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琪
一次,我坐地鐵時,無意中聽到了兩位年輕媽媽的對話。
“我對我女兒的學習抓得很緊,她每天寫完老師留的作業(yè)以后,我都叫她寫一篇作文。”
“真的???我也想這么做,可是實在很難,小孩子不配合?。 ?/p>
“小孩子懂什么!當然不配合了,可這都是為她好啊,一定要堅持!”
第一位媽媽對作文如此重視,我刮目相看。可是,當我得知她們的孩子才上三年級的時候,我真的好想跟她們說,拜托,別再說這是為孩子好。如果抓得松一點,對孩子反而會更好。
要想提升自我能力,打疲勞戰(zhàn)肯定收效甚微,甚至容易產生負面影響,讓小朋友排斥和厭惡作文。提升作文能力比較有效的方法,絕對不是一個勁兒地坐在那里寫個不停,而是應該先加強觀察力和聯(lián)想力。這一點,中低年級的小朋友應特別注意哦!觀察力和聯(lián)想力這兩方面提升了,作文能力自然而然會提升。
今天我們要先著重講觀察力。
小朋友們總是問:“我的作文都寫不長怎么辦?”或者問:“怎樣才能把作文寫得長一點兒?”其實,所謂“寫不長”意味著文章里的素材不夠。如果素材足夠,就不可能只擠得出那么一點點內容。那么,怎樣增加文章的內容呢?當然不能像小和尚念經似的翻來覆去老是寫那么幾句話。譬如“我的媽媽很愛我,我也很愛我媽媽。真的,我的媽媽真的很愛我,我也真的很愛我媽媽……”小朋友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千萬不能把“到底要寫幾個字”當成首要問題。如果那樣,寫作文就極有可能變成一件“湊字數(shù)”的苦差事。不過,就算你想湊字數(shù),也得湊得高明一點兒——透過觀察來豐富文章的內容。
比方說,“一個老婦人”只有五個字。如果透過觀察,也許可以擴展寫成:她看上去至少有七十幾歲了,背都駝了,穿著一身灰色的衣褲。那一身衣褲就是那種似乎除了老年人,誰也不會穿的衣服,看上去感覺毫無生氣,和她的神情倒是相當一致。她的身材很瘦小,年輕的時候想必是屬于嬌小玲瓏型的,現(xiàn)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了年紀而變得又小了一號。她的臉上布滿皺紋,可能是因為瘦,紋路顯得格外明顯,額頭上的抬頭紋簡直就像是被刀子刻上去似的……”此外,你還可以描寫這個老婦人的肢體語言,包括她走路的方式、說話的語氣、有沒有什么口頭禪等。當然,不是說要我們把所看的一切都寫進去,但只要善于觀察,作文就不可能沒有內容。
不僅寫人物的時候是如此,寫物品、寫動物、寫場景、寫大自然,都是一樣的道理。細節(jié)如果夠豐富,可寫的東西多,內容肯定就會比較扎實。細節(jié)從哪兒來?細節(jié)從觀察中來。
所以,盡管每個人的觀察力在先天上有區(qū)別,不是所有人一下子都能看出許多細節(jié),但如果我們能夠有意識地加強自己的觀察力,對什么都用心地多看幾眼,而不是漫不經心、視而不見,對寫作文一定會大有幫助。
(摘自《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