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向榮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前熱身法、情景教學法、設疑教學法、懸念教學法、模仿表演法、對比教學法有效組織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3-025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68
如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組織教學呢?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一些英語課堂教學的方法,現(xiàn)總結(jié)如下。
一、課前熱身法
(一)語言技巧類
教材中有現(xiàn)成的“繞口令”——“Listen and chant ” 或“Read and chant ”。自己先讀或播放錄音磁帶,然后讓學生跟讀,等學生會念后,教師一口氣讀數(shù)次,并在學生的一片驚嘆聲中突然停止,說:“It's your turn now .”學生一定躍躍欲試,情緒高漲。
也可利用近期的知識,編成押韻的順口溜在新課前誦讀和背誦,如時間表達法可用以下口決:
表達時間不用愁,見幾讀幾順口溜。
整點 o'clock加在后,1~9分可加“O”;
另一方法別遺漏,half , a quarter , past , to 。
分在前,點在后,half 表示半個鐘頭,
30分之內(nèi)的時候,用past 連接便足夠;
30分之外真叫逗,分鐘先用 60 扣,
點鐘加1 來拼揍,中間用 to 連住嘍。
a quarter 用于特殊點,15與45要吃透。
(二)視聽欣賞類
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讓學生課前欣賞歌曲、動畫片段,用豐富的視聽教材刺激學生的感官,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復習介詞的用法時,我將事先做好的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同學們:一棵大樹為參照,然后以動態(tài)效果在樹的各個方位依次出現(xiàn)貓呀、狗呀、花呀、蘋果呀、小女孩呀,在動畫播放的同時配上滑稽的聲音,使學生開懷大笑,尤其是貓慢慢移近耗子時,同學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介詞in , on , under , behind , near 的用法躍然圖上。
二、情景教學法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需要,給學生設置一個切實可行的、恰如其分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學會交流,在交流中掌握課文內(nèi)容。如教學Can you help me?時,裝作慌慌張張跑進教室,故意把錢包丟在地上(前排同學能看見的地方),上課后裝作找東西,“Where 's my purse? I cant' t find my purse. ”走到一個同學跟前,“Can you help me? ”同學們都很著急,幫著找……我趁機教學“Can you help me ”等句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引入課文,一方面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學生在情景中理解知識就容易多了。
三、設疑教學法
即用設疑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心理學認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思維。教師結(jié)合新授內(nèi)容精心設計一些疑點,以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上,我感觸最深的是將課文變聽力時,為學生設計一些疑問。 ”這樣,帶著問題去聽,更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參與意識,更加投入地進行下一步訓練。
四、懸念教學法
得體的懸念是一種興奮劑,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設下懸念,能激起學生破疑欲望,激起他們尋根探源的求知欲望。如講到An American Boy 時,我是這樣處理的,“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about an American boy called James. His parents love him and he was happy. But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 boy. They were very sad . Do you know what was wrong with him?”這樣,給學生設下懸念,他們就會更加關注文中人物的命運,當他們讀到最后“James could see. How happy everyone was ! ”時,他們的心就如同一塊石頭落地,在情感上產(chǎn)生了共鳴。
五、模仿表演法
在處理一些情景生動的對話課時,我常采用讓學生創(chuàng)造表演的方法,以此來深化對話內(nèi)容,達到現(xiàn)場交流的效果。如警察沒收司機駕駛執(zhí)照的一系列對話,在學生熟悉內(nèi)容后,三人一組進行模仿表演,模仿圖中動作和錄音中的語音語調(diào),學生情緒很高,爭著表演,尤其想當警察,盡管這個角色每一幕都有好多臺詞,表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可是同學們表演得很逼真……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把英語學習行為變?yōu)樽匀坏慕涣骰顒樱岣吡怂麄儗嶋H運用英語的能力。
六、對比教學法
這一點相信每位老師都深有感觸,在講到人稱代詞和物主代詞的用法時,我采用的是表格法對比,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表格如下:
學生通過表格縱橫對比,初步了解兩種代詞的分類與每種人稱的詞形變化。然后留下其中任意一行,進行競賽,考查學生記憶能力,結(jié)果與預期效果一致。但是如何應用呢?
總之,英語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它涉及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交際學等學科的教學實踐活動,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總結(jié)、不斷深化,才能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有效,富有教育意義。要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點討論,少一些講解;多一些創(chuàng)造,少一些機械模仿;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這樣,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整體素質(zhì)才能進一步提高。
[責任編輯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