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允純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關注細節(jié),實施妙招,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我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進行了如下探索。
一、自主預習
學習一篇課文充分的課前預習至關重要。下面就以學生對《花瓣飄香》預習為例,談談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發(fā)揮自主性,進行有效預習。
1.三讀課文。通常要求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不得少于3遍,第一遍讀通課文,讀準字音,第二遍,了解課文內容簡要概括,第三遍留心課文,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做標記,《花瓣飄香》這篇課文比較長,情節(jié)變化較多,人物感情豐富。在課前學習時,通過這樣的三步讀書法,他們,感受到了自主學習取得的成績,并對下一步的學習產(chǎn)生了期待。
2.五學生字。接下來學習針對容易自學的生字進行專門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字要抓“五項”:字音要讀準,分清平翹舌,前后鼻音等,字形要記清,用喜歡的方式記住各部分內容,可以嘗試寫一寫,使用方面,主要是學會組詞,理解意思要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使用工具書。
二、合作探究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40分鐘內不僅教會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他們學會學習。
1.興趣引路。導入新課時教室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學習《神奇的克隆》時,師生共談孫悟空的本領——拔根毫毛變成小猴子,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好奇心,為后面開展課堂教學做好鋪墊。
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注意保持學生興趣。精美的課件,適時而恰到好處的表揚,以及教師充滿激情的引領,都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2.小組交流。要想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于和善于質疑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學,再次進行閱讀文本,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的一種關鍵手段,每個小組里要搭配優(yōu)等生、中等生與后進生。任命一名組長和小組交流時請組長主持,讓每位同學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然后推選一名學生發(fā)表該組的意見,這樣,先個體自學后小組交流的學習方法,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學生在小組中把自己的想法不受約束的表達出來,相互之間容易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
三、拓展延伸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于“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要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課堂要向課外延伸,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設置這些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自主地把學習所要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去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去查找相關資料,參加講故事比賽,進行課本劇表演,制作手抄報等,引導他們聯(lián)系課文主動拓展,開拓視野,學生們查閱資料過程正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它淡化了課內外的界限,學生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也隨之得到發(fā)展。
課后延伸更重要的一點是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閱讀是重要的學習手段,教師根據(jù)學生學習機教學實際,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健康讀物,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并學會閱讀。
總之,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方面,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有心人,關注細節(jié),創(chuàng)造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情境,組織好各項教學活動,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