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萍
蔣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寧人。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
一
1905年,蔣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從日本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根據日本軍部規(guī)定,士兵榜首由天皇親自賜刀。這項殊榮被一個中國人獲得,成為日本陸軍歷史上的一件特別尷尬的事。
遂后,他又赴德國深造,深得德國軍事學家伯盧麥將軍的賞識。他對蔣百里說:“拿破侖說過,若干年后,東方將出現一位偉大的軍事學家,這也許就應該在你的身上吧!”
回國后,幾經輾轉,1913年初,蔣百里赴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少將軍銜,時僅30歲。
他進校的那一天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就職訓話中立下誓言:“方震(蔣百里字百里,名方震)如不稱職,當自殺以明責任?!?/p>
他一進學校就抓改革,首先給每一個學生一套新軍裝、一雙新皮靴,要學生們重視儀表。第二抓伙食,他親自到伙房去檢查:是不是衛(wèi)生?是不是有營養(yǎng)?第三抓教學,凡保定軍校無能力的教師都撤掉,讓新從日本回來的老師上任。老師請假,他親自講課。他很受學生愛戴,學生經常給他寫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正式創(chuàng)辦于1912年10月,為當時全國最高軍事學府,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學制最正規(guī)的一所軍事學府。蔣百里的到來,為學校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很多問題冒了出來。比如,被撤下來的人跟新提拔的軍官鬧矛盾,舊軍人跟新軍人相斗,破壞新的改良,不合作,改革一度難以進展。上邊的經費一直撥不下來,教育部由段祺瑞管,蔣百里親自跑到北京去找段祺瑞。段祺瑞答應給他錢,但實際上一直不落實。
北洋當權,他不是嫡系,雖被任用,但不予方便,處處受掣肘。1913年6月,蔣百里再次到北京陸軍部請求撥款未果。官場的個中環(huán)節(jié)勾當讓他深惡痛絕卻無能為力,無奈之下他決定以死警醒世人。
他從北京回來,一夜未睡。叫書童磨墨,給蔡鍔寫了一封長信,細數自己未盡的抱負。他又立下一封遺書:“仆之殉職,雖輕若鴻毛,而與軍人之風氣有關?!绷艚o母親的信中寫道:“為國盡忠,雖死無關緊要,然與陸軍前途及民國有益?!?/p>
1913年6月18日凌晨,河北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里突然響起緊急集合的號令,二千余名師生迅速趕到操場列隊集合。
時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的蔣百里已站在尚武堂石階上。
他身著軍服,腰佩指揮刀,神情嚴峻。他用沙啞的聲音對學生說:“我要求你們做的,你們都做了,但是你們要求我做的,我沒做到,所以我要懲罰我自己。”說完他快步走回辦公室。
幾分鐘后學生們突然聽到一聲槍響。大家沖進辦公室,發(fā)現他們的校長躺在地下,鼻孔流血,胸前的軍裝都被染透了。
所幸,蔣百里自殺時,由于勤務兵上前奪槍,子彈打偏沒有傷到心臟,只是擦傷了肺的表面。云南都督蔡鍔得知好友自殺未遂的消息,要求北京政府務必查明事由,追究責任,國會也開始出面譴責袁世凱政府。蔣百里自殺的消息成為轟動全國的重大新聞。而小小的保定城,一時間也成為了全國政界和軍界關注的地方。
二
袁世凱在得知蔣百里已無生命危險后,下令一切醫(yī)藥費用均由總統(tǒng)府開支。段祺瑞深感各方壓力,親自到日本大使館要求日本大使派最好的醫(yī)生給蔣百里療傷。
1913年6月19日,陸軍軍官學校戒備森嚴,校門外的馬路上,布置了大批換上新制服的持槍軍警。不多時,一輛英國制造的黑色馬車向校門疾駛而來,站崗的士兵一眼認出這是校長的專用馬車。馬車進入軍校后,停在了校長辦公樓的門前,但下車的不是校長,而是一個日本軍醫(yī)和一位日本女子。這是自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成立以來,第一次有女子踏入。
日本醫(yī)生查看傷情,發(fā)現無需手術,建議蔣百里長期靜養(yǎng),尤其需要精神安慰。袁世凱傳話說必須留一人照料蔣百里。日本醫(yī)生遂決定將那位日本女子留下,她21歲,是一名護士,名字叫佐藤屋登。
蔣百里曾經留學日本,與佐藤交流沒有任何障礙。但是他每天都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說話。他雖自殺未遂,但其心已死,執(zhí)意不愿留在人間。他以休息不好為由每天向佐藤要一粒安眠藥,偷偷攢起來,準備再次自殺。這個秘密很快被佐藤屋登發(fā)現了。
佐藤很激動,她是一個弱女子,她不懂軍事,不懂政治,但是她懂得一個樸素的道理——永遠不能放棄自己的生命。
她對蔣百里說:“自殺是最輕松的逃避方法。但你有沒有想過國家培養(yǎng)一個你這樣的人才實屬不易,死是輕松的,但你的生命,不只屬于你自己,你還屬于你的國家。你活著才能報效國家,才有機會報效國家?!彼€以日本“忍字訣”規(guī)勸他:“要忍耐,忍是大勇者的精神支柱。如果不能忍耐,將來如何能立大功業(yè)呢?”
