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萍
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實驗中學
捕捉生活元素,建立生活化教學模式——關于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分析
付永萍
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實驗中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建立生活化教學目的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綜合能力服務的。將學生引向生活便于學生拓展更多的學習資源,有助于他們從生活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有效拓展生活視野,讓學生有更充足的經(jīng)驗去觀察分析生活,不斷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初中語文;生活化
語文是一門課程,同時更是一門藝術,藝術主要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因此,學習語文則相當于間接地積攢生活經(jīng)驗。而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將刻板化的課本中的內(nèi)容與日常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積累生活經(jīng)驗。將語文學科與生活相聯(lián)系,在教學中適當加一些生活化的內(nèi)容,更利于學生從聽課的視角去尋找生活中隨機出現(xiàn)的一些語文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诖?,本文將從以下四點展開分析:希望與廣大語文教師更好地交流、探討。
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平時常接觸的知識積極性較高,對自己從沒接觸過的知識領悟能力較差,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降低。初中生對生活元素的理解也不廣泛,因此,語文教師要發(fā)揮很重要的引導作用。
知識來源于生活,語文知識更是如此。在作文學習時,則可將其與家庭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比如,可留一篇“和家人一起幸福的一天”為題目的作文,在寫作前,可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和家長的接觸敘述每天的生活,鼓勵他們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細節(jié)和快樂,待敘述完畢后,引導學生組織語言寫,可適當抒情,鼓勵學生將自己感悟?qū)懗鰜?,?lián)系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奇聞趣事,這樣,學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到作文學習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所以說,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完美融合,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語文源于生活,與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學生能在肥沃的語文園地里汲取更多豐富的營養(yǎng),課外多舉行一些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很有必要。比方說,詩歌朗誦會、故事大王比賽以及手抄報能手比賽、詩詞歌唱會與成語接龍等,大家都樂不知疲。為了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語文教師除了開展名著大家談等實踐活動外,也可以通過視頻播放經(jīng)典名著,將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并激發(fā)出來。比如說《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中的精彩對白,或者是動畫片《海倫·凱勒》等。此外,唐詩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一朵“奇葩”,語文教師有義務讓學生了解唐詩的發(fā)展歷史,學習并欣賞唐詩,運用唐詩服務生活,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為此,我合理利用了每星期的活動課,多組織學生觀看《唐之韻》,目的是為激發(fā)學生學習唐詩的熱情服務的。豐富的課外生活讓學生都能真切地領悟到語文學科的魅力,并且深刻地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信息的輸出首先需要有信息的輸入,因此,積累是閱讀寫作的原始基礎。傳統(tǒng)的積累主要是讓學生積累名家名言、好的字詞句,如果一味地讓學生這樣做必定會讓他們心生厭煩,教學也就很難取得理想效果。其實積累也可以以生活化的方式展開:比如說,面對一些常見的作文題材“游記”時,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總結(jié)出文章的結(jié)構思路,再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設定的思路,查閱相關的內(nèi)容資料。如,有的學生想寫一篇《家鄉(xiāng)游記》,這時候則需要他們整理自己在家鄉(xiāng)旅游景點的所見所聞,此外也需全面了解旅游的相關知識,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來才能運用自如,情真意切。這些積累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將生活化的學習理念融入其中對提高學生的生活閱歷幫助很大。
要想學好語文學科,豐富的課外閱讀必不可少。因此,語文教師鼓勵學生大量進行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發(fā)揮重要作用。在語文課外閱讀的目錄中,一定要讓學生盡量多去閱讀一些有營養(yǎng)價值的書籍,并且對優(yōu)秀的篇目精讀細讀;對一此經(jīng)典著作或者篇目,可利用美文介紹的實踐活動讓他們進行介紹,讓學生科學合理利用業(yè)余時間展開有效閱讀;在圖書角里學生們也可相互推薦的書目,這也是增加他們相互交流閱讀體驗的機會。這樣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增擴學生們的知識面、增加他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而且還能豐富他們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情商,讓我們的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的同時還能真切地體會到語文學科是一門充滿人文情懷的功課。所以說,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生活化的基石。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在語文的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建立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與生活相關的知識,便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綜合素質(zhì)得到全面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從單一的語文課堂步入到廣泛的社會語文空間當中,在學語文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不斷實現(xiàn)人格的自我完善。
[1]劉洪周.回歸生活學語文——新課標語境下語文生活化的實踐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4,(11).
[2]李金日.找尋生活中的語文元素: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思路[J].新課程學習:中,2014(7).
[3]鄔青松.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有效途徑[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半月,2009(09).
[4]陳慶峰,周迎春,張坤林.將“成功教育”教學思想融入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成才之路,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