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果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 413000)
《散文詩欣賞與寫作》的教學設計研究
范果(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413000)
在《散文詩欣賞與寫作》教學中,根據學生專業(yè)及學生特點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實施過程,課后布置寫作任務深化學習效果,提升學生散文詩鑒賞及寫作能力。
散文詩;欣賞與寫作;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對教學整個實施過程進行整體設計架構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散文詩欣賞與寫作》教學從內容選擇、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實施過程、教學評價與反思五個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大學語文》屬公共必修課。采用由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語文教研室編寫的《大學語文》(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教材。這本教材是一本適用于高等院校藝術類專業(yè)的新教材,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大學語文教研室共同編著。教材以文學欣賞和藝術欣賞為主,兼顧古今中外文學,拓展學生視野,注重提高學生文學藝術審美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口語表達、寫作能力?!渡⑽脑娦蕾p與寫作》屬于教師自選教學內容。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yè)學生的主要優(yōu)勢是:思維活躍,敢于表現自我,熱愛各類藝術,有一定的藝術鑒賞水平,渴望獲得知識并學以致用。存在的不足主要有: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寫作水平欠佳,學習不夠主動。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散文詩的概念;2.了解散文詩的特點;3.了解散文詩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1.掌握散文詩的基本鑒賞方法;2.掌握散文詩的基本寫法。
(三)素質目標
1.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提高綜合素質;2.能夠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藝術審美能力及寫作能力。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散文詩的基本鑒賞方法。2.教學難點:掌握散文詩的基本寫法。
主要采用講授法,適當采用討論式和啟發(fā)式教學。在講析過程中兼顧討論交流,以課件和多媒體輔助貫穿始終,使學生充分感悟散文詩作品的美感,學會寫作散文詩。使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一些相關圖片資料和名家朗誦音頻、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作品之美,領悟作品思想內涵。教學實施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實施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實施階段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教學資源、教案、音頻、視頻、課件。
國外有研究認為大腸埃希菌菌株起源與系統發(fā)育群有關,同一個系統發(fā)育群的菌株可能存在共同的祖先,不同系統發(fā)育群致病力亦不相同[12,27]。Wang等[5]研究發(fā)現血流感染中大腸埃希菌主要是B2群,其次是D群、B1群和A群。本研究結果顯示,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腸埃希菌主要為B2群,而F群菌株數量僅次于B2群,與Wang等[5]報道并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采用最新的分群方法[16],更加細分出F群,目前采用這種新方法進行血流感染大腸埃希菌分群的文獻報道罕見,關于F群菌株的特征有待進一步研究。
作業(yè)布置:全班分成4個學習小組,每組選1名學生擔任組長,組長組織組員進行討論交流、分配任務,搜集最有代表性的國內外散文詩作品,寫作散文詩閱讀心得,最后選派一名組員作為代表在課堂朗誦作品和分享閱讀心得。
(二)課中實施階段
教學時間:二課時(90分鐘)
1.講授散文詩的概念及特點
散文詩的概念:散文詩是兼有詩歌與散文特點的一種文學樣式。它融合了散文描寫性和詩的表現性的某些特征。
散文詩的特點:從本質上看,散文詩屬于詩,有詩的幻想和情緒,給讀者留下想象和美感,但在內容上保留了有詩意的散文性細節(jié)。從形式上看,散文詩有散文的外觀,不像詩歌那樣押韻和分行,但不乏內在的節(jié)奏感與音樂美。詩意其質,散文其形是對散文詩的簡明概括。散文詩一般表現作者關于社會和人生的小感觸,描寫社會生活中思想情感及心靈體驗。散文詩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題材上的豐富廣泛,也決定了它表現手法靈活多樣。
2.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有代表性的散文詩作品朗讀視頻,并作簡要分析。在分析作品的過程中講授散文詩的基本寫作手法、散文詩的基本結構。
