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丹
(河南大院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談夏加爾《生日》簡化的藝術效果
馮丹
(河南大院藝術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摘要:當某件藝術品被譽為具有簡化性時,人們總是指這件作品把豐富的意義和多樣化的形式組織在一個統(tǒng)一結構中。阿恩海姆解釋了簡化并非單純的簡單,它是指某個樣式中包含著很少的幾個成分,而成分之間的關系很簡單。因此,它有著與簡化對應的“復雜”。對于藝術品來說,最低度的復雜性與豐富性必不可少。只有遵循這個規(guī)律,才能創(chuàng)作出審美的效果。從而更真實準確地表達自身感受,創(chuàng)造出精神上單純樸素的作品。
關鍵詞:夏加爾;藝術語言;簡化
魯道夫·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指出:“簡化”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意思,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簡單”。這里所說的簡單,主要是從量的角度去考慮,其反義詞是“復雜”。但是,藝術領域里,“簡化”具有某種對立于“簡單”的另一種意思,被看作是藝術品的一個極重要的特征。典型的兒童畫和真正的原始藝術一樣,大都因為運用了極為簡單的技巧,而使它們的結構整體看上去很簡單。然而,那些風格上比較成熟的藝術便不是這樣了,即使它們表面上看上去很“簡單”,其實卻是很復雜的。
馬克·夏加爾(1887年-1985年)俄國畫家。是現代繪畫史上的偉人,游離于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流派的牧歌作者。他的畫中呈現出夢幻、象征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實派”一詞就是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
《生日》創(chuàng)作于1915年。是對畫家婚后幸福生活的描繪。畫家運用超現實的夢幻手法表現生日的一個夢境:畫面上出現的畫家本人和愛妻心醉神迷地飄浮在空中,當帕拉手捧鮮花走過來時,他們熱烈地相吻。以人物黑色禮服、黑褲子與紅色的地毯、桌子臺布等相配造成一種熱情而溫暖的愛的氣氛。他喜歡美麗的色彩和離奇的畫面。
畫面充滿了兒童畫般天真浪漫的趣味性,畫中人物形象具有簡約的特性,人物的面部結構及表情并未做客觀理性的描繪,肢體語言及服裝配飾的處理上同一,有些類似原始人物繪畫的表現,側重心理上對人物形象整體特征的把握。左邊的長方形紅色桌子,上面的食物和器皿擺放成平行四邊形與桌子形成了幾何圖形的對比。桌旁的三條腿的小凳子似乎是作者放棄了透視,營造了一種舒適感。黑色的凳面接近正圓,同時與圓的器皿圓的面包成穩(wěn)定的三角形,構成相似的連續(xù)性從而達成一種秩序。另外黑色的凳面與黑色人物相襯托,使色彩效果和諧同一,而且?guī)е屠枇Ⅲw派的幾何圖形的意味。畫面中的兩扇窗戶由線條組成的平面呈現,沒有色彩僅有黑與亮灰表現其體塊。作者運用大量的方形與圓形的物體,是結構主架簡約而不簡單充滿趣味性。畫面的上部分主要是一些藍綠冷色調,下半部分是大片的紅色,畫面中間身著黑色服飾的男女主人公使兩部分融為一體。夏加爾拋棄了形體分解而采用色面分割的手法,畫面中隱藏了自身的立體式,以平面的形式,單純的色彩,使畫面洋溢奇異的幸福感。
在一件成熟的藝術品中,所有的東西看上去都彼此相像,這種相似性并沒有掩蓋這些事物的本質,而是在服從偉大藝術家所掌握的那種統(tǒng)一力量的同時,把每一件事物再現出來。阿恩海姆解釋了簡化并非單純的簡單,它是指某個樣式中包含著很少的幾個成分,而成分之間的關系很簡單。因此,它有著與簡化對應的“復雜”。對于藝術品來說,最低度的復雜性與豐富性必不可少。
在繪畫藝術不斷變化的歷史過程當中,從原始藝術到現在的繪畫藝術都存在著以簡化為特征的語言表達方式。這種繪畫中的簡化方式在不同的時期和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背景下,也呈現著不同的樣式和特征。美術史中那些傾向于具象和抽象之間,特別是簡化較為鮮明的作品,對畫面中的構圖、色彩、以及技巧都服從在藝術家的高度統(tǒng)一的簡化力量之中。簡化是一種歷史進程,由復雜到簡化,由寫實到寫意,由具象到抽象的這一過程,不是僅憑“無意識”或“內在情感的外化”就能夠解釋明白的。簡化的過程,實際上包含兩種相反的過程:從外象看,它是由繁到簡,即由模仿到再現到抽象;而從內容和象征意義上講,它卻是從簡到繁。或者說,從簡單的信息傳達復雜的思想的表露,從天真到成熟,繪畫是不斷簡化的過程,并且,簡化手段在每一次繪畫的革新中都起到過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繪畫作品都是高度提煉簡化的產物。同時,在面對繪畫和理論多元化的時代的影響下,簡化也是繪畫者的心態(tài)的梳理和調整的手段,排除過多的干擾,從而更真實準確地表達自身感受,創(chuàng)造出精神上單純樸素的作品。
夏加爾的《生日》,粗看似乎是由繁到簡,由再現真實到抽象。細看之下,從它所含內容和象征意義上講,卻是由簡到繁,或者說是由簡單的畫面?zhèn)鬟_了不簡單的信息和思想。夏加爾稱自己的藝術是“心理的寫實”,他描繪的不是物體的外觀形象,而是心理感受的世界,他突破時空的限制,多種形象同時出現于畫面。他的藝術就像童話般的綺麗,是夢境中的故事。每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都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一切原來為人們所熟悉的事物,都具有某種人們從來未見過的外表。這個新奇的外表,并沒有歪曲或背叛這些事物的本質,而是以一種扣人心弦的的新奇性和具有啟發(fā)作用的方式,重新解釋了那些古老的真理。因此,由藝術概念的統(tǒng)一所導致的簡化性,絕不是與復雜性相對立的性質,只有當掌握了世界的無限豐富性,而不是逃向貧乏和孤立時,才能顯示出簡化的真正優(yōu)點。
參考文獻:
[1]《藝術與視知覺》,魯道夫·阿恩海姆.
[2]《藝術發(fā)展史》,貢布里希.
[3]《論簡化》,貝庫爾特·貝德特.
[4]《繪畫與簡化》,巴欣盛.
[5]《夏加爾的藝術風格研究》,劉巖.
[6]《夏加爾的繪畫藝術研究》, 張君.
[7]《內容與形式—解讀夏加爾的藝術》,吳珊珊.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28-01
作者簡介:
馮丹(1990-),籍貫:湖南張家界。河南大院藝術學院。研究方向: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