她每天照顧他、開導他,她讓蔣百里覺著很慚愧。他看著身邊這個日本女孩想:我是教育人的人,怎么沒想到今天有這么個姑娘,還是日本姑娘,竟敢在我面前來訓導我,我真是連一個姑娘都不如啊。
他對這個外表柔弱美麗而內心卻如此堅定、大氣的日本女孩產生了好感。她對他如此體貼,又很知他心。在她面前,他變得開朗起來,漸漸地,他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能盼著見到她。他理想的伴侶就是這樣又漂亮又有見地的一個人。
蔣百里此前已結婚,早年他因父母包辦娶了浙江查家的閨女。查姓夫人目不識丁,并且不育,終生在老家服侍蔣百里的母親。蔣百里對她并無夫妻之情。此時,一種叫作“愛情”的東西已經在他內心產生,他對這個叫佐藤屋登的日本女孩不僅越來越有好感,而且產生了深深的渴望。三周后,佐藤奉命回京,蔣百里感覺失去了精神支柱。
1913年的10月,在天津修養(yǎng)了一段時間的蔣百里也來到了北京,住在位于東單牌樓的川田醫(yī)院繼續(xù)休養(yǎng)。這是一家由日本人開設的醫(yī)院。令他意外又驚喜的是,護理他的依舊是佐藤屋登。
再次相見,他決定再也不放棄機會,他要追求這個日本女子。
這一天,佐藤屋登被蔣百里的主治醫(yī)生叫到辦公室里,主治醫(yī)生鄭重其事地對她說道:“蔣百里委托總統(tǒng),總統(tǒng)委托日本公使,公使委托我向你說明,蔣百里希望你能嫁給他?!?/p>
佐藤屋登一時間懵了,蔣百里對她是極具吸引力的。
但是兩人身份國籍的差異,尤其是蔣百里作為軍事家,他的戰(zhàn)略目標就是她的祖國日本,這樣的關系怎么能夠聯姻?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啊!
經過冷靜地思考,佐藤屋登讓日籍醫(yī)生給蔣百里回話:“你愛你的祖國,我也愛我的祖國。我未想過會和你在一起?!?/p>
三
為徹底隔斷與蔣百里的聯系,佐藤不僅離開了醫(yī)院,而且離開中國回到了日本。
蔣百里沒有放棄,他把他的愛意和思念寫下來,源源不斷的情書從中國飛到日本到了佐藤的手中。
佐藤屋登在回信中表明了自己矛盾的心情和最后的態(tài)度:“我不會說假話,現在不妨以真情相告。日本女子嫁給中國人有很多困難,而我必須得到父母的同意,因此難上加難。我已向父母請示過,父母認為,日本不是沒有好青年,何必嫁給一個身帶暗傷的中國人。看來此事已無希望,你就死了這條心吧!”
蔣百里沒有氣餒,他在信中回復說:“我是因為你的安慰為你而活下來的,若你再不理我,我便要去死,要到日本去,死在你們家!”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封封情深意長又立場堅定的信漸漸融化了佐藤屋登的情感壁壘,她終于決定接受這個中國男人的愛,與他一起面對今后的人生。
她告訴父母,她要回到中國去,她愛上了一個中國男人。
父母很吃驚,堅決不同意。佐藤拿出蔣百里寫給她的近百封信,一一展示給她的家人看。她父親看過信,想了一個晚上,對她說:“如果你認為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如果你愿意嫁給他,你就嫁到中國去吧。你若是受了委屈,隨時可以回國來,我把你應得的一份產業(yè)留下來等待你?!?/p>
身在中國的蔣百里聽到這個消息激動萬分,他馬上派他的士官同學趕到日本接她,一路把她護送回中國天津。他自己則早早趕到天津碼頭靜靜守候。當日本的輪渡漸漸靠岸,蔣百里激動萬分,他終于再次見到了此生最心儀的女子。
1914年冬,蔣百里與佐藤在天津德國飯店結婚,因蔣百里素愛梅花,便為愛妻取中文名:佐梅。佐藤對眾人說:“從現在開始,佐藤屋登這個日本女子死了,我現在是中國女人,我姓蔣,我叫蔣佐梅?!?/p>
結婚后,蔣百里帶著佐梅回到北京安家。后來,他還在家鄉(xiāng)浙江硤石東山西麓購地數畝種梅二百株,號曰“梅園”,為兩人將來歸隱之用。
蔣佐梅自結婚后就不再說日語。他們生育五個女兒,她從不教女兒們學日語,平時一家人都用地道的北京話交談。她穿的衣服都是中國服裝,一點都看不出來她是個外國人。
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蔣百里是國民政府對日作戰(zhàn)計劃的主要設計者,他編著的《國防論》成為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國軍隊的戰(zhàn)略指導依據。在這部讓蔣百里耗盡心血的千鈞之作的扉頁上,將軍飽含深情地寫下了這樣的字句:“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彼岢隽酥摹翱谷毡仨氁試駷楸?,打持久戰(zhàn)”的理念。
這場兩國之戰(zhàn)讓蔣佐梅非常痛苦,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她與日本斷絕一切往來,她異常堅定地說:“中日交戰(zhàn),是日本軍閥侵略的過錯!”她愛自己的丈夫,也愛丈夫的國家,相信正義的力量。為支持抗戰(zhàn),蔣百里把自己的轎車捐給國家,蔣佐梅則變賣了許多首飾及值錢之物,買來布匹、紗布,與女兒們一起,夜以繼日地趕制軍衣及繃帶紗布,送往前線,救護傷員。