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隱現(xiàn)的繆斯

      2016-07-02 13:35:39方炳焯
      詩歌月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陌生化詩人詩歌

      前 言

      從“非典時期”創(chuàng)作著名詩篇《以生命的名義》走進大眾視野開始,幾年時間里,丘樹宏先后推出《珠海,珠海》、《30年:變革大交響》、《共和國之戀》等緊扣時代主題、引起熱烈反響的一系列大型詩歌作品。也許正因如此,詩歌界以及許多評論家將詩人丘樹宏稱為時代歌者。但如果細讀他的詩歌,從詩歌文本出發(fā),我們還可以看他是一個很純粹的詩人,他的吟唱他的思考他的感慨,都是來自于心靈深處駐著繆斯女神,他飽含深情在抒寫他的世界觀、價值觀,因此,如果簡單地將他僅僅看成一個時代的歌者,似乎有些片面。

      我們必須回到作品本身,對作品存在方式內部的各層面進行分析解讀,從而把文本主體化、生命化,即力圖把“語言”“文體”“哲學觀”這樣的內部研究對詩人心靈的解讀結合起來,從“作品文本——作家心靈”,從敘事手法到文本細讀,再回到社會意義去分析丘樹宏的詩歌歷程,并分析其成為一代時代歌者的歷史選擇和詩人的詩歌觀、哲學觀。

      詩歌敘事學:歷史向詩意敞開

      中國詩學以志為本體,中國敘事學以事為本體,“詩言志”是詩學的開山綱領,“敘言事”則是敘事學隱含的第一原理。“志”包括志、情、意、性、知等諸種情感與心理,總而言之是指作者的內心世界;事則是整個外部世界的總稱。志與事分別是詩學與敘事學語辭的本原、歸宿、深層存在與內在規(guī)定。心志并非是一個實在之物,而是對物的一種反映;同樣的,事物本來就是依待人的意識而存在。正因為此,詩學與敘事學的心與事之間有時也有交流與互滲,詩的敘事化追求與敘事的詩意追求。以上這些,都在丘樹宏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很明顯地凸顯了出來。在他的詩歌里,刻下了歷史的印跡,人們在提及他的詩歌之時,很少去關注他的成長歷史。事實上,個人命運和時代變遷為他的創(chuàng)作打下很深的烙印。

      故土情緒

      丘樹宏出生在廣東河源的連平縣。丘樹宏在某次采訪中透露了他的家世對他的影響,客家連平在詩人的眼中很美,然而從1957年詩人出生到70年代中期詩人的中學時代結束,家鄉(xiāng)留給他的是貧困而艱苦的回憶。那時不僅生活上很艱苦,靠吃樹根、野菜充饑,而且“政治生態(tài)”也不好——“文革”時期丘樹宏的父親因為“出身不好”等因素(曾過繼到地主家里)被送去勞動改造、受批斗。但是他的父親并沒有因此消沉。丘樹宏回憶當時父親的屋子里貼著一副“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的對聯(lián)。閑下來的時候,父親會給他和村里人講“三國演義”等一些故事,這對丘樹宏是一種文化熏陶。有一次,在“文革”批斗中,丘樹宏為作為陪斗的父親送飯,父子倆一起唱起了《戰(zhàn)士歌唱東方紅》。只有那次,丘樹宏哭了。

      然而,他仍然十分愛他的家鄉(xiāng),他的愛沒有什么雜質,十分樸實,他在《連平,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中寫道:“在那高高的九連山下,/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她的名字叫連平,/是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架起了客家人堅實的肩膀;/一道道歡暢的河水,/流淌著客家人永遠的歌唱?!?/p>

      父親形象

      父親,是丘樹宏揮之不去的精神認同形象,他在《父親是座山》里對父親這個形象充滿了由衷的贊美之情——“青年的父親/他是一座山——/挺直的脊梁喲/左邊擋著風雨/右邊擋著雷電/給兒女頂起一片天//中年的父親/也是一座山——/堅實的肩膀喲/一頭挑著太陽/一頭挑著月亮/給兒女耕出一片田……”

