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
2016年4月,一輛碩大拉風的房車馳進了海南島知名長壽之鄉(xiāng)——萬寧市大茂鎮(zhèn),引來村民駐足觀望。從房車上下來的不是俊男靚女,而是幾位耄耋老人,連房車主人,也白發(fā)蒼蒼、年近八旬。
房車主人韓士貴,是一個走在時尚前沿的老人。當很多年輕人還在憧憬著“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時,他已在“說走就走”的路上,帶著廝守了一輩子的老伴走了13年。
古稀之年的時尚,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2010年10月的一天傍晚,廣西巴馬縣百魔村,69歲的韓士貴和71歲的老伴石淑芝車行近千公里,終于到達這個江湖傳說中最神奇的大山深處。
空氣中彌漫著樹木的清香和泉水的甘甜,輕輕吸口氣,高濃度負氧離子便直抵肺腑。韓士貴拉起老伴的手,笑道:“走,看看百魔村究竟有什么魔法?!?/p>
韓士貴是哈爾濱人,愛看武俠小說,性格開朗幽默,有著北方人特有的豪爽奔放。1996年,韓士貴從哈爾濱市表殼廠退休后,創(chuàng)辦了一家開關柜廠,并組建了一支電器安裝隊,經過7年打拼,擁有了千萬身家。
隨著年歲漸大,韓士貴和老伴深受北方霧霾和東北寒冷的冬天困擾,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老年病接踵而至??粗习楸患膊≌勰サ煤芡纯?,韓士貴心疼不已。2003年,韓士貴將企業(yè)交給兒子打理,他和老伴從寒冷的哈爾濱來到海南三亞。
夫妻倆租了一套民房,早晨起來就去海邊散步、游泳,快到中午時再到菜市場買些海鮮青菜,清蒸素炒。晚上,夫妻倆坐在榕樹或者椰子樹下,喝茶聊天,直到夜色闌珊。那個冬天,住在空氣潔凈、明媚溫暖的三亞,石淑芝竟連一聲咳嗽都沒有出現。
冬去春來,韓士貴和老伴沒有回哈爾濱,而是開始了且住且走的旅游,蒼山洱海、桂林陽朔……行走在路上,少了病痛的折磨,心境也開闊起來,在麗江四方街小酒吧,老夫妻倆和酒吧的年輕人一樣,一邊喝酒一邊高歌: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沒有回憶怎么祭奠呢,還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錯過了你就不會再有……每次,兒子和女兒打電話詢問兩位老人的狀況,老夫妻倆都異口同聲:“日日風景、夜夜笙歌?!?/p>
數年下來,夫妻倆開車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50多個風景勝地小住過。
2010年,韓士貴69歲、老伴石淑芝71歲,已進入古稀之年,不想再遠游,聽說在廣西十萬大山深處,有一個聞名世界的長壽之鄉(xiāng),住著世界上最長壽最健康的老人,夫妻倆頓時心動……
那天,夕陽余暉中,韓士貴拉著老伴的手進了村。百魔村里,榕樹下、亭子間、泉水旁、廣場上,鶴發(fā)童顏的老人們或喝茶聊天,或下棋打牌,或揮拳舞劍……韓士貴看著眼前的一切:“老伴,我們好像找到組織了,這分明是個老人國??!”
