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微
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靈魂。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fù)著為祖國建設(shè)與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的歷史使命。作為幼兒教師,我們的責(zé)任更為重大。老師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如何引導(dǎo)孩子,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從自己做起,充分發(fā)揮榜樣作用
身教重于言行,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園老師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小班孩子對于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有著強(qiáng)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針對幼兒的這種特點,我在平時的工作中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記得這學(xué)期開學(xué)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們游戲時沒有整理的習(xí)慣,有些玩具拿出來玩了后,等到想換玩具時也不記得要放回去,為此我也比較困惑。一次晨間體鍛結(jié)束時,正好看見操場上還有幾個被遺忘的紙球??吹竭@樣的情況,我有點氣憤:為什么在提醒了過后,孩子們還是不知道要將玩具送回呢!我沒有去追究責(zé)任,只是順手將玩具送回原處了。就在這時候,我聽到了一段孩子們的對話:A:你看,都怪你,玩了玩具都不放好。B:呵呵,下次我就放回去了。你跟我說話,我就忘了。之后B馬上過來跟我一起收拾玩具。很多小朋友看見了,也相擁而上一起收拾。之后的幾次游戲中,我也進(jìn)行了觀察,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慢慢地開始有了一定的意識了。我不禁感慨,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不應(yīng)該只停留在語言上,有時我們說得再多、說得再好也不如我們自身細(xì)微的一個動作。
二、抓教育契機(jī),施教育于無形
教育于無形中,教育的契機(jī)是一種偶然的東西,很多時候,教師更需要一雙能發(fā)現(xiàn)契機(jī)的眼睛。
記得在一次排隊時,孩子們爭著想排在第一。敏敏在那邊喊:“我是第一個的!”涵涵接著說:“你晚來的,我是第一個!”敏敏聽了非常不高興地用力推了涵涵一把,說:“我就是第一個!哼!”眼看兩個小家伙就要動起手來了,我連忙過去打圓場,并提議說:“有問題,可以用猜拳解決。”敏敏和涵涵接受了我的提議,最終涵涵獲勝。敏敏一看這個結(jié)果就不開心了,沖著涵涵大聲吼道:“討厭!我不跟你做好朋友了!”然后雙手叉腰徑直站在中間,不再理睬任何人……現(xiàn)在很多孩子受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不愿與他人合作,沒有團(tuán)隊合作意識。于是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jī),在游戲之后當(dāng)著全班的面將敏敏拉到身邊,問她:“心里舒服嗎?”敏敏哭喪著臉說:“我很難過”你想排第一?”我說:“你看班級中有這么多小朋友,如果每次都是你當(dāng)?shù)谝唬敲雌渌∨笥芽隙〞悻F(xiàn)在一樣,很難過,我們敏敏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你排在后面老師一樣看得到你,你說對嗎?”她撅著小嘴說:“好吧,那我下次再當(dāng)?shù)谝?。”敏敏回到了隊伍?dāng)中后,我告訴班里所有的孩子:“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很多事情一個人是不能完成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和小朋友一起努力、互相謙讓才能將事情辦好。就像排隊一樣,小朋友互相謙讓、不推不擠,才能做好游戲,才能玩得開心?!敝?,幾次排隊中,爭吵的現(xiàn)象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我表揚(yáng)了所有的孩子。
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孩子所想
有個成語叫“對癥下藥”。教育其實也是如此,當(dāng)孩子們犯錯誤時,先了解情況,再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
在《親親熱熱》主題中,我們引導(dǎo)孩子們帶了一些玩具到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著玩。一次游戲時,暢暢跑過來說自己的玩具不見了,為此我問了所有的小朋友,可是大家都說不知道。于是此事暫時被擱置了。到了中午的時候,澤澤跑過來悄悄對我說:“周老師,那個玩具是乾乾偷的!”“你看到了?”“對!我看到了!”“好的,你先回去吧”于是我把乾乾叫到身邊,問他:“乾乾,你知道不見的汽車玩具放在哪嗎?”乾乾搖搖頭并沒有直接回答我?!拔蚁矚g誠實的孩子。”我嚴(yán)肅地說道。過了幾秒鐘,乾乾把玩具從柜子里拿了出來,我發(fā)現(xiàn)此時的玩具汽車已經(jīng)掉了一個輪子?!霸趺椿厥??”我問道?!拔也恍⌒呐獕牧?,我不是故意的……”看著他誠懇的眼睛,我知道他沒有撒謊,原來只是虛驚一場,玩具的丟失是有其他原因的,并不是澤澤口中的“偷竊”。
孩子們的心理還未成熟,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能還不妥當(dāng)。為了正確地引導(dǎo)孩子,我利用空余時間進(jìn)行集體教育,告訴他們:“敢于承認(rèn),敢于承擔(dān),我相信還是好孩子。乾乾弄壞了玩具不是故意的,把玩具藏起來是不對的,但是如果他能夠把玩具帶回家修好,那我們原諒他一次,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好嗎?”“好!”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道。我知道,我已經(jīng)將“承擔(dān)”這件事引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幼兒園老師工作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充滿智慧的工作,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鮮花的開放需要我們用心去澆灌和培養(yǎng)。讓我們用愛去沐浴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做一個引路人,讓他們在未來的每一步都走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