      詩人曾在公眾面前稱自己的父親為“導師似的父親,朋友似的父親”。父親,這個出現(xiàn)在詩歌中的形象,是詩人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父親心理學視野下的父親意象指的是人的記憶和想象中的父親形象。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父親意象是“仁君意象”,父親是慈愛的統(tǒng)治者,與生活息息相關。在詩人的理解中,傳統(tǒng)父親永遠是慈愛的,他永遠是一座山,挑起了整個生活的重擔,為了兒女風雨無阻。

      而對于自己的女兒,詩人則展現(xiàn)了一個現(xiàn)代父親的形象,在《給女兒》的詩中,他顯示出一個現(xiàn)代父親有著傳統(tǒng)父親不一樣的形象,慈愛中有著許多民主的成分——“說不是那樣穿/偏要那樣穿/哦,孩子/你穿錯的衣服/比原來的設計更好看//說不是那樣講/偏要那樣講/哦,孩子/你講錯的故事/比原來的情節(jié)更動聽……”現(xiàn)代父親是一個更全面和人性化的角色,一方面他仍然要承擔和傳統(tǒng)父親一樣的經(jīng)濟責任,另一方面按照輿論的要求,他要在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上事事參與。這種跨越式的轉變糅合了東西方傳統(tǒng)文化精髓,使東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現(xiàn)代父親意象基本趨于一致。

      苦難意識

      丘樹宏自己曾說,生活的磨練只會有兩種結果,“一是把你壓下去,一是成為一種動力,讓你走的更好。”在最艱苦的日子里,丘樹宏在身體、心理上得到了鍛煉,“饑餓帶來的是心理上的追求,連平的九連山,山連著山,我一直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p>

      丘樹宏當過農民,民辦教師,赤腳醫(yī)生,公社放映員,對于他,生活的壓力是一種動力,讓他一直往前走,后來參加高考考上了大學,然后從九連山走到珠?!母镩_放的前沿,從珠海走到中山——孫中山的家鄉(xiāng)。

      他選擇了堅強,《秋之紅葉》可以說他自己的寫照——響應了/秋的呼喚/接受了/霜的檢閱/就這樣/一片一片地/鮮紅起來了——/朝陽似水/殘陽如血//為了嚴寒的警告/為了綠色的事業(yè)/競犧牲各/如此癡情/如此壯烈。他對于秋天紅葉的癡愛來自于對自己精神的追求,為此他還曾化名為“秋樹紅”發(fā)表過不少詩作。

      對于苦難的堅韌,后來貫穿到他的整個創(chuàng)作中,特別在近幾年里,在中國不斷出現(xiàn)自然災害的面前,他勇敢地去承擔和面對,寫下了很多閃光的詩篇。

      歷史敘事

      通常來講,人們都會面對兩種世界:歷史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對于詩人、作家而言,是站在歷史長河中來審視現(xiàn)實世界、預測未來世界,還是有意回避現(xiàn)實世界,而把人們的目光引向蒼茫的歷史世界,這是他們時刻需要解決的敏感課題,也是他們能否成為時代歌手的試金石。打開詩人丘樹宏的作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不斷地向讀者走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社會大舞臺上演出的卻是以當世人(其中也包括詩人自己)作主角的現(xiàn)代劇,而那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僅僅是詩人用來刻畫當世人的材料。

      他在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所體現(xiàn)的歷史觀主要表現(xiàn)為下列三個方面:

      一、回憶歷史,旨在述志抒懷。

      丘樹宏有許多詩歌都在回憶歷史,以此來抒發(fā)和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如《足球夢》,他在這首詩歌抒發(fā)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從來沒有一個這樣的好消息,/使整個中國一下子臉紅起來——/呵呵,原來我們的足球夢,/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孔子孟子他們就開始做了。//足球確實是圓的。/它東西南北的滾來滾去,/最終還是滾回到了/泱泱中華的腳下……他想表達的自豪感之余,又露出了他的憂患意識——“從來沒有今天這樣清醒——/發(fā)源不發(fā)源,/那都是歷史。/只有花團錦簇般的腳下功夫,/只有那只金光燦燦的世界杯,/才能圓就千年的夢想,/才是最權威的考證……”

      二、展示歷史,志在反映歷史反映當下,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展現(xiàn)滄海桑田的變遷。

