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佐拉·尼爾·赫斯頓的《他們眼望上蒼》,是黑人女性在種族和性別歧視雙重壓迫下自我實現(xiàn)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圣經(jīng)“約拿”情節(jié),以珍妮的三次婚姻為載體,逐步解析珍妮理想女性話語權(quán)的實現(xiàn)歷程。通過不斷的探索反抗和意識覺醒,珍妮最終獲得尊重,實現(xiàn)自我。
關鍵詞:需求層次;“反約拿”情結(jié);自我實現(xiàn)
《他們眼望上蒼》是黑人女性在種族和性別歧視雙重壓迫下自我實現(xiàn)的成功典范,是黑人文學中第一部充分展示黑人女性內(nèi)心女性意識覺醒的作品。赫斯頓出生于美國黑人小城伊頓維爾,種族的歧視和壓迫使赫斯頓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式將對黑人民族和黑人文化的愛與理解反映出來。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人類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類:生理、安全、歸屬、尊重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珍妮通過三次婚姻分別實現(xiàn)了不同層次上的需求。在需求層次不斷滿足的過程中,珍妮在反抗與斗爭,其女性意識也在覺醒,“反約拿”情結(jié)在珍妮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釋讀
需求層次理論源于行為科學理論,由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馬斯洛根據(jù)人類發(fā)展進程將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成五大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其中,生理、安全和感情上的需要屬于最基本的人類需要,也是人能夠生存下來的基本保障。這些需求通過外一定的部條件是可以實現(xiàn)的。而后兩者,即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則是高級的,它們是人類在滿足基本生存之后的內(nèi)心情感需求。如果說前兩者是物質(zhì)需求,那么后兩者則是精神需要。五種需求貫穿于人類發(fā)展史,是人類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
2 “反約拿”情結(jié)
“約拿”情結(jié)是也是馬斯洛提出的,其源于圣經(jīng)?!凹s拿”是圣經(jīng)舊約里的一個渴望得到神的差遣的猶太先知。有一天,神讓他去宣布赦免一座要被罪行毀滅的城市——尼尼微城,他卻逃跑了。神的力量四處尋找他,最后懲罰了他,讓一條大魚將他吞沒。經(jīng)過不斷的猶疑,他知道悔改,完成了使命?!凹s拿”是指那些期待能夠成長而又害怕成長的人,他們往往選擇逃避。這里的“反約拿”情結(jié),恰恰是對這種恐懼的挑戰(zhàn),即敢于正視困難并挑戰(zhàn)命運。這里,敢于挑戰(zhàn)的主人公是小珍妮,她渴望得到幸福、自由、平等且受尊重的理想愛情。三次婚姻,最終讓珍妮在反抗中實現(xiàn)自我,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反約拿”。
3 需求層次發(fā)展中珍妮的“反約拿”情結(jié)重現(xiàn)
3.1 與洛根婚姻中的“柴米油鹽”
與洛根的婚姻是祖母南妮的一手安排。作為過來人的祖母飽受現(xiàn)實的折磨,她深知“白人是一切的主宰……白人扔下?lián)咏泻谌四腥巳ヌ?,他挑了起來,因為不挑不行,可他不挑走,把擔子交給了家里的女人。就我所知,黑女人在世界上是頭騾子”。南妮道出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黑人婦女遭受著種族和性別的雙重壓迫,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因此,她想保護珍妮。無法改變種族和性別,但可以追求基本的物質(zhì)保障,南妮因此看中了有田地和房產(chǎn)的中年洛根。