跟街上的老人們一打聽,韓士貴這才知道,在巴馬縣,并稱為長壽村的除了百魔村之外,還有坡月村、長壽村,這3個村緊挨著,居住著近8萬名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養(yǎng)生老人。
韓士貴看著老伴,故作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我說怎么一進村,就有種魔幻異樣的感覺,原來,這些老人都是養(yǎng)生派高手!”石淑芝笑得彎下了腰:“那你這個獨孤求敗,可以找個對手,華山論劍了?!?/p>
“那也要先填飽肚子啊!”韓士貴拉著老伴,在一個小飯館坐了下來。夫妻倆永遠也忘不掉在百魔村吃的第一頓飯:一碗清燉魚,湯白味鮮,魚是那種長在泉水里近5寸長的小白魚;一碟炒青菜,清香鮮嫩,是那種久違的童年的味道。
當天,韓士貴以每月1500元的價格租下了一套40多平米的樓房,樂呵呵地在百魔村住了下來,等待著這個魔性的村子,開啟魔力。
執(zhí)手相看兩不厭,房車環(huán)游云煙深處
第二天一早,韓士貴夫妻倆在鳥語花香中醒來,簡單洗漱后,便出門了。
百魔村有個海拔近400米的山,叫明山。一大早,山路上,全都是早起爬山的老人,形態(tài)各異,姿勢有別。韓士貴夫妻倆初來乍到,便有樣學樣,爬到山頂之后,學著那些老人,伸長脖子盡情地高喊。
從明山上下來,夫妻倆跟著養(yǎng)生老人們,來到位于百魔村東南的百魔洞。這是一個高80米、寬70米,全長4000多米的溶巖洞,盤陽河泉水在洞中穿行而過,從洞口的一棵大榕樹下流出。老人們進洞前,都要從榕樹下接一壺泉水,一口氣喝完,然后在百魔洞高達90%濕度的空氣中,熏蒸全身。
半個月后,夫妻倆明顯感覺到身體輕盈許多。
一天,從洞里走出來后,韓士貴突然認真地告訴石淑芝:“你的臉比以前細白多了,這是返老還童的節(jié)奏嗎?”石淑芝嗔笑著拍打韓士貴:“放心吧,我們說好一起變老的,我不會說話不算數!”
夫妻倆像一對快樂的老頑童,無拘無束,惹得身后三位老人笑了起來:“你們這樣打情罵俏秀恩愛,不怕我們羨慕嫉妒恨?。 ?/p>
那三位老人是韓士貴夫妻倆在百魔村結識為友的馬福民教授、吳洲教授、關家聲教授。馬教授和關教授都是吉林人,兩人長住在海南凌水縣,馬教授今年60多歲,退休前是吉林省科協(xié)的水利專家,關教授70多歲,退休前是吉林省林區(qū)一個縣的林業(yè)局長、林業(yè)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70多歲的吳教授是廣西桂林人,之前一直在前蘇聯圣彼得堡,主要研究反恐防暴工作,退休后回國,來到海南,在五指山市居住。
三位教授對養(yǎng)生都特別有研究,韓士貴時常向他們請教,時間長了,大家成了好友,每天晚上都聚在百魔村小廣場的八角亭里,天南地北地閑聊。
不久,一位來自上海的老人楚學勤也加入了朋友圈。楚學勤離休前是上海紡織廠的廠長,長住海南澄邁縣,已經90歲了,耳不聾眼不花,一顆牙都沒掉,身體硬朗,風趣幽默,最愛談論他的女朋友,那是一個年近70歲的上海老太太,可楚老每次遙想女朋友的神態(tài),仿佛老太太不是70歲,而是17歲。
每當這時,韓士貴都忍不住拉起老伴的手,少年夫妻老來伴,執(zhí)手相看兩不厭,等到了老年,才體會到,對方是自己最重要的支撐。
日子如水般流過,熱鬧的百魔村,不斷有老人慕名而來,小山村已容納不下更多的人,房租不斷上漲,生活上的種種不便也顯露出來。韓士貴夫妻倆決定離開,回海南休整一段時間,再尋找其他的長壽村。這一次,和他們一起走的,還有夫妻倆的4位老友。