      如《城市與村莊的故事——寫給珠海市城中村改造工程》,詩人從六百年前開始寫起,再到二十年前,再到2000年,寫就了珠海這座城市的變化。

      《261年的愛情——寫給瑞典“哥德堡”號生返廣州》則寫了“哥德堡”從沉沒到重見天日的漫長歲月的變遷。

      三、追述歷史,發(fā)現(xiàn)真理。

      丘樹宏是一位有責任心的詩人,愛國之心始終在胸中燃燒著。比如《2006,中國的臍帶斷了——寫在中國取消農業(yè)稅之后》——2006年,這一條/緊緊纏繞在中國母子脖子上/2600多年的臍帶啊/終于一刀子剪斷了!/中華之母終于噓出了/本應早早噓出的那一口長氣/中華之子終于發(fā)出了/本應早早發(fā)出的那一聲亮啼/蒼老憔悴的中華之母啊/終于開始煥發(fā)蓬勃的青春/虛弱貧瘠的中華之子啊/終于開始走向強盛和自立!

      中國情結

      丘樹宏的詩歌中強烈的中國情結,更確切一點說是愛國情懷。而他的這種情懷,與他出生的土壤與選擇的價值觀,以及對故土——父親——中國的情感是一脈相承,他身上有著傳統(tǒng)士大夫的美學追求,家、國、天下是一體的。而且也融入了他的血液。

      愛國,自古以來被視為中華民族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道德情感。在中國詩歌史上,自屈原樹立典范之后,愛國精神便代代承傳。每當國家戰(zhàn)亂、民族危亡之際,愛國詩人們就書寫出一首首悲壯沉雄的憂國憂民之作,借此抒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偉大情懷。

      丘樹宏的《以生命的名義》《飛天夢》《以廣東的名義》《共和國之戀》等就是其中國意識的代表作。

      敘事學如果沒有詩學的點化,它很可能會長時間困守在史傳敘事的胡同中而無出頭之日。正是有了詩意的追求,敘事才有了史實之外的意想,有了飛揚的文采,才避免了墮落。

      詩歌本體論:繆斯的低語

      從意象的本源──或者說,從他詩里的靈感和情感的出發(fā)點進行主觀上的本體論解讀,站在本體論的原初意義上,從一個細部揭示丘樹宏詩歌,這揭示當然離不開對詩歌的語言和分析、語義詮釋、結構的選擇,更確切地說,是要在一個寬廣的語境中探尋丘樹宏詩的哲學根源。

      情志合一,以情抒志

      在丘樹宏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被他自己和詩歌界不存留意或者有意識“冷落”的一部分抒情詩,從語言藝術來講,更接近于詩歌審美本體,這些詩歌以情感人,也可以說是“情志合一”,以情抒志。

      “情志合一”說是《毛詩序》提出來的一個詩論觀點,文章里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睆倪@里可以看出《毛詩序》是承認詩歌是抒情言志的,情與志是統(tǒng)一的。情,是感情,志,是志意懷抱,但具體所指,根據(jù)文中的論述,當多指對人倫教化、政教禮義得失的觀點和看法。感情受到激發(fā),就會發(fā)言成詩,而詩歌抒發(fā)這種感情,表達心中的志意?!睹娦颉窂娬{詩歌“吟詠情性”,但在情志關系上,它更重在志。

      丘樹宏的一系列抒情詩,如《你和我》《秋之紅葉》《尋找》《情殤》《永恒》《惠州晨思》《城市疫情》等都是一種情愫、情緒的表達,但他卻見證了詩人的歷程。

      比如《遠方的岸》(之一)中,詩人寫道:蒼茫蒼茫的大海上,/有一只孤獨的小船;/過多的風風浪浪啊,/已讓它疲憊不堪。//然而它清醒地知道,/只有不斷的漂泊,漂泊,/只有不斷的航行,航行,/才是它唯一的生命,/才是它唯一的命運……

      在這首詩里,詩人在不斷用疊加詞“蒼茫”“漂泊”“風風浪浪”“航行”來表達一個漂泊者的內心孤獨,所以對“遠方的岸”就有著一種看不到摸不透,但卻充滿了渴望。岸,就成了安全、歸宿的意象。

