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應剛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是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質(zhì)量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轉(zhuǎn)變師生角色、豐富教學形式、講究語言藝術、增設實踐教學等方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學
在素質(zhì)教育改革背景下,積極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不僅是學科建設的需要,更是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會他們正確的書寫習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語文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有很好的奠基作用,積極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能夠從根本上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學生主體性不夠,教學參與不足。
學生主體性不足,教學參與不夠,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盡管素質(zhì)教育改革提出已久,但是在很多語文課堂上,教師依舊是教學的核心,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第一,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往往按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走,學生不參與教學討論,造成師生間的隔閡;第二,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課堂討論不足。在很多語文教學課堂上,灌輸式教學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師生之間無法做到有效互動和交流,因此學生的心聲往往得不到最有效、最真實的表達,從而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提高。
2.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單一。
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手段主要包括講授、示范、練習等,在基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上并沒有足夠的改進空間,仍然單一死板,沒有充分按照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率。死板單一的教學模式與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階段特點不相符,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探索的興趣、學習的激情及開發(fā)智力的誘因,以至于小學語文課堂效果不盡如人意。
3.對多媒體的應用處于起步階段。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白板及智慧課堂的結(jié)合應用是目前我國最熱門的課題,這個課題的研究代表最先進的教學領域?qū)萍嫉膽?。但是這個課題只是在小范圍內(nèi)進行,并沒有切實地在大范圍中進行,并且偏向理論層面,沒有將智慧課堂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對于多媒體的應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除了PPT展示、視頻播放等功能外沒有其他靈活多變的特色應用。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1.轉(zhuǎn)變師生角色,營造和諧氛圍。
教師的形象及自身特點的定位決定了整個課堂的氣氛。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結(jié)構(gòu)的特點,教師應該形成最適合小學生接受知識的角色定位。和諧輕松的環(huán)境是最有利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環(huán)境,因此,教師應該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切忌嚴厲死板的教學模式,對于一些枯燥的課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講解自學的知識,以便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2.豐富教學形式,增強教學效果。
教學模式的多樣化直接影響小學生的上課效果,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有趣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效果,從而做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對此教師應該善于利用智慧課堂這種新型的多媒體教學應用技術,增加教學途徑,增強教學效果。學校應該多增加一些相關技術培訓,使老師排除障礙,熟練地應用智慧課堂與交互式白板。
3.講究語言藝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師是一種社會角色,充當著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角色,但是站在講臺上時,教師應該化身為演員,通過語言、肢體的表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語文教師來說,語言藝術的應用是相當有必要的。例如,在讀課文的時候,讀到對話時應該盡可能地轉(zhuǎn)變聲音質(zhì)感,讀出人物的特點,從而引起學生對本篇課文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的提高勢必會帶動學習效率的提高。
4.鼓勵學生全面參與,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個教師能夠?qū)⒔滩奈谋俱@研得又深又透,講授時又是那樣的抑揚頓挫,時不時會引來學生的哄堂大笑和嘖嘖稱贊,時不時會讓學生驚呼:語文老師真了不起。應當說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新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們應當反思這樣的精彩。這是地地道道的精彩嗎?當然不是。這不是學生的精彩也絕對不是我們所崇尚的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課堂魅力,竊認為語文課堂魅力的實現(xiàn)需要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xiàn),而且應當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都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
5.增設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吸收。
學習效率一方面包括對新知識的掌握速度,另一方面包括對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快慢程度,還要通過各種實踐教學活動,檢測學生對語言的掌握情況。比如舉行“你劃我猜”的游戲,將所學成語作為內(nèi)容,在娛樂過程中檢測學生對成語的掌握情況。
三、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是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質(zhì)量的關鍵。通過轉(zhuǎn)變師生角色、豐富教學形式、講究語言藝術、增設實踐教學等方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學習動力,從根本上增強語文教學效果,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魏周和.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途徑[J].甘肅科技,2014(09).
[2]郁金星.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0).
[3]陳燕清.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J].好家長,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