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
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語文自學能力也受到更多的重視。自學能力不僅可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果,也能對學生終身學習提供指導。本文主要從提升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優(yōu)化教學引導等方面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自學能力培養(yǎng)進行探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自學能力 培養(yǎng)
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大綱要求的語文知識,還要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有效指導學生能力提升。
一、提高學習興趣,打造自學能力培養(yǎng)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握語文知識。并且將學習當做一件快樂的事,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單方面?zhèn)魇凇W生聽課記筆記,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師應科學改進自身的教學觀念,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化成主動的學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應讓學生意識到主動學習的意義,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想法,從而達到有效的自學效果。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或者趙景琛的《我的自學經(jīng)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更多自學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并且通過讓學生多接觸一些自學語文成果的例子,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積極的去體驗和學習。
二、培養(yǎng)自學技能,筑起自學能力培養(yǎng)城墻
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自學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應適當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掌握一些技能。如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安排學生通過工具書來進行預習,及時掃除一些不認識或者不理解的字詞。并讓學生自己結合上下文嘗試理解其中字詞句的含義,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熟練使用字典等工具書。然后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掌握默讀、朗讀等技能。并能夠逐漸形成概括文章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時教師在完成課文的講解后,讓學生從中總結學習一些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等。并且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會自覺去接觸更多的語文資源,自學的興趣也更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通過讓學生嘗試自己理解,訓練學生的自學技能。如在講解《我的叔叔于勒》時,這個短篇小說主要通過描寫“我”的一家人對于勒叔叔態(tài)度上的變化來反映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先讓學生默讀一遍,然后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將其中能反映對于勒叔叔態(tài)度變化的相關描寫,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找出的句子,教師再進行統(tǒng)一的總結和展示,和學生共同討論導致菲利普夫婦的態(tài)度變化的原因,最后總結出是由于強烈的虛榮心和金錢至上。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說中的各個人物特點進行評價和總結。最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和學生一起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從中受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優(yōu)化教學引導,推動自學能力培養(yǎng)落實
教師在教學中應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初中語文課堂要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課外讀本文章,然后結合之前積累的學習方法和經(jīng)驗,通過前后文的對比,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最后再不斷的思考探究中找出答案,收獲更多有用的知識。如在讀《觀刈麥》時,這首詩的內(nèi)容比較簡單,并且非常接近農(nóng)村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讓學生邊讀邊觀察圖片,然后借助教材中的注解等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更好感受詩句中描繪的情境,通過這種自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詩中的含義及表達的主題。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愿到講臺上講述一些自己熟悉的農(nóng)耕的事例,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不斷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課外書時也能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有效的進行學習。
初中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能力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保障。學生通過掌握熟練的自學技能,才能夠更加自由的接觸更多有意義的語文資源,從中吸收更多有用的東西。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反思自身教學方式,改進初中語文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動機,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更加順利的學習。并且自學能力需要通過不斷鍛煉和堅持才能夠有所提高。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計劃,讓學生能夠及時檢測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并且應經(jīng)常反思和回顧自己做的筆記,鞏固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應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和提出問題,讓學生學會勤學勤問,在思考和探究中形成更加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教師還應做好對學生課內(nèi)以及課外閱讀的指導,讓學生在參與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好的提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質(zhì)量。并且教師應明確學生自主學習訓練的目標,首先應讓學生形成學會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自學生字生詞的能力,并能夠通過自己查詢資料等方式對將要學習的文章進行預習,在自學的過程中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文章的大意和段落層次。然后在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在要求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學會分析文章含義,并且能夠明確文章結構,能夠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讓學生學會自我檢查和訓練,讓學會能夠更加高效的自主學習。
四、總結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成為課程開展的重要目標。初中語文教師應立足課堂,在教學中應不斷改進自身教學方法,提高職業(yè)素質(zhì),更好的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德友.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3(08)
【2】鄧文亮.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2015(03)
【3】李洪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