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榮 (阜陽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 236037)
生命的代價
——《騎馬出走的女人》中女主人公悲劇命運剖析
徐先榮 (阜陽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 236037)
表面上,《騎》講述的是一個白種女人離家出走的故事;在深層結構上,該作品反映的是二十世紀初由于女權運動的興起導致的女性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由此產(chǎn)生的新女性,但由于男權制文化和勢力浸染太深以致最終造成了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
女權運動;女性主體性意識的覺醒;悲劇
對歐洲文明的厭倦使勞倫斯決定離開英國前往西方漫游。應友人的邀請,1922年底,勞倫斯和夫人弗麗達到達美國陶斯并開始接觸到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勞倫斯對原始的印第安文化充滿熱情,“印第安人,阿茲特克人,老墨西哥-這些都使我心馳神往,并且使我著迷有幾年了。它們對我具有一種魅力和魔力”正是在這種身臨其境的游歷中,勞倫斯寫了像《騎馬出走的女人》(以下簡稱《騎》)等反映印第安文化的小說。在表面上,《騎》講述的是一個白種女人離家出走的故事;在深層結構上,該作品卻反映的是20世紀初由于女權運動的興起導致的女性主體性意識的覺醒和由此產(chǎn)生的新女性,但由于男權制文化和勢力浸染太深以致最終造成了女主人公的悲劇命運。
在《騎》中,勞倫斯塑造了一個無名無姓的白人女主人公,只稱其為“女人”或“她”。很明顯,這種無名的狀態(tài)意味著勞倫斯不想用她來指任何一個單個的女人,而是用來象征女性的普遍生存狀態(tài)。女人是一位資產(chǎn)階級的太太,生活安逸,家庭舒適。丈夫是一位礦主,比她大二十歲,靠自己的努力從過去的一無所有到掙了一份頗為殷實的家私,當然這份家私也包括他的妻子在內(nèi)。但是女人的處境并不妙,因為她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整天心神恍惚,“她的神經(jīng)慢慢開始出了毛病?!?/p>
究其毛病的根源,是由于男權制社會長期對女性的精神壓迫和控制造成的。在幾千年的男權制社會文化中,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等級制度。男人代表的是理性、權力和行動;女人代表的是情感、智力低下、順從和被動。因此,女人的職責被局限在家庭的狹小范圍內(nèi),“她沒有職業(yè),沒有能力,沒有個人關系,她連娘家姓都失去了,她僅僅是丈夫的‘一半’”。而《騎》中女人的丈夫也順理成章地把她看成是自己擁有的一份財產(chǎn)?!八阉畈卦谄嫱咄叩娜荷嚼?,就像那一帶所有的酋長那樣。他小心翼翼地守著她,就像對待自己的銀礦似的,那可真是了不得的。”“通行于西方法律體系中的‘已婚婦女法律身份’的原則使已婚婦女一輩子處于未成年人和有形財產(chǎn)的地位。她丈夫成了她的法律監(jiān)護人,因為一旦結婚,她便處在了與那些‘在法律上已經(jīng)死亡’的精神病者或白癡相同的地位,開始了受辱的進程。”因此,自然而然地,到了三十三歲上,女人除了體格之外,其他方面并沒有發(fā)生多大的變化,尤其是結婚后精神的發(fā)展被抑制住了,完全停止了發(fā)展。因此,這種無名和被動的家庭生活,使婚姻實際上變成了對她身心的一種折磨和摧殘。那么,長此以往,她的神經(jīng)出了毛病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男權制社會,人們普遍認為,女人的屬性是“智力低下,本能的或官能的滿足、原始的或孩童般的情感、想象中的性威力和喜好性事、安于現(xiàn)狀、聽從命運的安排、精于欺騙、掩飾感情等?!币虼?,婚姻是女人的唯一職業(yè),除了做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她別無選擇。因為她沒有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她只能過著依附男人的生活。在《騎》中,女人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單調(diào)乏味的生活,“她教育她的兒女,她監(jiān)督著充當她仆人的那些墨西哥男孩子?!边@就是她的全部生活。
但是,當歷史的車輪駛入二十世紀初時,隨著女權運動的蓬勃興起,婦女的命運開始發(fā)生了部分改變。到了1920年,有二十多個國家的婦女獲得了公民權和選舉權?!厄T》創(chuàng)作于1924年,女主人公的命運正是與這一時期的女權運動息息相關。美國是婦女運動的發(fā)源地,所以這位來自加利福利亞的女人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成為了時代的一名新女性。
在《騎》中,女人雖然幽居家中,但不時來訪的丈夫的客人卻讓她開闊了眼界,對外部世界有了一些了解,“她丈夫有時帶一些客人回家,其中有西班牙人,墨西哥人,偶爾還有些白人。”而她也被到來的一些青年紳士吸引住了。正是其中的一位青年紳士在她沉寂的心底掀起了層層漣漪。這位青年和她的丈夫談起了住在南面幽深山谷里的印第安人,引起了她的極大興趣。據(jù)說,那是一支叫奇爾朱人的部落,是全印第安人中最古老的,還保留著古代的宗教,用活人獻祭等。這使她感到極為震驚,她的女性主體性意識被突然喚醒:她意識到該做點什么,以擺脫這種無所事事的、屈從的和壓抑的生活。于是,她決定到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去探險,以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她覺得她命中注定了該到山里去,到這些無始無終、神秘莫測的印第安人的隱蔽的居住地點去遨游一番?!倍@一決定和行動,則悄然預示著她的悲劇命運的到來。