      在《城市疫情》里,詩人將城市指向了變態(tài),看上去整個城市熱鬧哄哄,但城市所能顯現(xiàn)出來的卻是:燈紅酒綠下的孤獨——今晚/你一個人/包了整個歌廳/你飄忽的歌聲/呼喚另一個聲部/呼喚另一個和聲//而另一個話筒/靜靜地躺在一邊/躺成一種期待/躺成一種孤獨;靡靡之音里的冷漠——你一點的獨立/卻缺乏兩點的扶持/因而轟然倒下/你水性的玉臂/卻缺乏柔性的纏繞/變得僵硬畸形”;無所歸依的寂寥——餐桌上那朵/無根的玫瑰/似開未開的尷尬著/看不出是譏諷/還是矜持。

      現(xiàn)代詩境的開拓

      進入政壇以后的丘樹宏逐漸拋去早年創(chuàng)作的路子,由早年自覺性地探索語言的非邏輯形式、意象指涉的豐富性、審美詩境與客觀實境的朦朧、意識流式的寫作,轉入了由十七年文學甚至更早的延安詩風的政治題材、宏大敘事的創(chuàng)作。

      他將延安詩風與源自荷馬史詩的傳統(tǒng)結合起來,可以說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歷史敘事詩風。這種詩有著歷史的大背景,有著一個龐大的結構框架,有著對歷史的沉思,“文本”、“語言”、“結構”等形式融為一體,使得詩本身具有強烈的沖擊力,有著一種強大的審美沖擊力。

      從《30年:變革大交響》到《共和國之戀》就是對現(xiàn)代詩境的一種新的開拓。

      《30年:變革大交響》的創(chuàng)作,丘樹宏摒棄了政治詩空洞的口號,以具體而真實的歷史片斷,以磅礴而藝術的絢麗語言,對改革開放 30年歷史變遷縱情歌唱。組詩分 10個章節(jié),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寫到安徽小崗村農民分田到戶的“ 18個紅手印”;從“又一個‘遵義會議”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寫到特區(qū)之“特”、小平南巡;從“無形之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目標模式,寫到港澳回歸祖國懷抱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從免除綿延了 2600多年的農業(yè)稅,寫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全景展現(xiàn)了中國 30年經(jīng)濟社會變革的波瀾壯闊、輝煌成就。

      《共和國之戀》長達1300多行,序詩題為“共和國之源”,跋詩題為“共和國之光”,詩文主體共分11章,恢弘地再現(xiàn)了共和國從“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直寫到“我和你,心連心”的歷史,在抒情與敘事并存的書寫中表現(xiàn)出俯瞰的優(yōu)美身姿。全詩以豐滿的血肉和出自心田的激情,道盡了中華五千年人文畫卷,高歌了共和國60載赫赫歷程。

      丘樹宏認為國家連續(xù)30年的改革開放所帶來的變化是滄海桑田的。但是,“我們的文學對不起改革開放,尤其是詩歌?!薄霸姼杈褪乾F(xiàn)場的燃燒,一定要有現(xiàn)場感。”他強調作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要有責任感、使命感。

      盡管如此,作為獻禮之作,長詩出版后在得到多數(shù)人認可的同時,也引來了一些質疑。丘樹宏認為,我們與其停留在該不該寫政治抒情詩這個“偽問題”上,還不如多考慮如何改善和改革政治抒情詩的寫法,尤其是改變曾經(jīng)很嚴重的“假大空”的弊端,讓頌詩真正貼近生活、貼近心靈。“對于以國家編年史和國家形象為對象的政治抒情詩寫作來說,首先一定要對生命、人生、生活,對國家、民族和人民充滿熱愛、充滿憧憬;同時,要全方位關注實際、介入社會、走進現(xiàn)實?!?/p>

      他對中國現(xiàn)代詩境的開拓作出了探索性實踐,這種探索豐富詩歌的多樣性。探索精神永遠是可貴的。

      陌生化的經(jīng)驗表達

      在丘樹宏的詩歌中,還有一種陌生化的經(jīng)驗表達,讓他的詩歌顯得別具一格,別出心裁。

      陌生化就是對常規(guī)常識的偏離,造成語言理解與感受上的陌生感。陌生化的實現(xiàn)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首先,陌生化表達源于對生活的陌生化感受。陌生化感受甚至可以借助奇特的幻覺來構筑藝術世界。陌生化感受的最高境界是在反常的形式中包含了生活的本質。其次,陌生化表達源于對事物的陌生化聯(lián)想。陌生化聯(lián)想指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事物間的聯(lián)系,初看不可信,細想奇妙無窮。陌生化聯(lián)想妙在出奇制勝,在別出心裁中給人以啟迪,在出人意料時引人深思。陌生化聯(lián)想可以勾聯(lián)起陌生的時空,創(chuàng)造出嶄新的藝術天地,讓藝術形象在陌生化表達中復活。陌生化表達要靠陌生化的想象支撐。藝術世界豐富多彩,最閃光的是那些個性突出的想象。

