糾正貧血。針對貧血產婦應及時采用硫酸亞鐵及維生素C治療,并檢驗產婦的血型,交叉配血后備好血液。同時給予產婦良好的營養(yǎng)支持,囑其多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及富含有鐵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產婦產后2 h及產后24 h的出血量,以及產后大出血(胎兒娩出后24 h內出血量>500 mL)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s)來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及百分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產后2 h及產后24 h的出血量對比:研究組產后2 h、產后24 h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研究組未見產后大出血病例,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出現5例產后大出血,發(fā)生率為20.83%;研究組產后大出血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3.7493,P<0.05)。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 h及產后24 h的出血量對比(±s)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 h及產后24 h的出血量對比(±s)
組別 產后2 h 產后24 h研究組(n=25) 261.23±57.52 382.45±82.65對照組(n=24) 289.54±56.65 419.52±80.56 t 2.78 2.33 P <0.05 ?。?.05
臨床中發(fā)現,反復出血、陰道不規(guī)律出血是前置胎盤的產前主要癥狀,而宮縮是誘使其出血的重要原因,過多的出血量不僅不利于產婦的恢復,同時給母嬰的健康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2]。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產后出血量,預防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率是產科護理工作者需要探尋的重點課題[3]。
我院對25例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預防感染、糾正貧血等綜合護理措施,收效顯著。其中心理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狀態(tài),降低情緒所制的兒茶酚胺分泌量,減少子宮平滑肌收縮,繼而降低出血量;用藥護理可以促使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行為,認真了解用藥劑量、方法及不良反應,保證治療效果;預防感染可以抑制病原菌侵襲,繼而阻斷血液上行感染所致的宮縮;糾正貧血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癥狀,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出現。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后2 h、產后24 h的出血量及產后大出血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與許多報道結果一致[4-5]。結果可見,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中晚期前置胎盤患者的產后出血量,降低產后大出血概率,應用效果顯著,適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瑞,申慶文,張瑜,等.前置胎盤期待療法的綜合護理與效果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4,10(5):25.
[2] 劉海銀,張惠蘭.72例兇險型前置胎盤圍術期護理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1):85-86.
[3] 陶曉琴,袁慧琴,史玲美.兇險性前置胎盤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58-60.
[4] 朱雪梅.42例前置胎盤致大出血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12):2205.
[5] 吳玟靜.護理干預對前置胎盤致大出血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0(12):1025.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