一行人回到海南各自的住處,一直電話聯系,互相跑來跑去串串門兒。吳洲教授,常常從居住的五指山市,趕到三亞,在韓士貴家中住上些日子。楚學勤老人的女朋友從上海來到海南,是韓士貴開著車,帶著楚老從三亞趕到海口機場,迎接他的70歲女友。
在三亞休整一段時間,韓士貴和幾個老伙伴在網上查到湖南省麻陽縣西口村也是有名的長壽之鄉(xiāng),于是,吳洲教授先去西口村進行了考察,認為適合夏季養(yǎng)生,幾個老伙伴便計劃前往。
韓士貴的兒子得知后,擔心年過七旬的父親開車跑長途太累,專程從哈爾濱趕到三亞,開車將父母和吳教授及其老伴送到麻陽縣西口村。
同廣西巴馬縣的百魔村相比,外界知道這里的人很少,西口村顯得很原始,也沒有專門租給外地人居住的樓房,只有幾個養(yǎng)生專家在這里做研究。
韓士貴的兒子陪著父母在村里轉了幾圈,才勉強租到了一間連衛(wèi)生間都沒有的民房,兒子怕父母遭罪,老夫妻倆卻興致盎然地住了下來。
西口村有個觀音洞,洞很小,彎著腰才能進去,但洞里的水極好。夫妻倆每天都去洞里接水,洗菜做飯,雖然生活不太方便,村子里還經常停電,但日子過得非常安靜,直到天氣轉冷,夫妻倆才回到三亞。
回到三亞沒幾天,韓士貴就接到了兒子的電話:“爸,我給你買一輛房車,開起來是車,停下來就是家。以后,你和媽媽出行,會舒服很多,不用擔心租不到房子了?!痹瓉恚詮呐愀改附洑v了麻陽之行后,韓士貴的兒子就萌生了要給父親買房車的念頭。不久,他到大連出差,在一個車展上,看中了一款美國產的房車,售價120萬元,客廳、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一應俱全。
2014年9月,韓士貴的兒子將房車開到了海南。這臺房車車身長11米、寬3.5米,相當于面積近40平米的住房,兩室一廳一廚一衛(wèi),主臥一張雙人床,次臥上下兩張雙人床,配備了沙發(fā)、餐桌、冰箱等生活用品。
韓士貴非常高興,多年的旅行,他和老伴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找旅店、租房子,現在,最頭疼的事迎刃而解了。幾個老伙伴聞訊趕來,也連連贊嘆:“有了這個可移動的家,可以仗劍走天涯了。”
夫妻倆又踏上了旅途,有了房車,韓士貴和老伴的旅行更加隨心所欲,先后去了山東萊州、湖北鐘祥等多個“長壽之鄉(xiāng)”,每到一個地方,夫妻倆不著急看風景,而是靜下心來,慢慢體會當地的生活。待得舒服了,便停下車,住上一段時間。
有時,幾位老伙伴時間湊得上,大家會結伴而行。吳教授拉著一手好風琴,愛唱“喀秋莎”。每次,當琴聲響起,幾位老伙伴唱起年輕時的歌,那激情四射的歌聲便從房車里溢出,云煙深處,一路飄揚……
青山處處可埋骨,
肆意的余生瀟灑從容
人生是一場又一場的相遇,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別。2014年11月的一天,韓士貴的老友、74歲關家聲教授因突發(fā)心梗而辭世。消息傳來,韓士貴悲痛不已,他馬上聯系了馬教授、吳教授和楚老,4個老人在微信群里給關教授開了個追悼會。老友的突然離世,讓韓士貴第一次直面生死。
韓士貴的兒子看到父親在微信里的動態(tài),立刻打電話給父母,要父母保重身體,并說出了心底的擔憂:“爸、媽,你們都快80歲了,是不是該回我身邊了?”“兒子,別擔心,我和你媽媽身體非常好,我們還沒有走夠、玩夠、樂夠。”放下電話,韓士貴拉起了老伴石淑芝的手:“老伴,我們只有這一輩子,活著的每一天都很珍貴。世界那么大那么美,只要我們還能走得動,就要去看看,青山處處可埋骨。”
韓士貴再次出發(fā),這一次,他不想走遠,想在海南找一個適合長住的長壽村,他不想離老伙伴們太遠。韓士貴把想法跟幾位老友一說,馬教授、吳教授和楚老立刻都從自己的住地趕了過來。