      丘樹宏的詩歌在運用陌生化作為藝術表現(xiàn)手段,閃現(xiàn)出了他的靈氣與才情。他在《黃昏的切斯特》里為了表現(xiàn)切斯特的黃昏的清冷,他寫道:每一個冬季,/大不列顛的白天/都好像守財奴一樣吝嗇陽光;/才下午四點半呢,/咚的一聲,/人們就被拋進陰冷的黃昏了。

      他把切斯特的黃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因為白天太短暫,跟吝嗇的守財奴一樣,而且還用一個象聲詞“咚”來表現(xiàn)白天的短暫,一下子人們就掉進了黃昏,用陌生化的視角,用表現(xiàn)本質的語言,讓人產(chǎn)生了豐富的聯(lián)想。

      在《英格蘭與蘇格蘭邊境》這首詩也是一樣,首先,對于大多數(shù)沒去過這兩個地方的人都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它們之間會有什么關聯(lián),而詩人又會去怎么樣去表達那種陌生的地方,而且還要傳神,且看詩人的角度——

      向左是邊境,

      向右是婚姻;

      或者,

      向左是婚姻,

      向右是邊境;

      其實不管怎樣的說法,

      都沒什么兩樣。

      管它是什么邊境不邊境呢,

      我們只相信血緣和婚姻,

      ——那是我們的

      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其實,這首詩讀來讓人費解,我們來用新批評法來解讀一下這首詩,詩人在英格蘭、蘇格蘭邊境時想到了很多,這兩個地區(qū)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有著很多微妙的東西,英格蘭貴族曾經(jīng)長期統(tǒng)治著蘇格蘭,而蘇格蘭人也一直在不停地反抗,電影《勇敢的心》講述的就是蘇格蘭英雄馬索·華萊士帶領蘇格蘭人反抗英格蘭人的故事。但現(xiàn)在它們不也是一個國家嗎?所以,在詩人眼中,邊境、婚姻,誰向左,向右都已不再是什么問題,誰知道誰是誰的誰誰誰,而這兩個民族的人在長期的交融中,只剩下了血緣和婚姻,連接他們的命運的是,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即時間。

      這種陌生化體驗相信會給讀者帶來非常態(tài)的閱讀體驗,它的確讓人遐想。

      詩人的選擇:激情寫就的文化記憶

      從詩歌本體和敘事的角度解析,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詩人所做出的詩歌主體選擇的必然性。郭光華評價丘樹宏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發(fā)性寫作,融入到生命的一種狀態(tài),是情感的一種宣泄。”而他把這種表達外化成了一種責任和擔當,作為詩人的。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詩人,他用激情寫就了文化記憶。

      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在觀點和標準的局部分歧背后,是一些更為基本的一致性。正是這些分歧背后的統(tǒng)一、不一致背后的一致,成為一個雖然可能很成問題、但卻是有效和完整的文化(詩歌)場域的基本構成。那時候,詩歌標準整體上是高于、大于個體的“居高臨下”的東西,它們在本質上不是一種個體事件。到了90年代以后,“個人寫作”提出,在當時有其非常具體的現(xiàn)實針對性。不過隨著中國當代社會轉型的進一步推進,把90年代以來的詩歌看成是市場經(jīng)濟的悲壯對抗者或勝利成果都越來越困難,盡管原子化的“個人”,既是經(jīng)濟自由主義思維的前提。又是其現(xiàn)實的結果,盡管因此由“個人”始,到“個人”終,也是一個很完美、很誘人的論證。

      時至今天,很多人仍然自覺不自覺地相信,只要回到“反文化”的“個人”、“個體”,就是抓住了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然而,“個人”、“個體”同樣有可能只是抽象空洞的概念,有可能只是不著邊際的幻覺。

      事實上,縱觀丘樹宏的詩歌創(chuàng)作,無疑也是一直處于探索狀態(tài),他可能一直都在試圖找到一種最佳的表達方式,并且為此做出很多努力,這從他前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點。

