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久麗 李春華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 067000)
色彩愉悅感觀念與中國寫實油畫關聯(lián)性初探
敖久麗 李春華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 067000)
中國寫實油畫經(jīng)歷多年的發(fā)展,呈現(xiàn)當今的多彩紛呈的面貌。與廣大藝術家在油畫各大要素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息息相關,尤其是對色彩領域的貢獻對我國寫實油畫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色彩愉悅感觀念在中國寫實油畫中逐漸走向研究領域的主導,在中國寫實油畫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色彩的視覺愉悅感在中國寫實油畫中的應用近些年很多,有許多畫家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色彩;愉悅感;寫實油畫;作用;應用
人類對色彩的感知與人類自身的歷史一樣漫長,人類在生活中逐漸對色彩發(fā)生興趣,并產(chǎn)生了對色彩的審美意識。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已可見到原始人對簡單色彩的自覺運用,從中國各地出土的彩陶、帛畫到歐洲的拉斯科、阿爾塔米拉洞窟壁畫,古代的工匠們用極簡約的色彩筆觸創(chuàng)造了極其輝煌的人類文化。人們用美術、宗教、文學、哲學、音樂以及詩歌等形式來贊美色彩,表達色彩的美感以及色彩的意蘊,在建筑、雕塑、繪畫、設計等視覺藝術領域直觀地表現(xiàn)出色彩的美感。
色彩的愉樂感在于對比,美術藝術的魅力也在于此,色彩之間的差別如白相對與黑而言才是白、大相對與小才為大,冷色對暖色而言為冷、暖色對冷色而言為暖。色彩與色彩之間關系的加強即成對比,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關系減弱即為調和,它們是辨證的統(tǒng)一。同色相和不同色相的色彩都可以產(chǎn)生純度對比。高純度的色彩對視覺有強烈的刺激感,令人振奮:而低純度的色彩平淡柔和。純度對比的特點是增強用色的鮮艷感,即增強色相的明確感。色彩冷暖的對比越強,刺激力愈強:對比越弱,冷暖的傾向趨平緩。冷曖對比的因素給觀者有鎮(zhèn)靜、刺激、縮小、擴大等心理作用。這些基本的色彩規(guī)律在我國寫實油畫領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寫實油畫從學習西方到形成具有本國特色的個性化風貌,其色彩語言也隨之呈現(xiàn)多元化、個性化發(fā)展的特點。中國寫實油畫的色彩語言在80年代前,基本上是借鑒西方古典寫實油畫、印象派或蘇聯(lián)現(xiàn)實主義油畫的色彩表現(xiàn)方法,對色彩更多的是客觀上的再現(xiàn)和模仿,缺少個性化的體現(xiàn)。90年代開放的社會文化氛圍促使當代寫實油畫家們開始思考寫實油畫語言的個性化與多元化發(fā)展,他們將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將現(xiàn)實與心靈結合,創(chuàng)作出多樣化的寫實語言。其中,包含對色彩語言的積極探索,使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色彩語言也呈現(xiàn)各種各樣的風格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新古典寫實油畫、鄉(xiāng)土寫實油畫、新寫實油畫、超寫實油畫等都展現(xiàn)出獨居個性的色彩語言。
塞尚說:"只有當色彩達到和諧的時候,畫面的素描關系也就和諧了。"色彩在一幅作品中承擔著重要角色,色彩是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繪制一幅作品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和必要的條件之一。在寫實油畫呈多樣性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對色彩和諧的要求更加嚴格與多樣。色彩愉悅感的觀念已經(jīng)開始喚醒新一代的寫實油畫家。色彩在繪畫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并且起著重要的作用。每個人對它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它對塑造人物形象、描繪景物特色,起到引人入勝、增強作品環(huán)境氣氛的作用。在我國七、八十年代以前,對色彩的認識還處于相對較低的水準。在接受了西方油畫色彩的理念之后,尤其是繼印象派之后藝術流派的影響,色彩愉悅感觀念在中國寫實油畫領域的注入為中國寫實油畫提供更為廣闊的探索空間。一幅油畫作品,色彩搭配的和諧與否會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人們重視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到構圖的靈活把握再到色彩的和諧運用,廣大美術愛好者經(jīng)歷了很長的時間才達到今天的輝煌成就。造型與構圖似乎在八九十年代就被中國畫家們駕輕就熟,唯有色彩的研究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還需廣大的美術愛好者踏著前人的經(jīng)驗,承前啟后、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將寫實油畫的色彩課題追趕在世界的前沿。當今社會的寫實畫家很多都自己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和諧與愉悅感的追求越來越重視。樹立正確的色彩愉悅感觀念在寫實油畫中的意義非凡,它可以引導中國寫實油畫家朝著正確的方向行走。而不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朝著錯誤的路子越陷越深。
80年代以前的中國寫實油畫基本上借鑒與學習西方的古典主義油畫,色彩搭配借鑒室內光線的暗調子。法國印象派對色彩的研究影響了后來各國的藝術家對色彩搭配以及主觀色彩的研究。納比派的色彩表達更加強化了油畫愛好者對色彩的認知,也對色彩的研究方向給予正確的導向作用。從印象派以后,色彩的搭配組合越來越朝著和諧舒適的視覺感官方向發(fā)展,也影響了一批中國畫家,比如寫實風景畫家馬虹便是其中的一位。納比派的出現(xiàn)影響了我國很多藝術家對色彩的研究朝向極度和諧的思路越走越遠,這種對色彩愉悅感的追求不僅體現(xiàn)在寫實油畫中還體現(xiàn)在風景以及其他繪畫中對色彩的把握和追求上。這種色彩“愉悅風”在中國最初被表現(xiàn)派的畫家借鑒與運用,比如夏俊娜、申靈等,繼而影響到寫意風景畫中最后才在寫實油畫領域站穩(wěn)腳跟并將朝向更廣闊的領域發(fā)展。著名畫家郭潤文的寫實油畫始終堅持色彩領域的愉悅感官追求,他的作品《夢歸故里》很好的運用了黃色與室內暗褐色的色彩搭配,使整個畫面呈現(xiàn)在一種很溫暖的懷鄉(xiāng)的情景當中。寫實油畫家忻東旺的作品在色彩搭配的愉悅感運用上也呈現(xiàn)著一種進步的趨勢。在他的靜物作品表現(xiàn)白菜的色彩上也很有特點,畫家將白菜的綠色搭配表現(xiàn)出一種非常和諧愉悅的視覺感官境地。愉悅感在當今寫實油畫中雖然沒有被普及,但在大多數(shù)有識之士的畫作中展露風采。他們正在嘗試各種吸引觀眾眼球的色彩愉悅感表達方式。風景畫家張冬峰的油畫作品對色彩的愉悅感追求達到一種超凡的境地,使觀者容易產(chǎn)生如入仙壇的美妙幻境,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效果,與藝術家對色彩的美感追求有著莫大的關系。繪畫作品在社會的功能有很多,唯有從觀賞的角度出發(fā),才是當今社會背景下的藝術展現(xiàn)宗旨。觀賞的愉悅感要求隨境而生。這在歷屆的全國美展中看到色彩追求的路徑,尤其是最近的全國展覽,更體現(xiàn)出對色彩的高度追求。在風景畫家白玉萍的寫實風景作品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畫家對色彩美感的極大追求,似乎超越了同時代藝術家對色彩領域的追求,他對色彩愉悅感理念的應用達到一種開創(chuàng)性的狀態(tài),收到中國許多藝術家的追捧。
敖久麗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講師,藝術學碩士,研究方向:油畫研究。
李春華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系副教授,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油畫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