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開放運行是中心工作。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是博物館從業(yè)人員重點探討的問題。要做好開放運行的管理工作,就要嚴格內部管理,增強博物館的承載力和執(zhí)行力,為開放運行創(chuàng)造條件;就要以觀眾為導向,持續(xù)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和標準,為開放運行提供軟實力;就要拓展社教領域,增強博物館的延展力和覆蓋力,為開放運行提供支撐;就要建設過硬團隊,增強博物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開放運行提供保障。
【關鍵詞】博物館;開放運行;管理模式
博物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機構,既要著眼于傳播先進思想和優(yōu)秀文化,又要滿足于公眾審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博物館的工作很多,但展示宣傳和社會服務是中心工作。這如同開辦工廠,雖然工作環(huán)節(jié)很多,但做出產品并把它銷售出去才是目的。展示宣傳是博物館的產品,做好服務,把產品推向社會,讓更多的觀眾接受這個產品,并從中受益,這是博物館的目的,是博物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要服從這個中心。精品展館是精品產品,是實施宣傳教育的載體,因此打造精品展館,增強博物館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是實現開放運行的前提和平臺。在此基礎上應著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格內部管理,增強博物館的承載力和執(zhí)行力,為開放運行創(chuàng)造條件。
免費開放已是大勢所趨,實施免費開放,觀眾多了、參觀流量大了,博物館的文化窗口、形象窗口、政治窗口的作用更加凸顯。因此,在管理上一定要追求規(guī)范化、制度化、標準化,為實現開放創(chuàng)造先決條件。
(一)建立一套精干、高效的運行機構。機構設置至關重要,精干高效的機構設置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機構重疊、冗員過多就會經常發(fā)生職能交叉、推諉扯皮等現象,影響工作效率。崗位設置合理,同時充分發(fā)揮每個崗位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作用,這是博物館正常運行的基礎。理想的模式是館長、總支書記1人,負責全面工作,分管陳列研究,人事、計劃、財務以及經營管理等。副館長2人,一名分管接待服務,另一名分管運行保障。下設四部一室:公眾服務部,主任1人,值班長3人,講解員若干名(視博物館規(guī)模)。負責全面協(xié)調開放運行各種事宜;運行保障部,主任1人,多媒體維護3人(三班兩倒),安全員1人,設備管理1人,物業(yè)綠化管理1人,食堂管理1人;陳列研究部,主任1人,干事3人;財務資產部,主任1人,干事3人,負責財務資產、計劃經營、合同管理、紀念品管理等業(yè)務;綜合辦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干事2人,負責綜合性事務工作。物業(yè)、綠化、食堂、安全保衛(wèi)等業(yè)務全部委托管理,博物館只負責考核監(jiān)督。
(二)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一是要在博物館內要形成一種全員搞研究、全員能講解的工作氛圍。陳列研究人員通過切身的實踐講解經驗,促進陳列研究人員綜合能力的提高,增強陳列研究的針對性。講解人員參與陳列研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陳列研究內容,使講解與陳列研究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在確定獎勵向前線傾斜的原則下,分別設立五星級、三星級、一星級講解員,高級、中級、初級研究員。首先建立考試題庫,同時分別成立評審委員會,委員會由外請專家、館內相關領導和隨機產生的部分講解員、研究人員組成。其次通過筆試、現場講解等方式,評出星級講解員,高級、中級、初級研究員,對獲得稱號的人員實行津貼制,動態(tài)管理,每年評比一次,有任務有指標動態(tài)考核,基本形成“H”型模式。(見圖)二是將博物館的崗位劃分為三類,人員比例分別為運行類60%、保障類25%、管理類15%。對三類崗位人員分別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管理、考核、獎勵,運行類和部分保障類的工作內容重復性比較強,可將員工每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分別量化,與獎金掛鉤統(tǒng)計、計算;管理類和其他不易量化的工作,工作結果的好壞同兩個因素有關:制度和流程制定的好壞以及是否嚴格執(zhí)行。因此,由各部門負責人在定期的例會上對不易量化的崗位提出問題、建議,分析原因,將問題立為一個項目,有了項目就有完成的時間和標準,這些崗位的工作就被相對量化了,依據相關獎懲制度與獎金掛鉤。三是養(yǎng)成員工以積極心態(tài)完成工作的作風,避免被動去完成工作,而是有計劃主動完成工作。全館要有年度工作計劃和月工作計劃,各部室要有月度工作計劃和周計劃,并且按照工作計劃進行考核。
二、以觀眾為導向,持續(xù)提升博物館服務水平和標準,為開放運行提供軟實力。
接待服務工作是直接面對觀眾的最前線工作,陳列布展完成后便成了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了。因此,培養(yǎng)一批應變能力強、素質高、訓練有素的接待隊伍是持續(xù)提升服務水平和標準的重要保證。接待服務要像老鐵人紀念館的服務標準一樣,即來有迎聲、問有答聲、走有送聲;接待熱心、講解細心、答問耐心、接受意見誠心。
(一)嚴格規(guī)范管理,使展館時時受控。一是實行定時巡檢和專業(yè)巡檢相結合制度,每天早中晚由總值班組織各路人員進行巡檢,同時定期組織安全、設備等專業(yè)巡檢。二是各個接待崗位以及相關重要崗位配備對講機,確保聯(lián)絡暢通、及時,監(jiān)控室時時監(jiān)控展館的重點部位。三是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并且經常性地進行演練,與轄區(qū)公安機關建立公共安全、治安防范應急聯(lián)動體系,確保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響應。四是加強展廳管理,所有展廳都設有1-2名展廳值守人員,確保參觀秩序和展品安全。四是加強對館藏的保護保養(yǎng),及時對藏品進行分類、建檔和立賬,建立藏品電子檔案“數據庫”。