      這種轉機或者說是蛻變出現(xiàn)在“非典”前后,他后來在媒體談到2003年為抗擊非典而創(chuàng)作的“以生命的名義”時,丘樹宏說自己的這篇抗擊非典的詩作并不是最好的,但是,第一、這首詩創(chuàng)作及時,第二、把義務工作者的心態(tài)寫出來了。媒體總是喜歡攻擊公安系統(tǒng)和義務系統(tǒng),但《以生命的名義》歌頌了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病患的醫(yī)生護士,契合了當時抗擊非典的一種需要。

      在今天來說,文化意識和文化政治視野的核心,就是必須保持一個從生存領域和生活世界的“自然狀態(tài)”出發(fā)的實質性的主體性維度,因此,文化意識和文化政治視野的詩學思維,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克制才能保持的一個問題向度,因為詩歌在這里處于這樣一個被探究的位置上:它并非在“隱喻”的意義上被聯(lián)系于文化意識和文化政治的視野,即對于詩歌本身的“文化意識”和“文化政治”的擬人化與實證主義考量;同樣它也并非徑直被還原為存在主義式的迷離的“存在之思”。

      基于這樣的思考,他形成了自己的詩歌觀,他認為,中國人要學文化,要從詩經(jīng)、唐詩開始。詩經(jīng)、唐詩是詩歌中最純凈、最精華的部分。在所有文體中,詩歌是和人、和心靈最接近的,詩歌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詩歌就要為人、為社會起作用,就要與時代、社會結合?!霸娫谧钚枰臅r候體現(xiàn)出來,像非典、冰災、地震……”“詩歌既可以‘單愛也可以博愛,詩歌不排除個人的東西,但只要拿出來在媒體上公開發(fā)表,就要對社會負責?!?/p>

      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并不否認詩歌的“個人”“個體”的表達,但作為詩人,他認為,首先在于他的美德,對于社會所起的作用,在他看來就是作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一個詩人的美德所在。

      詩人吉狄馬加說他喜歡丘樹宏的詩,其原因是:“我一直認為,詩人只有真正成為歷史和時代的代言人,傳遞一種人道主義的聲音,謳歌人類的主流精神,詩人與詩歌才可以說真正實現(xiàn)了它的社會良心。在當代詩人中,丘樹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踐行了一名詩人的良心。這是十分可貴的?!?/p>

      “其實純粹的作家對社會的反映并不全面,文人官員有責任而且可以用真實真誠的態(tài)度反映被作家們忽略或不熟悉的另一面?!彼逍训刂赋霎斍霸妷摹叭蔽弧北撞?,他創(chuàng)作出了兩首抒情長詩——大型組詩《珠海,珠?!I給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景式大型組詩《30年:變革大交響》等抒情長詩是用激情、責任、美德寫就時代的文化記憶。

      參考文獻

      《丘樹宏詩歌評論》 顧作義

      《志與事:中國詩學與敘事學比較論》——《文學評論》2008年第1期

      《傳統(tǒng)文化與心理學視野下的父親意象研究回顧》 張富洪 申荷永

      《當下詩歌:文化意識與文化政治》——《山花》2009年第15期

      2010年8月

      (方炳焯,媒體人,現(xiàn)供職中山日報)

      猜你喜歡
      陌生化詩人詩歌
      詩歌不除外
      新銳詩人
      椰城(2022年8期)2022-08-05 06:16:16
      戲曲的“形變”——“陌生化”表演凸顯戲曲寫意性
      當代陜西(2021年20期)2022-01-19 03:23:46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塵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譯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19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人間奇劇——論易卜生筆下倫理身份的陌生化
      海伦市| 加查县| 兖州市| 米林县| 星子县| 崇礼县| 嫩江县| 桐梓县| 郓城县| 应用必备| 永修县| 五原县| 来凤县| 土默特左旗| 奎屯市| 兴安盟| 闽侯县| 五指山市| 特克斯县| 巴彦淖尔市| 英山县| 新津县| 麻江县| 开阳县| 甘谷县| 搜索| 金沙县| 岗巴县| 施甸县| 红河县| 石棉县| 吴川市| 湖南省| 岳阳市| 武夷山市| 虎林市| 神池县| 贵南县| 綦江县| 清流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