和洛根的生活里有“咸豬肉”,珍妮可以衣食無憂,第一次婚姻實現(xiàn)了其生理需求。然而,與洛根的婚姻并沒有讓珍妮感受到她渴望的愛情。洛根無法理解珍妮世界里的愛情和婚姻,更不能在精神和肉體上滿足她。洛根是一個物質(zhì)主義者,珍妮如他的房子和土地,是一頭干活的騾子。珍妮明白了這樣的婚姻里不存在愛情,于是她選擇放棄。珍妮毅然“解下圍裙”,和喬去追尋她視野中的“地平線”。她敢于放棄安逸的生活,和喬去遠方選擇未知的明天,這是對命運的挑戰(zhàn),對恐懼的反抗。第一次“反約拿”情結(jié)在珍妮身上得以展現(xiàn)。
3.2 與喬婚姻中的心靈歸屬
與喬的婚姻讓珍妮開拓了一片新天地。喬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他想帶領黑人走出貧困,建設新城。來到黑人的聚居地,珍妮不用遭受種族歧視的眼光,他們有著共同的喜好、文化和價值觀。喬是愛珍妮的,他懂得欣賞身邊這位美麗的姑娘,并珍惜她,珍惜她的秀發(fā)。他想給珍妮貴夫人的生活。在這里,珍妮得到了心靈的歸屬,找到了愛和種族文化的歸屬感。
然而這種愛又是狹隘的,喬有著根深蒂固的大男子主義思想,不能平等地對待珍妮,而是要珍妮保持沉默、順從。他限制珍妮的聲音,認為女人的位置應該是在家里。喬命令她把頭發(fā)束起來。在父權(quán)制二元對立的壓迫下,珍妮成了喬用來炫耀的附屬物,沒有自己的聲音。珍妮感受不到自己作為獨立女性的自由存在。在“反約拿”情結(jié)的催使下,珍妮開始了第二次反抗。她訓斥喬的自私和霸道,像窒息了很長時間的火山,猛然間爆發(fā)。她犀利的言語像一把利劍,給了這個傲慢的男人致命一擊,打碎了他的虛榮心和所有權(quán)威。珍妮的聲音讓她獲得了尊重。
3.3 與甜點心婚姻中的精神解放
喬死后,珍妮獲得了解放,和甜點心的浪漫愛情是珍妮真正自我的開始。甜點心沒有錢、沒有社會地位,但有對珍妮的用心與尊重。他會花心思在珍妮身上,講趣味故事給珍妮,鼓勵珍妮和他一起勞動,享受快樂。在這里,珍妮和甜點心是平等的,他們有著共同的價值觀和人生追求,珍妮第一次找到了自我,感受到作為一個獨立女性,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自由存在。珍妮穿上工裝,靠自己的勞動為幸福努力,“反約拿”情結(jié)第三次得以體現(xiàn)。珍妮第一次感受到平等、自由、受尊重的愛,這正是她梨樹下幻想的自由愛情,甜點心能給她。此時的珍妮終于獲得精神的解放。然而美好的生活才開始又即將結(jié)束,珍妮苦苦追求到了幸福又親手將其毀滅。第三次婚姻又破滅了,但是珍妮是成功的,她獲得了心靈的解放和自由。
4 “反約拿”情結(jié)下珍妮理想女性話語權(quán)的實現(xiàn)
三次婚姻后,珍妮穿著工裝回到了家鄉(xiāng)。表面看似失敗的婚姻實則滿足了珍妮不同層次的需求?!胺醇s拿”情結(jié)使珍妮從一個情竇初開、愛幻想的小女孩變成一個自尊、自愛,敢于同男性作斗爭的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下,珍妮為女性實現(xiàn)自我爭取了話語權(quán)。珍妮幻醒了一代黑人女性的女權(quán)意識,在黑人文學中女性形象的創(chuàng)造上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程錫麟.赫斯頓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 馬斯洛(美).動機與人格[M].許金生,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3] 馬斯洛(美).馬斯洛人本哲學[M].成明,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 佐拉·尼爾·赫斯頓(美).他們眼望上蒼[M].王家湘,譯.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0.
[5] 彭兆榮.文學與儀式:文學人類學的一個文化視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 Walker,Alice .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Womanist Prose[M] . San Diego:Harcourt Brace,Inc,1984.
[7] Zora Neale Hurston. Their Eyes Are Watching God[M] . J.B.Lippinott,1937.
作者簡介:王珊珊,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