(二)堅持高標準,不斷提升講解水平。在管理運行中,堅持從基礎工作抓起。一是抓好養(yǎng)成教育。要求員工工作期間必須著館服,院內行走必須靠右側。對講解員實行軍事化管理。講解服務方面,每天整理形成講解日志,每周上報講解情況分析,每月進行講解質量考評。二是抓好培訓工作。每日晨訓;定期聘請專家、外教定期來館授課、學術交流等;走出去到國內知名大館進行館際交流,開拓視野,提高業(yè)務水平。
(三)創(chuàng)新運行機制,“免費不免責”。一是實行三班兩倒制,即兩個班在上班,一個班在休息。上班的兩個班分主班和副班,主班負責組織協(xié)調預約、講解和現場參觀等,副班負責展廳看護、紀念品銷售和票務工作等。二是實行交接班制度,每天開館前和閉館后由當日總值班組織講解員、展廳值守、經警、技術保障人員等,與昨夜和今夜值班人員分別進行交接班,交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五交五不交等交接班制度。三是實行值班長制,即每個班設立一名值班長,統(tǒng)一協(xié)調組織與開放運行相關的所有崗位。此外,還要設立接待服務中心、醫(yī)療室、候講室,設置輪椅、嬰兒車和愛心傘,開辟綠色無障礙通道,設置自動寄存、語音導覽、留言室等服務設施,真情實意為每名觀眾服務。
(四)堅持嚴細成風,夯實基礎工作。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推行實施常整理、常整頓、常清掃、常清潔、常素養(yǎng)、常安全的6S管理理念,技術保證方面,針對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出各種預案和規(guī)章制度,做到接口清晰、職責到位。環(huán)境保證方面,一方面抓好展廳整齊、清潔、優(yōu)雅的內部環(huán)境,一方面抓好館區(qū)綠化、亮化、美化的外部環(huán)境。安全保證方面,把日常安全管理與特殊時期安全防范相結合,開展消防演習、突發(fā)公共事件演練、反恐演練,做到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三、拓展社教領域,增強博物館的延展力和覆蓋力,為開放運行提供支撐。
以博物館的陣地宣傳為主體,以走出去打造“流動博物館”和“網上博物館”為兩翼,建設“一體兩翼”的宣教格局。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也采取類似的方式組建了“鐵人精神民族魂”主題宣講報告團,將陳展內容制作成PPT,講解員現場講解,近年來進校園、入社區(qū)、上前線、駐軍營進行宣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建立網上博物館,主要內容包括:宣傳展覽內容的傳統(tǒng)模式中英文網站;員工內部網站以及基于企業(yè)現代化管理理念的ERP系統(tǒng);建立網上虛擬仿真博物館,將真實的博物館再現于網絡上,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達到足不出戶游覽博物館的效果。此外,開辦員工論壇,全員參與共同辦館;廣泛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
四、建設過硬團隊,增強博物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開放運行提供保障。
要做好開放后接待運行,更好地為觀眾和社會服務,建設一流的博物館,就要有一支安于寂寞和清貧,一支心系展館、勤勉堅定、務實清廉、愛崗敬業(yè)的優(yōu)秀員工隊伍。一)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做表率?!肮と巳嗟?,班班見領導”,“工人身上有多少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土”。這些大慶會戰(zhàn)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要繼承和發(fā)揚好,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不搞特殊化。博物館領導不僅要成為抓班子帶隊伍的行家,還要成為陳展專家、講解專家、運行保障專家。
(二)抓好三支專業(yè)隊伍的建設。一是抓好接待服務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講解技能、講解水平,能夠滿足觀眾的差異化需求。強化接待服務隊伍的服務意識,變被動式服務為主動親和式服務。二是抓好陳列研究館藏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文物史料的研究和應用能力,提升文物識別、鑒定和修復能力,實現征集、研究、考證與應用的良性循環(huán)。培養(yǎng)陳列的創(chuàng)新能力,跟蹤國內陳列發(fā)展動態(tài),對新概念、新技術、新成果,超前儲備,培養(yǎng)自我創(chuàng)新、自主辦展的能力。三是抓好技術后勤保障隊伍。隨著聲光電現代化多媒體等展覽手段的大量應用,對多媒體等設備的維修、維護人員的專業(yè)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要加強對技術保障人員的培養(yǎng)培訓,確保運行過程中不出現紕漏。
(三)加強制度建設讓制度說話。博物館單位相對較小,人員集中,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則,所以制度建設至關重要,要讓制度去管理人、去約束人,形成一種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氛圍。
(四)發(fā)揮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加強黨支部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充分發(fā)揮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選樹一至二名行業(yè)里的模范典型;發(fā)揮群團組織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對員工注重人文關懷和思想疏導,培養(yǎng)陽光心理。經過不懈努力營造心系展館,共建和諧家園的氛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凝聚集體智慧和力量共辦精品館,確保開放的順暢運行。
作者簡介
孫志剛(1970.8-),男,黑龍江大慶,黑龍江省文物博物圖書資料系列,副高級任職資格評審。研究方向:博物館企業(y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