隨后,韓士貴開著車,幾位老人來到了被聯合國長壽委員會命名為長壽縣的??谑谐芜~縣,對澄邁縣的大拉村、黃竹村、永發(fā)村、花廠村、美多村等10個長壽村進行了考察,他們帶著儀器,測量了這里的水、空氣等各項生態(tài)要素的指標,最后,大家一致決定韓士貴住在羅驛村。
羅驛村全村都是李姓人家,沒有別的姓氏。村里的房子都是火山石建造,非常美麗。人們很少外出,村里也沒有建造旅游用房。
在考察羅驛村時,韓士貴認識了羅驛村的村主任,兩人閑聊時,韓士貴告訴村主任,想在村里租塊地種。沒過幾天,村主任就為韓士貴找到了加在一起有一畝地那么大的3塊地。
韓士貴將房車停在了田間地頭,在地里種了茄子、豆角、西紅柿,大蔥等蔬菜,還養(yǎng)了狗,喂了雞,開始了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每天早晨,韓士貴和老伴早早起床,老伴在房車里做飯。他則牽上那條意大利哈羅斯黑色大狗,沿著鄉(xiāng)間小路遛狗,和狗玩一會踢球游戲,游戲結束后,再去喂那十幾只雞。等他回到房車時,老伴已做好了早飯。飯后,夫妻倆下地種田,精心侍弄那些地里的寶貝。老兩口吃的菜,都是自己親手種出來的綠色環(huán)保蔬菜。馬教授、吳教授、楚老,更是房車??停窟^一段時間,幾位老伙伴就要聚一下。
有執(zhí)手相看兩不厭的老伴、有志同道合的三五老友,余生肆意、瀟灑從容,70多歲的韓士貴和老伴身輕如燕,沒有任何疾病困擾。
2015年春節(jié),韓士貴的兒子兒媳,兩個女兒女婿帶著他們的孩子都來到了羅驛村,一大家子10多口人在房車里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孫女們非常喜歡羅驛村,住下的第一晚,那靜謐得沒有一絲噪音的鄉(xiāng)村,讓孩子們非常驚訝。春節(jié)后,兒女們戀戀不舍地回去上班了,而孫女們一直住到開學才離開。
韓士貴開房車租地種田,很快傳開。2015年11月24日,原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到海南視察時,聽說了韓士貴的故事,專程到羅驛村看望他,并坐進他的房車,感受一番這既時尚又田園的生活。
2016年4月,韓士貴聽說鄰近的萬寧市大茂鎮(zhèn),是個不錯的去處,立刻聯系幾位老友,4個老伙伴又聚集在一起,向萬寧市的大茂鎮(zhèn)進發(fā)。
房車里,琴聲激昂、歌聲嘹亮,有生之年,老人們會一直走下去,在隨心所欲的行走中,在回歸自然的生活里,快樂著、幸福著……
[小編發(fā)言]
退休,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不再為工作羈絆,有了足夠的時間,去體驗過去沒有時間體驗的樂趣。如果說,退休前是活著,那么,退休后,就可以生活著。
然而,中國傳統(tǒng)家庭中,退休后的老人卻往往承擔起照顧兒子孫子生活的責任,有一大堆忙不完的家務事,直到樹老根枯,邁不開腿走不動路,然后孤獨地躺在床上,懷故憶舊、嘆息感傷。
本文中的老人,瀟灑從容,隨心所欲,青山處處任我行,走在了生活的前沿。而這份讓人羨慕的老年生活,離不開老人子女的鼓勵和成全。在父母身體尚且健康時,將父母從家務中拯救出來,鼓勵他們在夕陽余暉里去擁抱、去享受、去感悟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是真正的孝道。 編輯/賈 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