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英(山東省蒙陰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蒙陰 27620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護理干預
李春英
(山東省蒙陰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蒙陰 276200)
【摘要】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護理干預。方法 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在接受氧療的期間,對患者實施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綜合治療及護理,還應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其中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人文關懷,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結果 該93例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其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經治療89例患者病情好轉,情況良好,轉入普通病房繼續(xù)治療或出院,3例死亡,1例自動出院。結論 有效的護理可以幫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護理干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臨床常見肺部疾病,需要給予有效預防和治療,患者臨床表現為持續(xù)性發(fā)展的不完全可逆性氣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臨床較為常見和多發(fā)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都相對較高,給社會及患者家庭造成了較大的心理負擔和經濟負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如慢性呼吸衰竭等[1]。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現為不能進行氣體有效交換,進而出現嚴重缺氧,嚴重時會出現二氧化碳潴留的情況,患者身體會出現生理功能混亂及相關代謝紊亂等綜合征[2-3]。一般情況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咳痰、咳嗽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影響,嚴重時威脅患者生命健康。本次研究為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護理干預,現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臨床醫(yī)護措施,力求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3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45~91歲,平均年齡(68.9±5.2)歲,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診斷標準,血氣分析PaO2結果為31~48 mm Hg(1 mm Hg=0.133 kPa),PaCO2結果為59~137 mm Hg,即為患者出現了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現象,臨床完全符合關于II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該93例患者治療時間為5~32 d,平均(18.4±2.5)d,其中有4例患者出現并發(fā)肺性腦病,3例死亡,1例自動出院。
1.2 方法:本次研究中,有42例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機械輔助通氣,12例采用氣管插管輔助機械通氣,39例患者采用一般氧療法,在接受氧療的整個過程,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實施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綜合治療及護理?;颊咧委熯^程中,還應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其中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人文關懷,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在臨床治療及護理過程中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工作,指導家屬進行健康護理。
該93例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和護理,其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經治療89例患者病情好轉,情況良好,轉入普通病房繼續(xù)治療或出院,3例死亡,1例自動出院,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93例患者治療及護理效果
3.1 基礎護理呼吸疾病加強監(jiān)護病房內需要時刻保持空氣清新,并將室內濕度控制在60%左右,室內溫度保持在20 ℃左右,護理人員要保證病房內的干凈整潔,安靜舒適,每天按時用空氣凈化器對病房內空氣進行消毒[4]。對于探視人員數量和探視時間要進行相應控制,避免探視人員與患者之間出現交叉感染。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對其生活護理水平,在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各項指標變化,聆聽患者的需求,并幫助患者及其家屬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任感,以及家屬對醫(yī)療的信心。
3.2 心理護理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來說,長期呼吸困難、反復咳嗽、咳痰等癥狀已經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因此,患者會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恐懼、失去信心等一系列消極情緒[5]。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提高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安撫和鼓勵患者,幫助患者熟悉了解治療的基本原理及治療成果,提高對治療的信心,進而積極配合相應的醫(yī)護工作。在接受治療期間,患者及其家屬需要接受正規(guī)的宣教,對患者即將接受的治療工作和 療效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向患者說明治療會帶來的負面癥狀及應對措施,避免患者出現焦慮心理。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幫助患者消除恐懼心理,提高治療的配合度。護理人員還應做到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實時告知患者的治療情況和病情改變,提高其對治療的了解度,進而配合治療。
3.3 保持氣道通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最為嚴重的表現為呼吸困難,患者呼吸機已經處于疲勞狀態(tài),呼吸次數增加,由于呼吸帶走的體內水分也隨之增加,患者出現黏稠的痰液,不能順利咳出。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詳細的排痰知道和幫助,協助患者將痰液順利咳出,對于仍無法正??瘸龅幕颊?,可以通過霧化吸入將痰液稀釋,同時,囑咐患者多喝水。若患者情況嚴重,可考慮進行機械吸痰,保持其呼吸通暢。
3.4 氧療護理 實施有效的吸氧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重要的治療方案,氧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本次研究中有39例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續(xù)吸氧,每天保證吸氧時間超過15 h;對于42例出現嚴重換氣、通氣功能障礙的患者,行無創(chuàng)通氣;而有12例患者由于出現嚴重呼吸衰竭癥狀,實施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待患者使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4 d左右時,患者呼吸衰竭情況得到明顯緩解,但未達到可以拔管、撤機的標準時,可以考慮采用無創(chuàng)代替有創(chuàng)進行通氣,直至患者達到不需要進行正壓通氣的標準,有效減少使用有創(chuàng)通氣的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
3.5 營養(yǎng)支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屬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消耗較大,護理人員要注意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支持,對患者康復有著積極的意義,結合患者當前身體狀態(tài)和日常飲食習慣,合理安排飲食,科學配比。患者應多食用肉、魚、奶、蛋、水果等富含高蛋白、高熱量等食物,同時要注意患者需要食用易消化,含鈉少的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少食多餐。若患者胃腸功能相對較差,可考慮使用靜脈滴注營養(yǎng)液等方法,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
總而言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臨床治療難度高,發(fā)病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由于患者患病周期長,病情變化多端,給臨床治療及護理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治療期間,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高患者肺部功能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有效的護理可以幫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可以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連英,張朝暉,謝碧珍.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13(13):28-29.
[2] 司琴,鄭則廣.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在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0):114-116.
[3] 周澤云,吳紅梅. 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嚴重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與護理[J]. 重慶醫(yī)學,2012,41 (22):2336-2337.
[4] 任愛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護理[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0):30-31.
[5] 喬紅艷. 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護理分析[J]. 現代實用醫(yī)學,2014,26(6):764-765.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