展示的散文詩作品有:《父親的碗——讀羅中立油畫〈父親〉(外二章)》(作者 耿林莽)、《吉檀迦利(節(jié)選)》(作者 泰戈爾)、《選擇春天出發(fā)》(作者 魯櫓)、《日?!罚ㄗ髡?馬東旭)、《野草(節(jié)選)》(作者 魯迅)等。
散文詩的基本寫法主要有:將作者的情感寄寓于具體的事物之中,以含蓄深刻的語言表達情感;采用第一人稱來直抒胸臆;多采用象征的表現方法;多用比喻、擬人、排比、反復、對比等修辭使文章生動,有氣勢,語言優(yōu)美;結尾一般多采用含意深刻或富有哲理的句子,引人深思,回味無窮;語言鏗鏘有力,有節(jié)奏韻律,讀起來瑯瑯上口;所寄寓的情感與外界事物特征有機融合為一體;被寄托感情的事物一般作為文章的題目。
散文詩結構基本方式大體有直抒式(紀實性)、哲理式、想象式和象征式四大類。直抒式即直接抒發(fā)情感。比如直接描摹所見物事、敘事抒情、寫景抒情等。這種方式也就是作者內心感受到外部世界,并原原本本地投影與心靈,很少變化。直抒胸臆的散文詩通常采用此種方式。哲理式的散文詩主要表述哲理的思考和發(fā)現。這種散文詩的主要特色是它有理性地直接、間接地介入,以全新的哲理發(fā)現和表述為特點,寫作是為了表達某些哲理為目的。想象式散文詩指的是作者感受外部世界時,展開想象,由此及彼,由具像到抽象。象征式散文詩是通過物象與心意在某象征物中若即若離的吻合來暗示其中的詩意。
3.學生朗誦散文詩作品并匯報閱讀心得體會,4個學習小組分別派代表發(fā)言,教師點評指導,引導學生欣賞散文詩的審美特色,指導學生掌握散文詩鑒賞的方法。
4.課堂小結。
(三)課后實施階段
1.教師布置課后作業(yè):描述自己親歷的事件或者某段時期的感受,寫作一篇散文詩,將作品傳至大學城教學平臺,教師課后在線批改作業(yè),進行寫作指導,師生在討論區(qū)進行課后交流探討。
2.學生優(yōu)秀作品經過師生共同討論修改后參加全國散文詩大獎賽。
(一)以賽促學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
本次課最大的特色是課后我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散文詩大獎賽。在本次課結束后,我布置了寫作一篇散文詩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寫作一篇散文詩并將作品傳至大學城教學平臺。教師課后通過大學城教學平臺在線批改作業(yè)。作業(yè)批改及在線討論之后,我采用學生自主報名及授課老師推薦兩種方式積極鼓勵學生參加
全國散文詩大獎賽。我利用課余時間召集參賽學生,給學生輔導、修改參賽文學作品,發(fā)動學生參加我組織的作品研討會。本次課結束后,我組織學生參加了“中國散文詩人?校園作家大獎賽”“首屆“金光大道”校園散文詩大賽暨首屆“文筆峰”散文詩大道獎”等全國征文大賽。在“中國散文詩人?校園作家大獎賽”中獲得團體優(yōu)秀組織獎及優(yōu)秀指導老師獎等獎項,學生習作也在各級報刊雜志發(fā)表。通過這種以賽促學的方式,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文學作品、學習語文、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濃厚興趣。
(二)語文教學應該注重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繼承宋以來的“疑古”傳統,即使對文學經典作品、名家作品,也從多角度去認識它、理解它,甚至提出質疑。我認為大學語文還應加強批判性思維品質的訓練,讓學生學會分析作品,能夠獨立思考,樂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的觀點,并能議論聚合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有條理地討論自己的看法,形成獨立見解。
(三)語文課程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學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語文教材,在教學中進行多方面職業(yè)素養(yǎng)的滲透教學,從而為學生迅速成為高素質的職業(yè)技術人員奠定基礎。在本次課,我設計了學生朗誦散文詩、談閱讀心得體會的方式,發(fā)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這種課堂教學方式既鍛煉了學生口語表達、人際交往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景,力圖在最基本、普遍的意義上來探討人文經典,在這種氛圍中幫助學生發(fā)揮主體意識,結合各自的特點、需求,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加深對文學的理解,而不是機械地接受文學常識和教師見解。在本堂課中我采用分組學習的方式,一方面要求學生提前預習所學內容,帶著問題來到課堂,另一方面也通過同學之間這種相互合作的學習方式增進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協作、深入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合作探究式學習有利于鼓勵學生在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學會寬容與溝通,在智慧的相互激勵中,學生的精神、能力、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
在本次課教學設計中,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了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拓寬了學生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在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1]周春梅.“我就是一首詩”——現代詩教學手記[J].名作欣賞,2013.
[2]范果.工藝美術類高職院校語文模塊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