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娥
摘 要: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促進小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小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積極挖掘小學生的潛力,促進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使小學生擺脫對語文教師的依賴。本文主要分析利用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0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032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發(fā)揮主導作用,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為小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以此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語文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無法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成績,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學習技巧的指導;語文教師缺乏責任心,教學偏向優(yōu)等生等等,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語文教師個人素養(yǎng),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拓展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根據(jù)筆者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主要分析冀教版小學語文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 激發(fā)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才能夠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認知水平,使小學生達到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在實施新課改以后,對小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更嚴格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給小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鍛煉小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幫助小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從而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比如,講冀教版小學語文《黃山奇石》時,教學目標是要求小學生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對黃山奇石的贊嘆,并通過看圖體會黃山石的奇妙,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在課堂上我擺脫了“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充分創(chuàng)新,大膽改革。我通過大屏幕給學生展示了黃山奇石的圖片,以及游客游覽黃山時的視頻等,讓小學生對黃山有感性的認識;然后讓小學生拿出圖畫本,把自己想象中的“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畫出來,在班級中進行繪畫交流,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讀課文、課件演示等多種形式,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引導小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積累豐富的詞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 指導學習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重視小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因此,要對小學生學習全過程進行有效的指導,幫助小學生快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綜合訓練,語文教師需要利用這部分內(nèi)容積極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小學生能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于冀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精讀課文,我會讓小學生自主閱讀,明確閱讀的要求,找到課文的中心思想和值得借鑒的地方,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感,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冀教版小學古詩《游園不值》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作品。詩人以探出墻外的紅杏引導學生想象滿園的春色,構思奇巧,耐人尋味。古詩由于與現(xiàn)代生活相隔較遠,小學生在學習起來難以理解。我首先進行范讀,糾正讀音,確保小學生熟練掌握字詞,然后讓小學生大聲地朗讀古詩,注意停頓和語調(diào)。在講解古詩時需要逐字逐句,面向全體小學生,我設計了自主探究的問題:“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學們,你們找找作者游園看到了那些事物?”學生經(jīng)過思考后回答:“蒼苔,紅杏,柴扉?!?/p>
三、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培養(yǎng)自主意識
在新課程背景下,情境教學法逐步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好感,還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自信心和審美能力,促進小學生身心活躍和思維開放。在設計教學情境時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以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探究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還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給小學生提供開放性的課堂氛圍,構建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葉圣陶先生說過:“學習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庇纱丝梢?,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
比如講冀教版小學語文《桂林山水》時,全文以“總—分—總”的結構,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要通過自主朗讀、理解、搜集、欣賞、品味、感悟文中的精美佳句,使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品味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我讓小學生自己去搜集整理關于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并且在課堂上交流。然后我創(chuàng)設情境:“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東北部,奇峰突起,怪石崢嶸,江流彎轉(zhuǎn),巖洞幽深,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做導游,我們?nèi)ヮI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边@樣就激發(fā)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nèi)橥度胝n文學習。
四、 課外拓展實踐,增強綜合實力
語文教學需要做到課內(nèi)教學與課外拓展相結合,利用實踐的機會提升小學生的綜合實力。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使小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因此,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小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了形式多樣的課外拓展活動,比如組織小學生背誦古詩,教師說出古詩的上一句,要求小學生背出古詩的下一句,或者教師說出古詩的下一句,讓小學生說出古詩的上一句;帶小學生到操場上或者公園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促進小學生的情感共鳴,為小學生作文寫作提供素材;提倡小學生成立語文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師安排的語文實踐任務,達到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目標。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需要語文教師進行嘗試和探究,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
參考文獻:
[1] 戴曉麗.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7).
[2] 羅仁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2015(6).
[ 責任編輯 張亞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