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程
在各大門戶網站社會新聞里呆得越久,你越會同意余華所說的——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充滿著荒誕。有時候,不得不佩服荒誕制造者們的腦洞之大。
廣西民族大學附屬中學最近給家長下發(fā)短信,要求學生們留短發(fā),主要是針對留長發(fā)的女生。學校稱短發(fā)可以減小運動阻力,提高體育中考成績。減小運動阻力的思路與當年奧運會上的鯊魚皮泳衣異曲同工。只不過,當時就有很多國家強烈譴責鯊魚皮泳衣違背公平競爭精神。那該校女生一溜短發(fā)參加體育中考,會不會被其他學校長發(fā)女生視為不正當競爭呢?假如又一個學校女生一狠心全剃了光頭,短發(fā)的又會不會譴責其違背公平競爭原則呢?
有些人對荒誕習以為常,以至于運用起來得心應手。前幾天,江西省高院門前就有一批頭戴各色安全帽的“討薪”打工者,搬來桌椅抄黨章。光是想象這個畫面,是不是覺得荒誕至極?在博得網絡關注、輿論嘩然的第二天,劇情反轉。原來這是一家公司為逃避巨額債務,雇人進行的非法鬧訪活動??纯?,為了一己私利,對于荒誕的運用,他們是多么的嫻熟,以至于讓人疑慮荒誕是否已經深入到他們的骨髓中。
荒誕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看世界的眼光荒誕化,甚至無法看見事情本身。不久前,河北的尚某駕駛挖掘機經過一個養(yǎng)雞場時突然急剎車,巨大的剎車聲令幾十只蛋雞當場“死于非命”,接下來的幾天還有蛋雞陸續(xù)死亡,產蛋量也跟著下降。最終法院以噪聲污染責任糾紛案,判處尚某賠給養(yǎng)雞場5540元。雖然荒誕,但這就是事實。
其實,荒誕本身并不荒誕,只是異于常識。有過那么多背景故事、沾染了那么多的功利,才讓人覺得荒誕?;恼Q的本來面目,有時不失為挑戰(zhàn)世俗的一種方式。
浙江大學120年校慶,第一號校慶公告全由文言文寫成。在快餐文化橫行的今天,要求讀者慢下來靜心品味,是不是挑戰(zhàn)?還有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yè),從2008年創(chuàng)立至今每年畢業(yè)生都只有一個,已經“六代單傳”。這份堅守,是不是對社會慣性認識的挑戰(zhàn)?
幾個月前,黑龍江一名實習護士在外偶然遇到一名男子暈倒,隨即連續(xù)25分鐘實施心肺復蘇成功救人,而一般男大夫做10分鐘就得換人。護士的壯舉招來伯樂,當?shù)亓謽I(yè)局職工醫(yī)院未經筆試面試直接錄取她為急診科護士。這在一些人看來似乎有點荒誕,但林業(yè)局這種引導向善、人盡其才的本意,確實“荒誕”得大快人心。
存在即合理。所有看似荒誕的事情,都有其現(xiàn)實的理由。比如挖掘機之于噪音、“六代單傳”之于堅守。有些理由需要批判,有些則值得鼓勵。如何分辨,就請通過在這荒誕世間的歷練,成就一雙慧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