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鳳娟
摘 要:通過平時對低年級學生的觀察了解,發(fā)現(xiàn)小學低段的學生都喜歡看繪本,于是嘗試在小學低段美術教學中適時加入繪本教學模式,讓繪畫和繪本相結合,更加激發(fā)小學生的繪畫興趣,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運用適當?shù)膭?chuàng)作手法表現(xiàn)與他們生活經驗相關的故事、思想、情感及價值觀。
關鍵詞:美術;繪本;繪畫
繪本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通過繪畫和文字兩種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織,互動來說故事的一門藝術。繪本“快樂畫”巧妙地使用故事方式引入,讓他們感悟美術、熱愛美術,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使其愿說愿畫,樂說樂畫。
一、首先教會學生臨摹
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最初學畫畫,都是從簡單的臨摹開始,因為我認為臨摹繪本是學習繪畫技巧的重要手段,掌握臨摹的基本方法,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為了讓繪本教學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事先鋪墊:這個繪本會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畫家會用哪些顏色;用什么材料上色等。在講述過程中,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生自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畫面上,紛紛感受到畫面的色彩和紋理,等到他們臨摹時,學生已經能基本掌握畫面的繪畫特色了。
二、為繪本的“留白”補畫
繪本圖畫中“留白”,就是說繪本中的圖畫,是延展的、跳躍的、活動的圖畫,能引領學生走進故事情境,蘊含了文字無法表達的語意。如果我們引導學生仔細讀圖,展開想象,給畫面補充內容,可能會收獲別樣的精彩。
三、自主創(chuàng)作
繪本一般篇幅都比較短,讀完之后總讓人回味無窮,浮想聯(lián)翩。有些故事在精彩處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我啟發(fā)二年級的學生尋找書中的亮點,就是小藍與小黃重疊融合成了綠色,這和相伴二年級美術教材上的《三個好伙伴》相吻合,紅、黃、藍三原色會調出其他顏色。學生紛紛贊嘆三原色是小魔術師,真神奇!隨后在作業(yè)中我啟發(fā)學生:小藍和小黃抱在一起出現(xiàn)了小綠,你還能讓誰抱在一起呢?學生馬上嘰嘰喳喳地說過不停:黃黃和紅紅、紅紅和藍藍。接下來學生創(chuàng)作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自從開展讓“繪畫與繪本牽手”活動以來,學生領略到了世界各國的知名插畫家們的作品,他們的情感受到熏陶,藝術審美能力不斷發(fā)展,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美術素養(yǎng)。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