這位從未單獨出過門的女人,不顧仆人的竭力反對,毅然決然地騎著馬離開了家,興致極高地去未知的領域探險。此刻,她把男權社會給她的傳統(tǒng)角色安排拋之腦后,決意要做一名新女性。但是,女人選擇挑戰(zhàn)的領域難度系數(shù)像是很高,因為這些印第安人似乎不大容易接近,“他們當中有些是很野蠻的,從來不讓任何人接近他們,一見到傳教士就殺。連傳教士都去不了的地方,誰還去得了。”這里,勞倫斯用象征的手法,描述了女人即將進入男性的工作領域,而這個領域?qū)σ恍┠腥藖碚f也是望而卻步的。這就意味著女人的努力必將遇到重重阻力,且兇險難卜。
首先,她要克服自己的畏怯心理。作為一個長期依附于男人生活的中產(chǎn)階級女性,習慣了男人和家庭給她提供的保護,當要獨自面對一切時,心里未免有些恐懼和茫然,“她已經(jīng)有兩個晚上露宿在外,覺得筋疲力盡,一想到夜晚的來臨就感到害怕。她不知道自己在上什么地方去,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去?!彼乃枷肷踔涟l(fā)生了片刻的動搖,“她要是還剩下一點意志力的話,她便會撥轉馬頭,回到村子里。到了哪兒她便有人保護,有人送她回家,回到她丈夫那兒去?!逼浯危谂c男人們打交道時,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在路上,她遇到了三個奇爾朱人印第安人,并隨他們一道到他們的部落去。當其中的一個印第安人不停地鞭打她的馬,使她顛簸得難受時,她憤怒地呵斥道,“‘告訴那個家伙,別再碰我的馬,’她大聲說?!钡?,那個印第安人非但沒有聽她的話,反而在馬屁股上又打了一下,使馬顛簸得更厲害了,女人只能束手無策。當他們到達目的地時,女人同樣經(jīng)歷了屈辱的過程。當年輕的卡西可(酋長)拿來印第安人的衣服要她當眾換上時,她斷然拒絕,“‘你們男人全部走出去,我就換,’她說?!钡腔貞囊蟮膮s是更加粗暴的對待,站在門邊的兩個男人很快走過來,猛地抓住她的胳膊,讓她站定。接著,兩個老人拿著鋒利的小刀麻利地割開了她的衣服,瞬間使她體面盡失??梢哉f,剛到那兒,這些印第安人就毫不留情地給了她一個下馬威。女人千辛萬苦地逃離家庭的束縛,本意是想追求自由,實現(xiàn)自我,可是不由自主地她又落入了印第安人的控制。在與這些人日后的相處中,更是時時感到他們的不友好和敵意,“他們的黑眼睛在凝視著她的時候,眼睛深處另有一種眼神,兇猛,殘酷,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他們覺察到她在注意他們,他們立刻便以微笑來掩飾過去。可是她已經(jīng)看在心里了?!币虼耍M入的這個新領域,給她帶來的是更多的束縛和壓抑,只有在她喝了印第安人給她的帶有麻醉性質(zhì)的藥草飲料后,她才有了些許美好的感受和幻想,“她的感官便被釋放出去……這是一種滲入萬物的更加崇高的美與和諧之中的絕妙的感覺。”
勞倫斯畢生致力于研究男女之間的關系。他主張,最道德的男女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男人忠于自己的男子漢之道,女人忠于自己的婦道,從而讓男女之間的關系自然而然地形成。因為,對各自雙方來說這就是生命?!眲趥愃沟乃枷敕从沉四袡嘀粕鐣永m(xù)了幾千年的男女在各自領域的分工。而在《騎》中,這位女人盡然“不守婦道”,走進男性的領域,公然向男權制挑戰(zhàn),顯然是“大逆不道”,因而勢必引起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對她進行討伐。最終“她那種獨立不羈的,帶有強烈的個人因素的女性氣質(zhì),將被重新消滅;而那些巨大的原始象征將再一次高高聳立在女性的被征服了的個人獨立性之上。她那種有教養(yǎng)的白種女人所具有的鋒芒和顫抖著的,神經(jīng)質(zhì)的自我意識將被重新摧毀,女性的氣質(zhì)將被再一次拋入超越性別,超越個人激情的巨流之中?!?/p>
因此,這次新領域的探險給女人帶來的是深深的絕望,她此刻明白,只要男權制度還存在,她就無路可逃,她的命運也還會和從前一樣,死氣沉沉,沒有希望。由于極度的心灰意冷,她最終悲哀地走上了印第安人的祭壇,走向死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八?,她是一個犧牲品……但是,她并不在意。她愿意。”
在20世紀初期,女權遠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由于男權制社會的傳統(tǒng)勢力還過于強大,以及女性自身的力量和經(jīng)驗尚有不足,因此,婦女在謀求自身的解放和出路時,難免會有阻力,會有失敗。而《騎》中的女主人公在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時,只是靠著滿腔的革命熱情,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只有和男人一樣接受公平的教育機會,實現(xiàn)經(jīng)濟上的獨立,并積極參與到公共事務中去,女性才能完全獲得自身的獨立和解放,才能真正建立一個男女平等的和諧社會。
1.馮季慶.勞倫斯評傳[M].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2.陸錦林.勞倫斯作品精粹[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3.[美]凱特?米利特.宋偉文譯.性政治[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4.D.H.勞倫斯 勞倫斯文藝隨筆[C].黑馬譯.漓江出版社,2004.
徐先榮,阜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